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饞貓的烹飪筆記

老饞貓的烹飪筆記的學無止境係列是文學城私房小菜的創壇斑竹“老饞貓”在02年3月到02年7月以連載方式發表於文學城私房小菜論壇筆記
個人資料
正文

學無止境(79)——中國八大菜係特點及其代表名菜

(2006-05-01 15:00:23) 下一個

學無止境(79)——中國八大菜係特點及其代表名菜

文章來源: 老饞貓 於 2002-6-13 7:49:00:

學無止境(79)——中國八大菜係特點及其代表名菜

山東菜係

流派:由濟南和膠東兩部分地方風味組成

特點:味濃厚、嗜蔥蒜,尤以烹製海鮮,湯菜和各種動物內髒為長。

名菜:油爆大哈、紅燒海螺、糖酥鯉魚

四川菜係

流派:有成都、重慶兩個流派。

特點:以味多、味廣、味厚、味濃著稱。

名菜:宮爆雞丁、一品熊掌、魚香肉絲、幹燒魚翅

宮爆雞丁

原料:雞脯肉(或雞裏脊肉)250克,花生仁100克,幹辣椒、白糖、甜麵醬各1O克,熟豬油
   500克(約耗75克),醬油15克,精鹽2.5克,薑、蒜、酒各5克,雞蛋清、醋、味精、
   鮮湯、辣椒麵各少許,澱粉40克。
特點: 肉質細嫩,花生酥香,口味鮮美,油而不膩,辣而不燥。
關鍵: 雞丁入油鍋滑至斷生立即取出,以嫩為上。鹵汁要濃,緊包雞丁與花生,使之入味。

魚香肉絲

原料:豬腿肉(三成肥、七成瘦)200克,水發玉蘭片50克,蔥花、水發木耳、泡紅辣椒、濕
   澱粉各25克,蒜未、醬油各15克,薑未、醋各10克,精鹽:克,白糖12克,肉湯50克,
   熟豬油100克。
特點: 色澤橘紅,肉質較嫩,酸甜微辣,鮮香可口。
關鍵: 肉絲必須切均勻。酸辣味要適度,以突出香味。

江蘇菜係

流派:由揚州、蘇州、南京地方菜發展而成。

特點: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

名菜:雞湯煮幹絲、清燉蟹粉、獅子頭、水晶肴蹄、鴨包魚

獅子頭操作步驟圖
材料:
半肥瘦豬肉350克(約9兩半),馬蹄75克(約2兩),榨菜25克(約6錢半),青骨白菜(青江菜)或白菜500克(約13兩半)。

調味料:
生抽2茶匙,糖1茶匙,粟粉、雞湯、酒、凍水各1茶匙,蛋白1個,胡椒粉少許。

湯汁料:
上湯450毫升,薑汁2茶匙,生抽1茶匙。

粟粉水:
粟粉半湯匙,水2湯匙。

烹調步驟:
(1)豬肉洗淨,剁碎,用調味料醃約半小時。
(2)馬蹄洗淨去皮,切碎粒。
(3)榨菜洗淨,切碎粒。菜洗淨。
(4)馬蹄、榨菜與剁碎豬肉同拌勻,向同一方向攪拌數次,平分為4一5等份,做成肉球(見圖1一2)。
(5)肉球置碟內,倒入湯汁料,蓋好,高火煮8分鍾(見圖3一4)。
(6)把白菜放於鍋內,用高火煮5分鍾。
(7)把肉球放於菜麵,攪入粟粉水,加熱煮1分鍾即成。

水晶肴肉
 
原料:
豬蹄,粗鹽,蔥結,薑片,紹酒。

製法:
將豬蹄刮洗幹淨,用刀平剖開,剔去骨,皮朝下平放在案板上,用竹簽在瘦肉上戳幾個小孔,均勻地灑上硝水,再用粗鹽揉勻擦透,豬蹄入缸醃製後取出,放入冷水內浸泡一小時,取出刮除皮上汙物,用溫水漂淨,豬蹄皮朝上入鍋,加蔥結,薑片,紹酒,水燜煮至肉酥取出,皮朝下放入平盆中,蓋上空盆,壓平後,將鍋內湯鹵燒沸,去浮油,倒入平盆中,稍加一些鮮肉皮凍凝結,即成水晶肴蹄。
 
