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
(2004-12-25 18:44:24)
下一個
吃海鮮為啥過敏
吃海鮮,已經成為現代城市人的時尚享受。無論到哪個城市,都能看到林立的海鮮城。海鮮城成為招待客人最“上檔次”的去處。逢年過節,合家團聚,許多人家也是沒有海鮮不成席。那麽,我們餐桌上的海鮮吃著安全嗎?
不久前,本報編輯部接到一位讀者張女士的來電,訴說她的疑惑。張女士說她從近年起,吃海鮮就開始過敏。比如她一吃墨鬥魚就嘔吐,已經有6年沒敢碰墨鬥魚。以前她最愛吃蝦和螃蟹,可幾年前,她吃過蝦和螃蟹後就經常肚子疼,手還發癢,於是就盡量不沾。可有時朋友聚會,她經不住人熱情相勸,吃了蝦和蟹,晚上就會折騰一宿,痛苦不堪。於是她痛下決心,從此再不吃海鮮。她問這是怎麽回事,是自己成了過敏體質,還是海產品有什麽問題?
據了解,如今像張女士這樣吃海產品過敏的人並不是極少數,隻不過往往程度不一、表現不一而已。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海產品受到海水汙染,其食用安全性問題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海洋汙染導致海洋生物畸變
記者特此采訪了一些部門,碰了許多釘子,許多人都不願說這個話題,不是推來推去,就是打官腔。
記者找到承擔國家《海洋腹足類性畸變現象與有機錫汙染生物監測技術》的學科帶頭人,汕頭大學水生物技術與環境保護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黃長江教授,黃先生卻沒有那麽多顧慮,他說:“我國的海洋環境對海產品的汙染,已經到了必須正視之時了。”黃教授介紹了這個項目的研究情況:由於海螺是最能富集吸納海洋汙染物質的海產品,世界各國都把海螺性畸變作為研究海洋汙染的手段。我國在汕頭大學開展的這項研究是中國首次開展海洋生物性畸變研究。在過去的3年中,黃長江教授帶領博士生,對我國從大連到勃海所有海灣的18個港口進行調查,采集到的40幾個海螺品種中,就有30多個品種產生了性畸變,有的品種的性畸變率竟然達到100%以上。畸變率達90%的疣荔枝螺,雌性長出了發育完全的雄性器官。
在性畸變的螺類中,包括許多沿海百姓喜愛吃的螺類,如疣荔枝螺。這些螺許多市價很貴,比如東風螺的市價在百元左右。大自然對人類的報複已經從畸形的牛、青蛙身上,波及到海產品上。雌性海螺生出了發育完全的雄性器官,變成了中性生物,汙染再發展下去,海螺這個珍貴的海產品就會絕種。黃長江教授說,海產品汙染的原因是由於化學汙染物有機錫的汙染,而有機錫是船舶的防汙塗料。5年的研究後,黃長江教授發現,船舶進出越頻繁的港口,水質汙染就越嚴重,海螺性畸變率就越高。研究發現,除海螺外,海洋生物中的貝殼類生物如牡蠣、蛤子等,也都非常容易被汙染。黃長江教授說,此次發現的海螺被汙染,不過是冰山一角,許多海產品同樣也會被汙染,隻不過沒有公之於眾的科學證明罷了。
黃長江教授說,海產品汙染與中國百姓的疾病之間肯定有緊密關係,沿海地區如汕頭近年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誰能說與喜食海產品沒有關係?最後,黃教授說,更可怕的是,海產品的汙染會造成整個生態係統的退化。
此項研究,首次用科學證實了我國近海汙染造成海產品汙染的嚴重性。可是當黃長江教授把研究寫成論文發表時,有領導卻說要“秘密審查後”才能發表。黃長江教授認為,國家花了那麽多錢做這個項目,應當把真實情況公之於眾,於是便接受了媒體采訪,經過努力,才發了論文。本刊記者當即約黃長江教授把他的研究成果寫成科普文章在本刊發表。
在國家圖書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極少有關於海洋汙染與人類疾病關係的研究成果,也許與對科研成果的行政化管理不無關係。
但海洋汙染對百姓健康的威脅,確是不爭的事實。
海洋環境到底咋樣
據2002年海洋環境公報顯示,2002年我國全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麵積約為17.4萬平方公裏,比上年增加了0.1萬平方公裏。其中較清潔海域麵積約為11.1萬平方公裏,增加1.2萬平方公裏;輕度汙染海域麵積約為2.0萬平方公裏,減少0.6萬平方公裏;中度汙染海域麵積約為1.8萬平方公裏,增加0.2萬平方公裏;嚴重汙染海域麵積約為2.6萬平方公裏。海水中的主要汙染物是無機氮、磷酸鹽、鉛和石油。嚴重汙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長江口、珠江口、雙台子河口、杭州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水域。