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什麽叫辯證法?

(2006-12-11 13:32:50) 下一個
先給你舉個例子:

上課時,我放了一個屁——很普通的屁。既不很臭,當然也絕對不香。
可怕的是,教授正在講辯證法。
"請你自己對這個屁作一下判斷,"教授說,"它好還是不好?"
我隻得說:"不好。"
"錯了,"教授說,"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組成,有它不好的一麵,肯定有它好的一麵。"
"那麽說它好也不對了?"我問。
"當然。"教授說。
"它既好又不好。"
"錯了。你隻看到矛盾雙方對立鬥爭的一麵,沒有看到他們統一的一麵。"..........
有點心虛了吧,你真了解哲學嗎?

我隻好認真看待這個嚴肅的問題,仔細想了想說:"這個屁既好又不好,但不好的一麵是主要的,處於主導地位。"
"錯了。你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雙方會相互轉換,今天處於主導地位一麵,明天一定處於次要地位。"
"你是說明天全人類會為了我的這個屁歡呼雀躍嗎?"
"不盡如此,但不能否認這種發展趨勢"
我愣了好大一會兒,隻得硬著頭皮說:"我的屁既好又不好,既不好又好。今天可能不好,明天一定會好。今天可能很好,明天也許會不好。"
教授聽得直搖頭,說:"這是徹底的懷疑論,不是辯證法的觀點。"
就這樣,僅僅因為放了一個屁,我就成了一個懷疑論者。
教授接著講課:"辯證法的威力不僅在於能夠輕而易舉地駁斥任何觀點,而且他能夠輕易地為任何觀點找到理論根據。"
"可是我的屁就沒有任何根據。"我抗議道。
"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其實很簡單,它是你肚子裏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必然結果。"
我啞口無言。
教授說:"下麵我們不談屁,談一個更複雜的問題:一個西瓜,一粒芝麻,無論你怎樣選擇,都有理論基礎。"
我趕緊說:"我要撿起西瓜,丟了芝麻。"
"很好。"教授說,"你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是說,你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我就撿起芝麻,丟掉西瓜。"
"先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你解決問題的順序十分正確。"
"我既要西瓜,又要芝麻。"
"即抓住主要矛盾,又不放過次要矛盾。你是用全麵的眼光看問題。"
"我既要砸爛西瓜,又要踩碎芝麻。"
"很好,你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新事物就是對舊事物的否定。一切舊的事物必然滅亡。舊事物的滅亡是新事物產生的前提。"
"我既要吃掉西瓜,又要砸爛西瓜。既要撿起芝麻,又要踩碎芝麻。可是,隻有一個西瓜,一粒芝麻,怎麽辦?"
"你這才算對辯證法入了門,重要的是:矛盾的雙方不僅對立,而且有它統一的一麵。你吃掉西瓜當然有它合理的一麵,但你要砸爛西瓜,也並非不合理。隻有將二者統一,才能進入更高層次的鬥爭。"
我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可是,你並沒有解決我的問題。"
教授笑著說:"辯證法不解決任何問題,它的用途在於首先把人變成傻瓜——如果還有人不是傻瓜的話。"
"你是說‘首先'?"我問。
"是對,然後再從傻瓜飛躍到學者。"教授開始整理講義,"關於辯證法為什麽不解決問題,如何把人變成傻瓜,以及怎樣實現從傻瓜到學者的飛躍,這是下一節課的內容。"
教授一蹦一跳,走出教室。


