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醫生治病,要基於這樣一個假設:疾病狀態是一個非常狀態,治療疾病就是用外在的辦法幹涉、更正這種非常狀態,使它回到“正常狀態”上來。那麽,這背後的健康理念是:沒病就是健康。可是那沒病的、正常狀態是令人滿意的嗎?現代健康的概念超越了“沒病”,我們要在沒病的基礎上能活得更好,活到基因能允許的最好水平,這個叫做養生或者保健。
要說明的是,我們仍然在談身體健康,不要用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來混淆,那不是醫生和其他保健專業人士能管的事。保健能做的是,促進你的身體健康。讓你遠離肥胖; 增強你的免疫力以減少你被微生物感染的機會;規整你的DNA分子結構,以減少你患癌症的機會;控製你的血管和血液質量,減少心腦以外的機會;延長每一代細胞的生存時間,以減慢你衰老的速度,使你的整個生命時間均勻地被延長……養生/保健能做很多,而且都是能夠衡量的,不是什麽“保持樂觀”的長壽主張,樂觀與否不可衡量。長壽也不能以降低智能為代價。
養生和保健的措施,在實踐中可能治好一些疾病,例如給關節/軟骨需要的營養劑,患者的肩周炎好了。那大致因為很多疾病的原因是缺乏某些營養素,或因為衰老,代謝缺少動力。給了營養素,用了抗衰老的方法,病因不存在了,疾病症狀當然也沒有了。諾貝爾獎獲得者Dr. Linus Pauling曾說,如果用微量元素來分析,任何疾病和疾病狀況都會伴有某種微量元素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身體代謝處在一種年輕人才有的旺盛水平上,很多疾病喪失了欺負你的能力。保健的原則說起來也很簡單:給足細胞需要的營養,平衡和增強細胞代謝的動力。仿佛精心喂養一匹馬,讓它長出彪悍的肌骨,再催上它幾鞭子,看著它跑得精彩。
有病當然要治療,然而有病、無病都應該養生/保健。養生是讓身體生活在它能達到的最好狀態,那是一種遠離疾病的狀態,所以也能預防疾病。有人常說長壽的三大要素是:蔬菜、體力活動、朋友關係/家庭和諧。但是,這足以長壽嗎?看看中國的鄉下老太婆們,大致都有這三要素:她們吃不起肉,當然自己種菜吃;一輩子幹農活、做家務,所以體力活動沒停止過;至於家庭、鄰裏關係,她們早就學會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和同齡的生活在城市壓力下的人們比,這些鄉下阿婆們大致也相對活得長壽些。但是,這遠遠不是現代保健/營養學目標下的生命極限,更談不上生活質量。
科技能給我們更好的健康機會,專業保健人士能給我們更好的幫助。如果從上一個世紀尋找例子的話,活到106歲的宋美玲和活到102歲的英國皇太後大概是保健下長壽的個例。要知道,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年代還沒有知識爆炸,所以她們使用的大多還是傳統養生法。現在,養生的技術要好得多,發展得也很快。古人雲:人生七十古來稀。如果現代養生技術讓你活到100歲,你比古代長壽者多活出來一代人的時間。七十歲,比現在美國人的平均壽命還低。長壽的方法不在古代,科技是我們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