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海洋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02年《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2年度中國漁業生態環境局部漁業水域汙染嚴重,主要受到營養鹽類、有機物、石油類和重金屬等汙染物的影響。其中近岸海域魚、蝦類產卵場、索餌場及自然保護區的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化學需氧量及重金屬銅的超標,石油類的超標範圍比上年有所增加。從區域分布來看,東海區近岸海域汙染較嚴重,黃渤海區其次,南海區較輕。
統計數據表明,2002年全國共發生漁業汙染事故1255次,直接經濟損失約3.88億元;環境汙染造成可測算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36.2億元,其中內陸水域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8.7億元,海洋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27.5億元。
海洋汙染嚴重危害健康
海水是通過什麽途徑汙染的,又會對海產品和人類產生哪些威脅呢?
專家介紹,海洋汙染物質主要有石油、重金屬、有機物、城市排水、農藥及放射性元素。目前我國沿海地區的各類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幾乎全部以不同方式排入大海,每年有40億噸工業廢水及430億生活廢水排入海水中,使我國近海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石油汙染主要是在石油的開采、煉製、貯運和使用過程中進入海洋環境而造成。全世界每年流入大海的石油就有1000萬噸。近年來,各國不斷發生溢油、漏油事故,我國也不例外,石油泄露被稱為海洋汙染的超級殺手。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科學家近期研究發現,有機物不完全燃燒產生的有毒物質在水生軟體動物體內沉積,人類過多食用這些被汙染的水產品容易致癌。
多環芳香烴類的汙染物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這些汙染物通常會沉入水底。一些靠水中微生物生存的軟體動物例如牡蠣、蛤蜊等將其吸入體內,有毒物質會在體內沉積,損害人體健康,還會使產生癌變。而此類汙染最大的汙染源就來自原油泄漏。中國環境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北黃海表層沉積物中發現17種多環芳烴,這種化學物質可以通過水產品吸收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有很強的致癌作用,其來源是化工企業排入的汙水。據說,我國有些海域這種物質的含量還要高。
重金屬中的汞、鎘、鉛、鋅、鉻和銅等主要是由工業汙水及重金屬農藥帶入海洋的。全世界由於人類活動而進入海洋的汞已達10000噸,與目前世界汞的年產量相當。這些重金屬在海洋中被生物吸收,通過食物鏈級級傳遞、積累,最後導致魚體內含有大量汞、鉛等,最終受害的是食用這些魚類的人類本身。汞也稱水銀,是一種劇毒的重金屬。汞對於生物的毒性不僅取決於它的濃度,而且與汞的化學形態以及生物本身的特征有密切關係。汞是通過海洋生物體表(皮膚和鰓)的滲透或攝含汞的食物進入體內的。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島出現了一些患口齒不清、神經失常的病人,這些病人經久治不愈,就會全身彎曲,悲慘死去。這個鎮有4萬居民,幾年中先後有1萬人不同程度患有此種病狀,這是由於居民長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俁灣中含有汞的海產品所致。汞進入海洋的主要途徑是工業廢水、含汞農藥的流失以及含汞廢氣的沉降。
目前,我國青海紅島漁民頭發裏的汞的含量已經超過了海水中的汞含量,因為當地漁民有吃魚粥的習慣,魚對汞的積蓄能力極強。
工業廢水中還含有大量有機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它們在海域中累積,並通過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對海洋生物和以此為食的其他生物造成毒害。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有機氯農藥,也會被海洋生物富集,如吃了被汙染的魚、貝等海產品,就會中毒甚至引起癌症等病變。