第二堂課:
教授說:"下麵我們講一下辯證法的用途。我們要舉一個更加複雜的例子: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我說:"那一定要用辯證的觀點。"
"對。我們有許多大牌的辯證法學者,他們會充分利用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理論聯係實際,旁征博引,縱橫捭闔。下筆萬言,緊繞主體。最後給你得出一個結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你佩服不佩服?"
"是啊。辯證法不是很有用嗎?"
"以前我也這樣認為。直到我見到一隻喪家的野狗——它改變了我的看法。"
"野狗?"我莫名其妙。
"是的。我家屋後有個垃圾堆,有一天來了一隻喪家的野狗。它對其他東西看也不看,‘喀哧'一口,咬住一塊骨頭。"
"這毫不奇怪,所有的狗都會這樣。"我說。
"不錯。問題是對於狗來說,這塊骨頭就是‘精華',垃圾堆裏除了骨頭以外,還有磚頭,鐵塊,破水桶等等糟粕,他為什麽隻要骨頭這個精華呢?他怎麽知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難道它已經充分理解了大牌學者們的論述了嗎?"
"好像不會。"
"肯定不會,所以說大牌學者們通過精確的論述,得到的精妙結論,其實是連一隻喪家的野狗早就知道的東西。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還要為他們喝彩,對他們崇拜呢?"
"是啊,為什麽?"
"唯一的解釋就是:辯證法已經成功地把你變成了一個傻瓜。"
"我明白了。"
"你明白以後一定要問:你說的沒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誰都知道。問題是什麽是精華,什麽是糟粕。"
"對,看他怎麽說。"
"你難不倒他,他又會充分利用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理論聯係實際,旁征博引,縱橫捭闔。下筆萬言,緊繞主體。最後給你得出一個結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明不高明?"
"是有道理。"
"可是我認為:這不僅是無聊,無用的問題,已經近於無賴了。"
"這怎麽說?"
"難道世界上有人會‘具體問題,抽象分析'嗎?那隻喪家的野狗,來到垃圾堆前,難道會象亞裏斯多德一樣,先把各種東西分門別類,搞清其內涵和外延,再通過歸納演繹,最後確定它是吃磚頭還是吃骨頭嗎?這可能嗎?"
"不可能。那樣的話,他連吃磚頭都有可能。"
"對,孺子可教。沒有人會‘具體問題,抽象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話,等於沒說。不過辯證法學者倒是喜歡用抽象的方法,分析具體問題。因為辯證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所以如果你看到一隻吃磚頭的狗,千萬不能小視,它可能是一個著名學者。"
教授又收拾好講義,說:"辯證法的根本在於使用‘全麵的,發展的,聯係的'觀點看問題。象所有的謊言一樣,這話聽起來很顯真理。下一節課講辯證法的淵源,以及它和形而上學的關係。


什麽叫辯證法: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被哲學家們定義為哲學的基本問題,被看作有同一性也有對立性,但知性的同一性與理性的同一決不一樣:知性同一性把世界兩分,把兩部分看成兩個獨立事物,雖然有聯係且是相依存的;而理性同一把世界看成一個整體,當成一個事物,認為事物的兩個側麵不可分割地聯係在一起。

知性是局部分離性思維,理性是整體綜合性思維,所以在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上,知性認為思維有思維的規律,自然存在有自然存在的規律,老子高於世人的地方就在於認為二者同一,規律隻有一個,自然之道即是思維之道,“道法自然”就是講思維規律也是自然規律,所以要法之。站在事物各部分間,隻能看到對立,站在各部分之上才能看到整體,“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理性的優勢就在於它遠在知性之上。什麽是辯證法?全麵地、整體地、聯係地看問題的就是辯證法,片麵地、局部地(孤立地)、分離地看問題的就是形而上學對立性認識方法。全麵和片麵、整體和局部、聯係和分離這三對哲學範疇所反映的是客觀世界的空間狀態,因為宇宙的本質就是空間重力場,萬物歸一,不是歸到虛無飄渺的物質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空間概念。道法自然,主觀去反映客觀,人類思維也必須學會使用空間概念,能以空間形式說明萬物的,即是正確的、科學的,反之,則是不科學的、錯誤的。一分為二為什麽不是辯證法,因為用“分”的方法你得不到對世界的統一認識。合二而一,講同一為什麽是辯證法,因為你可以把這紛亂的世界統一起來。今天我們紀念愛因斯坦,紀念相對論發表一百周年,不僅要學習愛因斯坦的探索新知的創新精神,反擊一切否定相對論的言論,而且要吸取他按形而上學對立性認識方法搞統一場失敗的教訓,按黑格爾和老子的同一思想去研究統一場,去創立新理論,把物理學和人類認識向前推進。

世界的統一性即它的同一性,講一句“世界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並不能作結束語,因為人們還把物質和精神對立著,仍然是被分割的兩個世界。按“道一”和“抱一”的原則,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思維都是同一的,這世界隻有一個,不分物質精神,不分存在思維,“二者同出而異名”。當你從具體現象來看時,它是存在、是物質;當你從抽象本質來看時,它是思維、是意識。你把人類社會分成兩大陣營,就沒有全球化;而放棄對立和平共處,就走上一體化道路,物與事同理。

絕對真理相對真理的問題上,辯證法從同一性出發,認為一定條件下的相對真理就是絕對真理,世界上存在絕對真理;形而上學從對立性出發,認為相對真理無限發展,隻要這發展不完結,世界上就不存在絕對真理,實際是不承認有絕對真理的。

哲學範疇對應存在,否認這一個,另一個等於也被否,馬哲也承認範疇的依存關係,不能分割開來認識,這就叫同一性。可我們的相對真理論者又死死維護著某些理論,不允許別人突破或反對,真是矛盾得很。還不如就和方悟一樣,來個“階級立場鮮明”,可反的就允許人家反,不可反的就當絕對真理看待,用這些絕對真理統一形形色色的科學理論,建立大統一場體係。

