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過勞死

(2005-01-06 06:23:41) 下一個
近一段時間以來,愛立信中國區總裁、中國均瑤集團董事長等中年精英猝死的消息不絕於報端。英年早逝似乎已經不是什麽個例了,越來越多的人正被其陰影所籠罩。更可怕的是,早逝者的年齡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國家體改委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隻有58歲,而同期我國國民期望壽命將近75歲。另一項數據顯示,在北京,知識分子平均壽命從10年前的58—59歲降至53—54歲,比北京市民平均壽命的78.5歲低了20多歲。那麽,究竟是什麽在無情地奪走這些英才的生命呢?大眾在為這些優秀中青年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不由得自己也會反思一下:“我是不是也應該去檢查一下身體了?”
  處於40—50歲年齡段的人群,一般處於事業發展的高峰時期,既是社會的中堅,又是家庭的支柱,每天工作繁忙。而長期處於高壓力、高負荷的狀態,會導致人體交感神經持續興奮、緊張,血管處於痙攣狀態。通常人體代償能力比較強,平時不容易表現出任何症狀。但是一旦因為情緒、疾病等因素使血管失去代償能力,健康支柱便會轟然倒塌。
  還有一類中年人正好相反,因為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所以經常從事大運動量的鍛煉,結果同樣容易出現危險。中國古代醫學專家曾提出,“動者生,動極者死”,這種觀點現在看來仍不無道理。曾幾何時,一些青年學生為了學校或班級的榮譽,參加馬拉鬆或其他劇烈運動導致猝死的消息,令人扼腕。因此,中青年人更應該重視自身的保健。平時要定期查體、堅持適度的鍛煉。如果發現有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的情況,可以服用一些安全有效的藥物,如純中藥製劑速效救心丸。臨床應用證明,長期服用該藥不僅可以改善心腦供血,緩解長期緊張導致的血管痙攣狀況,還不會產生耐藥性,對身體重要器官有保護作用。▲


    《環球時報 生命周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