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高脂飲食的危害

(2004-12-28 09:15:46) 下一個
一、高脂飲食可致癌

    若食用高脂食物時間過長,會導致許多種癌症的發生。據調查:脂肪的消費量高低與乳癌、直腸癌、回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的死亡率成正比。
    全國癌症協會對600名不吸煙而患肺癌的婦女進行觀察後發現: 600名婦女肺癌發病率與攝入的飽和脂肪成正相關,攝入高脂膳食的婦女患肺癌率為攝人低脂膳食婦女的4倍。其危害不低於吸煙的危害。有一種被稱為腺癌的肺癌發病率,攝人高脂肪飲食的婦女比常人高11倍,而腺癌與其它類型的肺癌相比與吸煙的關係並不太大。研究者認為該發現也同樣適用於男性。另據統計,過量攝人高脂食物對乳腺癌有促發作用。這項統計以人均日攝取脂肪總量(克)與10萬人(女性)的乳癌死亡人數為單位,結果為:泰國24克/l人,日本41克/4人,墨西哥60克/5人,羅馬尼亞69克/10人,意大利83克/l8人,英國、荷蘭、丹麥攝人脂肪均超過400克/1日,死亡人數均超過25人。
    還有研究發現:婦女每天平均攝人10克飽和脂肪,則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上升20%;若每日攝取100毫克膽固醇,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上升42%。
    美國科學家對美國12萬名護士進行一項調查:在提供正常熱能的前提下,將她們分為兩組,一組為每月正餐以攝取牛肉、豬肉為主的人群;對照組每月僅吃1次-2次肉類食物。結果發現食用高脂食物組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比對照組高2.49倍。
    高脂飲食致癌的原因祖國醫學早有論述。《內經》中指出:膏梁之變,足生大疔,也就是說過食油膩厚味的食物,易使人生大的疔瘡(祖國醫學中認為癌症屬於惡瘡腫毒的範疇)。祖國醫學還認為,高脂飲食為膏梁厚味的食物,多為脾胃所懼,過多食之,易導致濕熱內蘊,脾胃受損而生病變,輕者大便溏瀉旁流,重者腸燥熱結便秘,濕熱塞盛日久,助火生疾。這些疾病可使人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形成核、葷、岩、積聚、症瘤、腫塊等(即現代所謂結核、甲狀腺腫大、腫瘤之類)。現代醫學認為:高脂飲食,尤其是動物脂肪,在代謝氧化過程中,可產生大量有毒性的自由基。由於在攝人高脂肪的同時,也就少食蔬菜、水果,攝人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纖維素、胡蘿卜素也就不足,未能抑製和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任其在體內蓄積過多而損害組織器官,甚至致基因突變引發癌症。此外,油膩煎炸食物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也能誘發癌症。還有人認為:動物脂肪酸可引發與致癌有關的膽汁酸分泌過多這與結腸癌的發病有很大的關係。

    二、高脂飲食可致循環係統疾病

    1.致高血壓
    攝人高脂食物過多可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世界各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飲食中飽和脂肪酸的攝人量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的發病率呈明顯的正相關。在工業越發達。生活越富有的國家,高血壓的發病率也越高。我國的高血壓發病率也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由解放初期的5%上升到現在的10%左右,發病率城市高於農村。另據研究,許多高脂血症常合並高血壓,許多高血壓病人常並發脂質代謝異常。攝人高脂食物導致高血壓的原因可能是:攝入過多的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後,除了能造成脂肪沉積。產生肥胖現象外,還會增加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中的含量,從而使血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著很大的作用。此外,攝人脂肪過多導致肥胖也是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人認為控製體重可作為一個輔助治療,不僅可降低血壓,還可以減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最近在幾項有關食療和藥療比較研究中發現,減輕體重可提高利尿降壓藥物(氯噻嗪)的療效。
    2.致冠心病
    攝人高脂飲食過多可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在中美兩國心血管專家舉行的論證會上,許多專家呼籲應采取措施,降低高脂食物的攝人,以減少心血管病對人們生命的威脅。美國的一些研究者曾以10l7例白人男青年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初始測定的膽固醇值,比較其平均30年後的健康狀態發現:30年後的死亡率,凡大學時代膽固醇低於4.47毫摩爾/升組為ll%,而4.48毫摩爾/升- 4.91毫摩爾/升組為15%,4.92毫摩爾/升-5.40毫摩爾/升組為17%,5.1毫摩爾/升- 8.19毫摩爾/升組為29%。這位學者認為:膽固醇值越高,死亡率越高,膽固醇值在5.41毫摩爾/升以上的男性少年,此後30年內的死亡率比膽固醇低的男性少年高1倍左右,所以,青少年時代保持膽固醇正常水平可能防止過早夭折。
    荷蘭的科學家也作了類似的研究:他們對5萬名30歲-54歲的男女進行了12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血液膽固醇含量高的婦女死於心髒病的可能性是正常婦女的5倍;中年男於患心髒病的可能性是同齡女性的6倍。而且血液中總膽固醇的含量高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比同齡正常男性高60%。
    高脂食物導致心髒病的原因為:過量攝人高脂食物後,致使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在血液中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超過了人體利用限度,剩餘的部分就存積在人體許多髒器內(如動脈血管)。這兩種物質,尤其是膽固醇可以使動脈內壁受損,久而久之可使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結果是管腔狹窄,使許多髒器血供減少。如果冠脈受損,必會影響心肌血液供應,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就可以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即發生了冠心病。還有人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最強,而高密度脂蛋白對心髒有保護作用。