有人認為對立和對應有什麽區別,不都講兩方麵嗎?《老子.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就成他們說明對立統一的範例。其實知性與理性的差異就在對立和對應的差異上:一可分,一不可分。所以就天人關係而言,對立者以人勝天,對應者以人合於天;就曆史創造而言,對立者講人民創造,排除其他,對應者講合力,承認所有的人都參與曆史創造。看事物,對立者左一眼、右一眼,看出兩個,對應者眼中隻有一個。從係統論講,宇宙是金字塔結構,多可合為一,所以老子講“一”與“多”(二、三、萬)的關係,而現代哲學中沒有“一”與“多”的範疇,缺乏整體觀念。統一場規律如何去找?就是從金字塔底層開始逐級同一直至頂層,頂級規律就具備了最大的普遍性和絕對性。你用頂級規律去演繹,無往不勝。名稱概念都描述對象特點,反映一物與他物的區別,所以老子才說“有名,萬物之母”。你想要獲得同一嗎?忘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區別吧,忘記男和女的區別吧!把它們當作一樣的社會、一樣的人,有相同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你就獲得了同一和共性,如此逐級向上推衍,可得老子思想精華——同一之道。我們怎樣擺脫對立性思維?就是按照正反同一的道理,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演繹過程反過來變成歸納過程,從金字塔底開始逐級同一,使萬物歸於三,再歸於二,終而抱一,此即入眾妙之門要訣。也可把原公式逐級下分的過程略去,直接獲得“一生萬物”、“道生萬物”的等效公式。所有的事物都包含普遍共性,都遵從普遍規律——大統一規律,所以從金字塔底向上反看,就好似萬物為道所生,為統一場所生。

老子哲學思想的實質到底是什麽?現代哲學家們都把它歸入唯心主義中,僅說老子有樸素的辯證思想。實際老子及與其思想相近的黑格爾從不認可兩大派的劃分,黑格爾講知性、理性,老子講常道、非常道。黑格爾通過正反合、否定之否定而達同一,老子則直接從對應產生同一。人們釋老解老,至今仍未搞清“道”是什麽。一般人不理解哲學的抽象性,把理論抽象——“道”看成是無法理解和不可認識的。有人說是自然規律,有人說是社會規律,也有人說是思維規律。為什麽隻看到分,看不到合呢?為什麽不可以是一個大一統的規律,“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江南狂客。”(劉克莊《賀新郎》)須知“抱一為天下式”!一般人為什麽看不到老子的同一思想?因為他們都把對應關係看作對立關係,對立者相分割,對應者相混合,一可分,一不可分。“一分一合其差別遠,對立、對應莫混一談。”

為什麽我們在敬畏問題上各說各話?因為雙方都是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世界觀出發看問題的,所以對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解答。可以斷言,最後的結果是雙方仍各自堅持固有立場,那麽,這場爭論的意義何在?它的意義在於爭奪中間群眾,沒有固定立場和固定觀點的中間群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就贏了。當然,曆史會做出最終評價,遺憾的是,這一過程中,人類還要付出極大代價,這代價是贖買反敬畏派醒悟所必需的,主流派不醒悟,非主流再賣力鼓噪也沒有用。
回答者:376793336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2-4 03:38



辯證法起初是一種邏輯論證的形式,現在用於包括思維、自然和曆史三個領域中的一種哲學
進化的概念。 在古希臘思想家那裏,辯證法的含義範圍很廣,從辯論中的一種反駁技巧,
到對定義做係統評價的方法,直到研究和劃分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之間的聯係。 在古希臘思想家那裏,辯證法的含義範圍很廣,從辯論中的一種反駁技巧,到對定義做係統評價的方法,直到研究和劃分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之間的聯係。

從斯多葛派哲學家時代起到中世紀末,辯證法一直同形式邏輯保持相當密切的聯係,更晚一些,康德用術語“先驗辯證法”表示揭示假相的努力,這種假相出現在試圖在現象和可能的經驗範圍之外應用知性的範疇和原則時。黑格爾把辯證法看作是:一個概念由於它自己固有的矛盾雙方衝突的結果。

馬克思和恩格斯采納了黑格爾的定義,並應用於他們對社會和經濟過程所作的解釋中。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體係中,辯證法被定義為是和形而上學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的學說和理論。即把世界理解和描繪為普遍聯係的整體和永恒發展的過程,把發展理解為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種矛盾發展的結果。



河北大學燕趙BB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