特點:
肉質鮮紅,皮白光潔晶瑩,鹵凍透明,質地醇酥,油潤不膩,滋味鮮香。

浙江菜係

流派:由杭州、寧波、紹興等地方菜構成,最負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點:鮮嫩軟滑,香醇綿糯,清爽不膩。

名菜:龍井蝦仁、西湖醋魚、叫花雞

龍井蝦仁

用料:新鮮活河蝦1000克(約250隻左右,大小均勻),龍井新茶(特級)1克或鮮茶葉(一芽二葉)約5克,雞蛋一個,味精確度2.5克,紹酒15克,精鹽3克,濕澱粉40克,熟豬油1000克(約耗75)。

製法:將蝦去殼擠出蝦肉,其方法是一手捏住蝦的頭部,一手捏住的蝦尾,將蝦頸部一擠,蝦仁即脫胎換骨脫殼而出。將蝦肉盛入小竹籮,用清水反複洗至蝦仁雪白,盛入碗內,放入精鹽和雞蛋清,用筷子輕輕攪拌至有粘性時加入濕澱粉,加味精,拌勻,靜置1個小時,使調料滲入蝦仁,待用。
將龍井茶用50毫升沸水衝泡,1分鍾後,棄茶湯30毫升,茶葉及剩汁待用。鮮葉用法大致如此。
將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滑鍋後下豬油,至四成熟時,倒入蝦仁,迅速用筷子劃散,待蝦仁呈玉白色,倒入漏勺瀝去豬油,暗蔥熗鍋(即用蔥炒油鍋,用時去蔥,留其蔥香而不見蔥),再將蝦仁倒入油鍋,迅速把茶葉及汁一同倒入,烹入紹灑,抖動幾下,出鍋裝盤,即成一盤蝦仁玉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風味獨特的龍井蝦仁。

食法:作佳肴食用。龍井蝦仁是受蘇東坡“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啟發,利用龍井茶“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的四絕,與入時鮮活河蝦仁相配,創製的杭州名菜。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來華時,周恩來總理在杭州設宴招待,當侍者捧上天堂菜龍井蝦仁時,人們讚不絕口。

西湖醋魚

原料: 活魚1尾約1000克/醋50克/白糖60克/薑末2克。

製法
魚洗淨,沿脊部剖開,從裏麵各剞3-5刀,但不能切斷魚皮;
魚皮朝上放入開水中煮3分鍾;
撇去餘湯,留250克原湯,加醬油、料酒、薑末燒至入味後,取出魚塊裝盤;
原湯加糖、醋、濕澱粉各50克,燒開起泡後澆在魚身上即成。

廣東菜係

流派:有廣州、潮州、東江三個流派,以廣州菜為代表。

特點:烹調方法突出煎、炸、燴、燉等,口味特點是爽、淡、脆、鮮。

名菜:三蛇龍虎鳳大會、燒乳豬、鹽局(左加火旁)雞、冬瓜盅、古老肉

冬瓜盅

原料:新鮮的小冬瓜1個,水發香菇若幹,冬筍肉50克,雞腿肉(豬肉也可)50克,鮮蝦仁80克,宣威火腿2小片(金華的也可),鹽、紹酒、胡椒粉少許,雞粉1茶匙,澱粉適量。

做法:

1、將雞腿肉洗淨切成丁;摘淨蝦仁的沙腸,洗淨待用;將香菇和冬筍切成小丁。

2、將雞肉丁和蝦仁加少許鹽和澱粉拌勻,入開水鍋中焯1分鍾,撈出瀝幹水分待用。

3、將冬瓜洗淨,從帶蒂的一頭下刀,將冬瓜切成一大一小的兩部分,小的帶蒂的這頭自然是冬瓜盅的蓋子,另一部分就是冬瓜盅的雛形了,將瓜瓤用勺子掏了去,洗淨了就有了冬瓜盅。