汕頭大學生物技術與環境資源保護研究所除了發現中國沿海海產腹足類性大麵積的畸變現象外,還發現某些海產品的重金屬嚴重超過食用標準。食用重金屬超標的海產品能擾亂人的內分泌,引起許多慢性病。我國科學家2001年到2002年抽取了幾個城市的海產品,經測定其中37%含有丁基錫,其中三丁基錫為主要汙染物。其汙染來源主要是用於船舶的防汙塗料。這種物質被認為是海洋環境中毒性最大的物質之一。三丁機錫化合物可以使軟體動物產生畸變和性別變異。目前我國水域中的三丁基錫濃度遠高於西方發達國家規定的標準,水生物對其中有機錫的富集能力極強,而且水產品中的丁基錫很難經過烹調過程消除。
有機物汙染主要是源於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農牧業排水。近年,環境監測人員在勃海、黃海等離城市近的海域(如北戴河、青島等地)發現大腸杆菌群,這些病毒極容易通過水產品進入人體。
不久前,天津塘沽漁民從勃海打撈上來的琵琶蝦竟然雄多雌少,雄性琵琶蝦占了79%。海洋汙染使琵琶蝦性腺發育不全,產卵大幅下降。而江蘇淺海的汙染已經使生物多樣性指數下降,對蝦、螃蟹等海水養殖產業萎縮。在海南萬寧市,也發生過因海水汙染而導致大量養殖魚類死亡。在福建東部,大黃魚網箱海水養殖魚病害極多,重要有肝、腎炎、白點病等。
據有關專家介紹,與海洋汙染有關的疾病有:瘧疾;糖尿病、氣管、手臂、胃部及肺部癌症;腸道疾病、登革熱等。有關專家認為,海產品對人體的損害,往往是長期、不容易發覺的。隻有等有毒物質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突然發病。
赤潮的危害
不久前我國東海海域發生了大麵積的赤潮,所含藻類都含有毒性,而貝類的食物就是海藻。貝類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最毒的有機化合物,人吃進這種毒素後就可能中毒生病甚至死亡。
據有關部門通報,今年下半年,由於氣候及環境汙染等因素影響,我省惠州、深圳及香港一帶海域可能爆發有毒赤潮,有關專家提醒百姓赤潮來時,慎食貝類海產品。廣東省衛生廳還研究製訂了《赤潮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預防控製預案》,要求各地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加強對市售海產品特別是殼貝類和螺類等海產品貝毒的監督監測工作。一旦出現赤潮預警時,啟動有關預案,對汙染地區的疑似含有貝毒的水產品,采取各種緊急行政控製措施。 赤潮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係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赤潮發生後,除海水變成紅色外,海水的PH值也會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類的浮遊生物會死亡、衰減;浮遊生物、藻類死亡腐敗會造成海域大麵積缺氧,同時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汙染海洋環境。 赤潮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汙染。大量含有各種有機物的廢汙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營養化,這是赤潮藻類能夠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質基礎。人食用含有赤潮藻類毒素的魚、蝦、貝、蟹等食物會引起中毒。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程度地受到過赤潮的危害。近十幾年來,由於海洋汙染日益加劇,我國赤潮災害也有加重的趨勢。
感傷的“老水產”
海洋汙染在使海產品汙染同時,也使我國海產品數量急速減少。
上海市水產局海洋資源處負責人高先生,是個有30年從業經曆的“老水產”,每當懷念起當年上海菜場上兩角錢一斤的鮮美帶魚時,總是很傷感,他目睹了上海地產海鮮由盛而衰的曆史。由於海洋汙染和過度捕撈,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上海沿海的海產品年產已經由過去的十幾萬噸下降為現在的4萬噸左右,漁民紛紛賣船轉產。現在上海地產的帶魚、黃魚等越來越少,上海市民已經很少吃到帶魚、魷魚、海鰻、墨鬥魚等地產的海產品,上海市場上到處是進口海產品。就連上海人最愛吃的海蟹,現在也越來越少了。高先生說,現在上海的海產品,人工養殖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自然捕撈的。高先生用來形容目前上海海產品的詞是:個頭小,品種少。