    三、高脂飲食可致腦血管疾病

    攝人高脂飲食過多,可致腦血管疾病。
    高脂飲食可致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可使腦小動脈形成微動脈瘤,在血壓驟升時,微動脈瘤可發生破裂而出血;在動脈粥樣硬化損害管壁的基礎上,由於用力或情緒激動等因素。使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出血後,血塊可直接壓迫血管或鄰近組織,進一步出現水腫,軟化或壞死。較大的顱內血腫或嚴重的腦水腫均可能形成腦瘋而直接危及病人生命。
    此外,進食高脂飲食也可發生腦栓塞。原因為:①由於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兒茶酚胺增高等因素綜合作用,使血管壁內皮細胞損傷。②血管內膜的膠原組織暴露在血液中,使血小板粘附。集聚,同時活性增強;③平滑肌細胞增生並轉變為富含膽固醇的泡沫細胞,引起膽固醇醋的沉積。④這些因素都可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並使管腔狹窄而發生腦梗塞。

    四、高脂飲食對消化係統的影響

    1.誘發膽囊結石和膽絞痛
    過多食用高脂食物易誘發膽囊結石和膽絞痛。
     膽囊結石發病率用B超檢查達10%左右,且有逐年增高趨勢。女性發生率比男性大。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的膽石症中原發性膽囊結石占大多數,近年來有了變化。一是數量上有了增加:80年代膽石症的發病率比前增高了50%以上;二是結石性質有了變化:膽囊結石的比率明顯增高,與膽管結石之比可達1.5:1。在結石成分中膽固醇結石含量達70%-90%,這些情況的變化是與現在過多食用高脂食物分不開的。
    導致膽石症發生的原因為:
   由於過多食用高脂食物,使膽固醇的成分增加,致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增加,因而打破了膽汁中的膽固醇、磷脂和膽鹽的三角平衡,使膽固醇呈過飽和狀態而沉澱析出結晶,逐漸形成結石發生膽石症。祖國醫學認為膽石症與進食高脂飲食有關: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脾不健運,濕熱內生,鬱於肝膽,膽汁可濁而不清,濕熱之邪與淤濁之膽汁交混,日久則積聚凝結成石。高脂飲食致膽石症,而膽石症患者又可誘發膽絞痛。這是因為進食高脂食物之後,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引起結石在膽道內移動。嵌頓,或肝內、外膽管結石梗阻。如膽囊結石,膽石從膽囊中移至膽囊管或膽總管,或從擴張的膽總管移至壺腹部,產生膽石嵌頓,膽囊或膽道平滑肌強烈收縮。痙攣,即發生膽絞痛。因此,也有一些膽絞痛病人不敢進肉食而逐漸養成了偏食習慣。
    2.誘發胰腺炎
    攝人高脂飲食後可誘發急性胰腺炎。
    在臨床收治急性胰腺炎的病例中,詢問病史,可知發病誘因中很多患者都有進食油膩食物的情況。一般有胰腺炎的人大都有膽道疾病(40%-60%),這是誘發胰腺炎的重要原因。膽總管一般和主胰管有一個共同通路,有膽道疾病者, 膽汁引流不很通暢,可使膽汁向胰管逆流易激活胰酶。這樣,可使胰管發炎胰液引流不暢,胰液逆流而引起胰腺組織損害,使胰腺發生充血、水腫、包膜緊張度增高,嚴重者胰腺組織細胞大量破壞,胰腺可發生廣泛自體消化。此外,進食高脂食物後,這些食物對口腔、食管、胃和小腸的刺激,可通過神經反射引起胰液分泌。且一次過量攝人高脂飲食後,可發生胃腸紊亂,阻礙胰液、膽汁的正常引流。以上這些因素的聯合作用即可導致胰腺炎的發生。
    3.可加重肝炎患者病情
    攝人過多高脂食物,可使肝炎病人病情加重。
    無論是急性肝炎病人在發病初期,還是慢性肝炎病情反複時,常有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食欲不佳,有厭油膩、惡心感。這些患者就非常厭惡食物中的脂肪,有些患者甚至連看都不想看到食物中的油(即脂肪)。在肝炎恢複期,有很多肝炎患者發生脂肪代謝紊亂,最常見的為脂肪肝,如果此時不加注意,繼續攝人過高脂肪食物,加重肝炎患者脂肪代謝紊亂的情況和使脂肪肝加重,甚至導致肝硬化。同時,還有人認為,2/3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及很大一部分慢性肝炎病人都還存在著程度不同的膽道感染。進食較多的脂肪可誘發或加重膽道感染的症狀,增加病人痛苦。膽道感染又可反過來影響肝功能,也不利於肝炎的恢複。“肝膽相照”這句成語也可說明肝和膽相互影響的情況。
    高脂食物雖對肝炎病人有如此大的危害,但也並非不能進食脂肪,因為脂肪對蛋白質的消耗及對維生素的吸收都有作用,不能缺少,應少量攝人脂肪,多吃些清淡食物。