4、炒鍋中加入5湯匙油,燒熱後倒入焯好的雞丁和蝦仁,略為翻炒後下香菇丁和冬筍丁,翻炒均勻後烹入少許紹酒,加入半杯水和1茶匙雞粉,煮開後盛入冬瓜盅內,放入火腿片。

5、將冬瓜盅放入高壓鍋中蒸,開鍋後用小火燉15分鍾,出鍋即可上桌。食用時,用勺刮下冬瓜肉與餡料同食,外皮是不吃的。

Dawnrain: “冬瓜盅”就是把冬瓜當作盛放餡料的“容器”,蒸製後食用,隻是這個“容器”是可以吃的;成菜後的湯中有冬瓜的清香,冬瓜肉裏有餡料的味道,互相映襯,美味得很。專業的廚師還在冬瓜上刻花,不妨自己試試!
冬瓜的大小以您家鍋的大小為準;用蒸鍋的話,水開後改用中火蒸30分鍾至冬瓜肉軟爛;一定要用雞腿肉,經高溫蒸製後肉質才不會發柴。

至於冬瓜內的配料,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發揮,創造出好的配方別忘了寄來與大家分享喲!

東江鹽焗雞

【原料】
重1500克左右的肥嫩項雞1隻(毛黃、嘴黃、腳黃、下過蛋的母雞稱項雞),薑片、蔥條各10克,香菜25克,粗鹽2500克,精鹽13 克,味精7史,八角末、沙薑末各2.5克,芝麻油1克,熟豬油120克,花生油15克沙紙2張。

【製作過程】

1、炒鍋上小水,下精鹽4克燒熱,放入沙薑末拌勻取出,分3小碟,每碟加入豬油15克供佐食。將豬油75克、精鹽5克和芝麻油、味精調成味汁。反紗紙一張刷上花生油待用。

2、將活雞宰殺,褪毛去內髒洗淨,吊起晾幹,去掉趾尖和嘴上的硬殼,在翼膊兩邊各劃一刀,在頸骨上剁一刀,然後用精鹽3.5克擦勻雞腔,並放入薑、蔥、八角末,先用未刷油的紗紙裹好,再包上已刷油的紗紙。

3、用旺火燒熱炒鍋,下粗鹽炒至高溫,取出1/4放入沙鍋,把雞放在沙鍋內,將餘下的鹽覆蓋在雞上,蓋嚴鍋蓋,用小火焗約20分鍾至熟。

4、把雞取出,揭去紗紙,剝下雞皮(待用),將雞肉撕成塊,雞骨拆散,加入味汁拌勻,然後裝盤(骨在底下,肉在中間,皮蓋在上麵),拚擺成雞的形狀,香菜放在雞的兩邊即成。食時佐以沙薑油鹽調味汁。

湖南菜係

流派:湖南一帶

特點: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鮮,尤為酸辣居多。

名菜:紅煨魚翅、冰糖湘蓮

冰糖湘蓮

  配料: 湘白蓮200克、罐頭青豆25克、鮮菠蘿50克、罐頭櫻桃25克、桂元肉25克、冰糖300克、水650克

  製作方法:   

  1、將蓮子去皮去芯,放入碗內加溫水150克,上籠蒸至軟爛,桂元肉溫水洗淨,泡5分鍾,潷去水,鮮菠蘿去皮,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   

  2、炒鍋置中火,放入清水500克,再放入普溏燒沸,待冰糖完全溶化,端鍋離火。用篩子濾去糖渣,再將冰糖水倒回鍋內,加青豆、櫻桃、桂元肉、菠蘿,上火煮開。   

  3、將蒸熟的蓮子潷去水,盛入大湯碗內,再將煮開的冰糖及配料一起倒入湯碗,蓮子浮在上麵即成。

  注意:   

  1、蓮子加溫水和純堿,用毛刷刷洗,見不變紅,換水刷洗,刷至表皮時,取出用小竹扡戳入,頂去蓮心,再蒸發。   

  2、冰糖與水的比例為:1:0.6,過少則蓮子浮上來。

  3、如果暫時不蒸,切不可在冷水中久泡,否則不易蒸發。

福建菜係

流派:由福州、泉州、廈門等地發展起來,並以福州菜為其代表。

特點:以海味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鹹香、色美味鮮。

名菜:雪花雞、金壽福、燒片糟雞、桔汁加吉魚、太極明蝦

安徽菜係

流派: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風味構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

特點: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擅長燒燉,講究火工。

名菜:葫蘆鴨子、符離集燒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kiki008 回複 悄悄話 終於找到貓貓博客了,那“獅子頭操作步驟圖”連接顯示不出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