天津市水產局的周先生更悲觀,他說,由於汙染造成的海產品生態環境惡化,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天津海產品資源越來越少,現在天津百姓已經吃不到天津地產的經濟魚類了,天津沿海的帶魚、黃魚已經絕種了。他說,要是北京哪個超市帶魚標的是天津產地,那肯定是瞎寫,要不就是天津遠洋船去遠海捕撈的。天津市民現在隻能吃到小魚小蝦和容易生存的貝類。以前不太喜歡吃的琵琶蝦,現在也有許多人愛吃了。周先生說,原來毛蛤是最多、最便宜的海產品,現在數量也明顯減少。周先生在水產部門工作近10年,也目睹了勃海海產品資源的衰退過程。現在天津市場上大部分是進口帶魚,而十幾年前,在天津人飯桌上地產帶魚是家常菜。記者了解到,由於海洋汙染和過度捕撈,近海的低質水產品激增,例如有的季節低質毛蝦竟然占到海產品總量的40%左右。
東海的帶魚迅速小型化、低齡化,號稱“海產品的四大家庭”的大黃魚、小黃魚、墨鬥魚、帶魚產量迅速下降。南海是我國最大的魚類產區,但近年來,南海的六大漁汛已相繼消失。渤海目前隻有處於生物鏈底層的生物還有群體存在,如蝦皮、海蜇、小貝類等,處在食物鏈二級以上的幾乎絕跡。黃海的人工海水養殖產品也受到汙染嚴重威脅。每年,黃勃海區海洋生物資源損失24億元,東海損失17億元。近海水產養殖病害造成的損失達百億元。
海產品出口受阻
因水質汙染帶來的水產品安全問題,已使我國水產品出口多次受阻。2001年9月,歐盟因氯黴素殘留問題把我國出口到歐盟的凍蝦產品納入其快速預警機製;2001年10月,又發生毒蟹事件,香港私人檢測機構所測出江蘇省輸港大閘蟹含有氯黴素,導致這批蟹銷量劇減。2001年1月,歐盟食物與消費品管理委員會又正式通過決議,自當年2月1日起全麵暫停從我國進口動物源性產品,致使江蘇省3000多噸小龍蝦不能出口,僅此一項就減少收入1300多萬美元。2001年1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也做出反應,對我國出口到美國的蝦類產品進行嚴格檢測,對我國的蝦類產品發出預警通報,並宣布在動物源性產品中禁止使用氯黴素、磺胺類等11種藥物,即在出口到美國的動物源性產品中不得檢出。2002年3月中旬,日本宣布對我國出口到日本的動物源性產品實行嚴檢,並向我方通報了從福建廈門進口的鰻魚產品中檢出大量氯黴素殘留,同時公布了11種藥物的最大殘留限量。2002年6月,廣東省順德市某水產企業生產的鰻魚磺胺類藥物超標,從而使日本對所有順德生產的鰻魚進行限製,給企業帶來慘重的經濟損失。
國家保護海洋環境的規劃
其實,海洋汙染早已得國家高度重視。199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使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走上了法製化軌道。10年內投資555億元,旨在改善我國內海生態環境的《渤海碧海行動計劃》已開始實施。該計劃由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國家海洋局、交通部、農業部和海軍以及環渤海的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共同編製,並於2001年得到了國務院的批複。《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到2005年渤海海域的環境汙染得到初步控製,生態破壞的趨勢得到初步緩解,陸源COD入海量比2000年削減10%以上,磷酸鹽、無機氮和石油類的入海量分別削減20%;到2010年渤海海域環境質量得到初步改善,生態破壞得到有效控製,陸源COD入海量比2005年削減10%以上,磷酸鹽、無機氮的入海量分別削減15%,石油類的入海量削減20%。到2015年渤海海域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海產品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但近年,我國海洋環境沒有明顯改善。2002年,中國水產學會的9位科學家聯名致信時任副總理的溫家寶同誌,建議實施遏製水域生態荒漠化的國家行動計劃,切實保護水生物資源。
海鮮吃著不放心
目前我國水產品質量的監督機製如何呢?
