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頭痛大多是心病

(2004-12-25 04:20:28) 下一個
  快節奏、高強度的現代生活的讓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頭痛。   “現在頭痛的人很多,尤其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很常見。”同濟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精神科教授趙旭東對記者說,絕大部分人的頭痛查不出什麽毛病,叫非器質頭痛。這種頭痛與精神緊張、壓力、焦慮等心理因素密切相關。趙教授說,頭痛是最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不能再把頭痛當作單純的軀體疾病來對待。而且要重視頭痛,查不出病因的頭痛已經在向你提示,你的身心處於不健康狀態。  頭痛的人多了  孫紅(化名)今年27歲,在一家外企工作,去年她突然開始頭痛,起先兩個月發作一次,後來一周發作一次。她去醫院神經內科看過多次,醫生讓她做遍了各種檢查,腦部CT也做了,沒發現頭部有器質性病變。沒辦法,每次都是開了止痛藥回去。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多位有頭痛毛病人這樣形容他們的頭痛:“我一生氣就頭痛”,“我頭痛起來像戴了緊箍咒,越勒越緊”,“我有偏頭痛,痛得恨不得將頭劈成兩半”,“每次頭痛發作,還伴隨著嘔吐、暈眩、眼眶痛。非常可怕。”  這類頭痛病人很多。有的突然有一次頭痛,有的一年發作幾回,有的經常發作。趙教授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初國外就有報道,在工業化國家,70%的人都有過暫時的頭痛,10%左右的人長期慢性頭痛。在頭痛病人中,隻有7%的人可能有器質性問題,多數是與精神緊張、工作壓力、情緒抑鬱等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功能性頭痛。  趙教授對記者說,“在神經內科門診中,大部分病人訴說的主要症狀都是頭痛。這類頭痛包括緊張性頭痛,以前也叫血管神經性頭痛,還有偏頭痛等。”趙教授說,他在門診中接診了大量的“成功人士”。“他們三四十歲,卻一身毛病,頭痛是一個基本症狀。”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心身疾病門診主任薑鳳英教授也對記者說,在他們心身疾病門診,1/10的病人是這種頭痛病人。”得這種頭痛病的女性多於男性,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年輕白領居多。  頭痛與心理因素相關  薑鳳英教授說,對非器質性頭痛的病因,學界有多種說法,有的說與頭部血管收縮和擴張不平衡有關;還有說緊張性頭痛是由於過度緊張和工作壓力太大造成的,有的說偏頭痛與內分泌有關。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頭痛與腦子裏的一種化學物質5羥色胺水平下降有關,這與抑鬱症有相同機理。  到底什麽因素讓人們沒來由的頭痛呢?趙教授說:“這個時代,讓人頭痛的事情多了,所以頭痛的人也增加了。”從外界講,一是緊張。生活節奏加快,工作任務複雜,競爭加劇,人們需要應對、處理的事情增多了。有些人工作生活壓力很大,天天忙得團團轉,吃飯三口兩口就完,一副心急火燎的樣子。他們將自己置於強大的壓力之下,而不懂得如何放鬆,並且很容易情緒急躁,與別人爭吵。這樣的人往往會伴有明顯的緊張性頭痛。  二是人際衝突加劇。以往,人們的家庭、職業、生活地域都比較穩定,現在不同了,人際交往頻繁,人際互動增加,衝突也在增加,需要適應的事情太多。如果人際關係的適應出現了問題,婚姻出了麻煩、與上司同事關係緊張等,都會讓人產生擔憂、憤怒、壓抑、焦慮等不良情緒,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種不良情緒已經對他產生了危害,是誘發他頭痛的實際原因。  從個人角度講,有些常頭痛的人有一些性格缺陷。比如別人認為大不了的事,他認為就是麻煩;別人能耐受的刺激,他不能耐受;別人能平靜對待的變故,他覺得過不去。那些支配欲強,愛占主導地位,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容易頭痛。趙教授說,臨床中發現,容易患偏頭痛的人,多半都比較聰明、敏感,辦事有條理以及苛求完美,這種人用嚴格的尺度要求自己和別人,事事求全責備,這讓他們經常處於焦慮、緊張之中,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頭側血管的變化而產生頭痛。  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是造成頭痛的主要原因。如通宵打麻將,熬夜會讓人疲勞不堪。不良的工作方式,如長期久坐,包括身體姿勢,腰、背、肩疼痛甚至視疲勞、頸椎痛等都會引發頭痛。  