    五、高脂飲食可致肥胖

    高脂飲食可導致肥胖症。
    隨著生活的好轉,導致了許多“小胖墩”的出現。患肥胖症的原因很多,食過多高脂飲食是一個主要原因。有研究發現:從胎兒第30周至出生後1歲,脂肪細胞有一極度活躍的增殖期,稱之為敏感期。在此時期若產生營養過剩,易導致脂肪細胞增生,時間一久,甚至成為不可逆轉的幼年起病型肥胖症。成年後,特別是在40歲以後,由於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逐漸降低,活動量亦較青壯年相對減少,某些物質的攝人應比青年人有所下降,年齡越大其減少量應越多。如果不加注意,過量攝人高脂食物可產生獲得性肥胖症,這是因為人體不能吸收的脂類物質在人體內儲存過多。男性脂肪分布以頸及軀幹部分為主,四肢較少;女性以腹部、臀部及四肢為主。而過度肥胖時,可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如冠心病、高血壓等。
    國外人壽保險公司在調查統計10萬人後指出:超過標準體重25%的人死亡發生率較體重正常者或不足者高14%,因此,減少高脂食物的攝人,降低肥胖症發生率,對預防各種疾病、保護身體健康很有益處。

    六、高脂飲食致男性性功能障礙

    過量進食高脂食物使膽固醇含量升高,可致男性性功能障礙——也就是說有陽瘦的麻煩。美國國立老年研究所曾對陽疹和膽固醇的關係進行了研究。學者們選擇了年齡在25歲- 83歲之間的3000多名身體健康的男性公民進行了研究,發現血液膽固醇水平與男性性功能障礙有密切的關係,患陽萎可能性隨著總膽固醇水平的增高而增高。這個研究結果排除了引發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其它因素如吸煙,糖尿病之後得出的結論,比較準確可靠。
    關於高膽固醇引發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學者們還不肯定,推測可能是高脂食物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陰莖某些脈管管腔狹窄,使陰莖的血流供應發生障礙造成陽萎。

    七、高脂飲食可致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過多攝人高脂食物可引起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即血漿脂質濃度超過正常高限;高脂蛋白血症即血漿脂蛋白超過正常高限。由於大部分脂質與血漿蛋白結合而運轉全身,故高脂血症常反映於高脂蛋白血症。血脂濃度受很多因素影響,而飲食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麵。研究發現高脂肪餐後血脂常升高,發生外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多進葷食者比長期素食者為高,多食動物油或富含朋固醇的食物者,尤其與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高脂肪同時進食時,由於甘油三酯能促進膽固醇的吸收,膽固醇血液濃度常增高。這些原因長期作用可能會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八、高脂飲食可致老年癡呆

    過多進食高脂飲食可導致老年癡呆。
    食用過多高脂飲食,必然會導致血脂過高,也可使全身動脈硬化,其中包括腦動脈。同時,高脂血症還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壓升高,易引起腦溢血、腦血栓、腦梗塞以致腦萎縮。腦軟化造成大腦皮層神經細胞退化。

   九、高脂飲食與腎病的關係

    我國中醫研究院對老年病的一項研究指出:過多攝人高脂飲食致血脂異常,與腎病腎虛血瘀型關係密切。
    研究者發現老年高脂血症中腎型占67.2%,且為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為特征。腎陽虛與血膽固醇關係密切,腎陰虛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異常有關,血淤型占53.6%,血瘀可加重血脂異常。這項研究成果證明了血脂與腎虛、血瘀有內在的關係。

    十、食過多葷油的害處

    吃葷油過多可帶來許多害處。
    葷油也稱作動物油,有豬油、牛油、羊油等,在南方,一般以吃豬油居多;在內蒙、新疆等地,吃牛油、羊油的比例很高。但不論是哪一種油,含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必需不飽和脂肪酸較少,含飽和脂肪酸較多,而且在常溫時都凝成固體,吃後人體不易消化,故營養價值較低。如果吃葷油多了,容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發生動脈硬化,從而引起各種心血管疾病。此外,吃葷油過多也會導致肥胖等其他許多疾病。
    許多健康專家認為:葷油雖有以上許多壞處,但也不是說不能吃,可以少吃一點。脂肪對人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與素油搭配著吃。有的人還建議,用2/3的葷油和2/3的素油搭配炒菜比較適宜。
    植物油有萊油、豆油,花生油等稱素油。其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必需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皮膚,小孩吃了可防止發生皮膚病,老年人常吃素油,可預防血管硬化。因此葷油。素油搭配吃是很有道理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