記者來到北京上地超市海產品櫃台。最顯眼的地方是一大盤蝦和一大盤帶魚。賣魚的服務員熱情地迎上來,問記者要買什麽。記者指指蝦問:“這有水產品檢測合格證嗎?”售貨員帶著冷冷的神情說:“沒有。”記者又指指帶魚問有沒有檢測合格證,售貨員也很幹脆地說:“沒有!” 看記者不買,售貨員悻悻地轉身離去,記者聽他和另一個售貨員說:“要看什麽合格證,從來就沒有過!”看來沒人這麽問過他們,他們把記者看成個多事之人。記者看了看標簽,都標著產地,蝦是浙江產的,帶魚是山東的。於是記者便細看起海產品櫃台的貨色來。嗬,這裏的海產品還真不少,記者再一次問售貨員這些海產品有沒有檢測合格證,售貨員一臉不耐煩地說:“從來就沒有過什麽合格證!這些都是合格產品。”記者說海洋汙染了,誰能保證海產品不被汙染呢,售貨員說:“海洋汙染跟海產品有什麽關係,這些都是海水養殖的!”又是一臉不屑,似乎記者少見多怪。
於是記者便開始細看那些海產品的產地。記錄如下:墨鬥魚、海蟹、蛤子、大黃魚、老板魚等都產自天津;蝦、帶魚等都產自山東;海平魚則產自浙江。
記者來到賣小龍蝦和鰻魚的櫃台,這裏正賣得熱乎。小龍蝦是市民喜愛的食品,周日買回家做“麻小”經濟又好吃。記者問售貨員有沒有檢測合格證,她痛快地說:“有呀!”記者問在哪裏,她向後隨便一指,記者向後找了半天,隻看見牆上的海產品廣告,根本沒有看見什麽合格證,女售貨員麵無愧色地說:“這東西都是經過衛生檢驗的!”買小龍蝦的市民聽記者這麽發問,似乎也有點奇怪。記者來到冷凍櫃台,細看裏邊的海產品,見大多數海產品都是北京當地加工的,但無一例外沒有標明原料產地。而且除了北京申馬人公司的產品標有衛生許可證明,大多數產品都沒有這種證明。記者在櫃台中尋尋覓覓,引來年輕女售貨員的白眼。看來,沒有一個顧客,買海產品這麽挑剔。人們幾乎本能地認為:海產品隻要新鮮就安全。
來到幹貨櫃台,看了看蝦皮、蝦仁、紫菜,發現都是隻標明產地,而沒有海產品檢測合格標識。超市不乏貼有綠色標簽的產品,但記者轉了半天,沒有看見一種海產品包裝上有無公害標簽。
來到紫竹院附近的一個大型超市,海產品櫃台非常漂亮,從龍蝦、帶魚、大小黃魚到各種貝類,應有盡有,產地大都寫著山東。記者問服務員有沒有檢測證明,答:“有,可不在我們手裏。”記者想拍個照片,服務員說:“不許拍,保安會沒收你的相機。”
離此不遠的甘家口大廈超市海產品櫃台,除了貝類、蝦類之外,魚類之豐富超過記者想象,可見經營者的苦心。粗看一下,有偏口魚、比目魚、沙丁魚、石斑魚、雪魚、針魚、鰻魚、三文魚、白古魚等,除白古魚外,大部分魚產地都是浙江。記者沒看見一個櫃台的產品上有檢測證明。雖然沒有開口,但記者在采訪本上寫寫劃劃,受到服務員的冷臉。
崇文門菜場,正熱鬧地促銷黃花魚,一斤才9元錢,極有誘惑力,圍了許多顧客。這裏的平魚也較便宜,比以上市場至少便宜1/3,產地大都寫的是青島和舟山。記者假裝要買,問售貨員有沒有檢測證明,一個小夥子肯定地說:“海產品屬於免檢產品!”