不能光吃止痛片  趙教授說,這類頭痛都是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軀體疾病,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被列為經典的心身疾病之一。在心身醫學發源地德國,一直都把頭痛當作很重要的心身醫學問題來處理,而我國的心身醫學才剛剛起步。  薑鳳英教授對記者說,以前病人說頭痛就治頭痛,單純地止痛,吃各種各樣的止痛藥,或用些安神補腦的中藥,不大考慮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其實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那麽,如果有頭痛現象,該怎麽處理呢?  首先要做相關檢查,看是否有器質性病變的可能。趙教授說,7%的慢性頭痛是器質性的,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頭痛,如腦血管畸形、腦瘤等,還有一些突發的頭痛甚至是致命的,如蛛網膜出血等。有些高血壓病人會有長期的頑固性頭痛,如果病人在長期頭痛之後突然有劇烈的頭部疼痛,並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就要小心顱內出血性中風。趙教授說,有些人長期用止痛藥,可能忽視了對頭痛病因的檢查。如果是器質性頭痛或繼發性頭痛,必須找到病根,加以治療。  其次,如果沒有器質性問題,經常頭痛的人要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興趣愛好等。如果存在引發頭痛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應該在行為方麵加以調整。  第三,經常頭痛的人還要檢視自己有無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比如在夫妻關係、子女教育,上下級關係上有無排解不了的情緒;有無憂慮、恐懼、挫折的心理;別人對自己的要求是否過高,超過了自己的水平,對自己構成強大的心理壓力?此外,對經常頭痛的病人還要看他有無比較明顯的心理方麵的症狀。如有無強迫症表現,有無抑鬱症、焦慮症等表現。  趙教授說,按照心身醫學的觀點,不能再把頭痛當成單純的軀體疾病來對待,要對患者身心進行綜合調理。  首先用止痛藥物來控製和減緩疼痛是必要的。不過薑教授說,止痛藥隻能減輕一次發作,不能減少頻繁發作。在臨床中,他們對頭痛病人應用抗抑鬱藥,收到了很好的療效,比如應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或三環類的抗抑鬱藥物等,用藥後,患者普遍反映頭痛程度減輕,發作頻率減少甚至消失。  兩位教授認為,除了藥物止痛,還要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比如認知行為分析治療。醫生應該告訴病人:頭痛是因為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問題造成的;要讓患者對頭痛有正確的認知;勸告患者自我減壓,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薑教授說:“對患者進行身心綜合治療後,60%—70%有效。”  頭痛是疾病的信號  專家認為,頭痛還隻是身體發出的先期信號,是亞健康的一個主要表現。如果突然出現頭痛或經常頭痛,說明機體已經發出健康警報,你的健康已經受到損害。  “其實,頭痛往往不是單獨出現的,它往往與慢性疲勞、失眠、神經衰弱、頸椎病、脂肪肝、胃腸疾病等相伴而生。”趙教授說,這表明你的機體處於不健康狀態,如果不及時加以調適,可能引起其他身心疾病和生活方式病,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包括癌症。  “現代社會往往給人一種緊迫感,逼著人勇往直前,以征服的姿態去對待一切。但就像機器會磨損一樣,人的生命質量也會透支。”趙教授說,“快節奏、高強度的現代生活方式對人們的身心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人們必須從心理上抵禦這種生活方式的侵害。”  趙教授勸告人們:“生病最浪費時間,生病抵消了所有成就;英年早逝,英年早衰,以健康為代價的成功,是跟奮鬥的目標相違背的。”  “大家要重視頭痛。一方麵要及時地檢查治療頭痛,同時還要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心理狀態。”  趙教授說,在成就事業的同時,也要重視自身健康。人們應該以健康樂觀的心態來麵對緊張的現代生活。不過度追求完美,該慢得慢下來,該放棄的要放棄,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質量,積極投入工作並懂得享受生活。▲ 《環球時報 生命周刊》 (2004年12月21日 第一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