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長壽訣竅無秘密

(2004-12-27 09:28:40) 下一個
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去年元旦發表的美國國情谘文中提出要讓1998 年出生的孩子看到 22 世紀。
    10O年為一個世紀,這也就意味著要有更多的百歲老人出現,由此也成了長壽者的一個裏程碑。按生物學家研究認為,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25歲以上。然而,實際上人的平均壽命比自然壽命短得多。這大多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春季話長壽恰適時。長壽無訣竅,遺傳雖是影響壽命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也不是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綜合性的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堅定的信念,不能單憑哪一方麵或哪幾方麵就決定壽命的長短。因此不要迷信某一種“長壽經”,諸如:節食長壽、素食長壽、瘦人長壽、矮人長壽、清心寡欲長壽等。壽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隻重視某一方麵,而忽略其他方麵都是片麵的。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眾所周知的。工作忙,若難於抽時間安排鍛煉,最方便最有效的運動莫過於爬樓梯。上海電台一些編輯每天上班舍電梯而不乘,寧願爬樓梯上高樓,鍛煉了身體,也有助於減肥,確是好辦法。高雅的誌趣,廣泛的愛好,能極大豐富一個人的生活內容,使情緒長期處於良好而穩定的狀態,從而使其機體神經內分泌係統保持平衡,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身心健康十分有益。有一位朱老先生,80 多歲了,總喜歡與中青年新聞界朋友一起相聚,談時事,說英語,唱京劇,活動多,心情舒暢,使自己思想一直處於與社會同步的狀態。此外,科學的飲食也很重要,吃任何東西都要適量,適度,自身要有克製能力,即使節日也不能暴飲暴食,一日三餐盡量清淡為好,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心血管病者更應如此。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食愈少,壽益長。”俗語說:“強者多壽。”這不僅指身體強壯,更重要的是意誌堅強,人生不論遇到多大挫折,都要能承受,使心理始終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而不致患心理性疾病。以前有幾位活到90到100 歲的曾被打成“右派”的老先生在處於逆境時都是這麽做的。                     摘自 <<勞動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