記者來到北京天民水產品批發市場,這裏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產品,海貨品種應有盡有,從100多元一斤的大龍蝦到活海蟹,價格都比超市上便宜許多。記者沿攤位邊走邊問,海貨販子們對“有否檢測”的問題不屑一顧,大都說:“活物,能有什麽事兒?”到處是腥臭的水氣和渴望買主的焦急目光,但無一攤位上有任何檢測證明。這裏來自天津的海蟹和貝類最多。
紅橋市場是北京頗有名氣的海產品市場,這裏雖然是零售市場,但與批發市場一樣,隻以“鮮活”招徠顧客,無一種海產品明示檢測證明。記者問一中年漢子他的貨是哪裏來的,他說:“浙江來的,那裏的海水幹淨!”這是表現得最有環保理念的一位。
北京市場上的海產品,除少量帶衛生許可證標識外,無論幹鮮,沒有公示檢測證明的是絕大多數。而衛生許可證,與海產品的無公害檢測並不是一回事。其更著重的是衛生,而不是海洋產品有害化學物的含量。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人們的回答大都是:看著新鮮,吃著就沒事!
現在還沒有海產品檢測認證製度
中國水產品質量認證中心的宋主任說,我國政府今年5月剛剛開始無公害水產品的質量認證,得到認證的水產品覆蓋麵還很小。今年6月份剛公布了第一批無公害認證水產品的名單,對水產品的認證還在摸索階段。水產品認證在我國還是個新生事物,認證中心正在努力把成熟的產品認證經驗與水產品認證的特殊性結合起來,快步在水產品認證上與國際接軌。現在我國許多大中城市已經開始了水產品的市場準入製度,超市中的水產品必須要有無公害產品的認證標識。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自己的經濟利益,目前水產品企業參加認證的積極性都很高,已經有100多個水產品企業要求認證。不過,目前我國水產品認證隻對養殖產品,對捕撈海產品的檢測認證還沒有開始。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說,到目前為止,他們隻對超市上的水產品進行檢驗,還沒有對農貿市場的水產品進行過檢測。“農貿市場適合中低收入的人,不代表主流消費群體。”這位負責人這麽說。他還告訴記者,因為每次檢查都是抽查,隻查部分企業的部分產品;而且每次抽查之間間隔較長,大約一年兩次,所以他們的監督作用實在有限。這位負責人還說,我國目前對水產品的質量檢測還沒有統一的嚴格標準,許多檢測機構的鑒定手段也不太先進。結束采訪時,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因為市場有關部門要求減免收費,不許檢測部門收取檢測費用,檢測周期又不得不拉長了。
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的趙主任說,該部門監督的海產品主要是幹貨,因為鮮海產品需要加工食用,傳統上認為是安全的,所以不檢測。但由於海洋汙染造成海產品汙染,確實需要檢測,但還沒有建立檢測製度。他還說,其實現在有海產品的國家衛生標準,檢測手段、技術力量也都不成問題,隻要有製度,立即就可以實行。
記者采訪天津、廣州、上海、大連等城市的衛生監督部門,也都說沒有建立起無公害海產品的檢測製度。
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出口海產品建立了嚴格的檢測製度外,國內市場上的海產品大都沒有“無公害”檢測。
如何建立檢測製度
汕頭大學黃長江教授說:“現在出口的水產品都要檢測,而在中國銷售的海產品卻不檢測,絕大部分海產品還不是中國百姓吃嗎?中國百姓的性命不是與外國人同樣珍貴嗎?比出口創匯更重要的,是中國老百姓的健康與生命。民本主義,才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黃長江教授還說,國內海產品檢測製度遲遲建立不起來,缺少專業人員是原因之一,為什麽不利用大學科研力量來建立這個機構?由於機製關係,大學科研部門的檢測會比政府部門更客觀、公正。
畢竟,建立科學的海產品檢測機製,讓百姓清楚海產品的質量,是比任何經濟指標都重要的事兒。
看來,讓百姓吃上放心的海產品,還有挺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