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有關健康的科學的發展,“有病去看醫生,沒病別亂吃藥”的信條在漸漸老化,因為我們對疾病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疾病有外在因素引起的,如結核菌能引起各種結核病,這種疾病容易對付,去除感染,抗菌大致就控製了。還有一些病是內因引起的,如變態反應性疾病——紅斑狼瘡。簡單地說,這類病是自己的免疫係統出了故障,自家不認自家人。免疫係統本來是防護自己,殺滅外來入侵者的自然屏障,它首先要把入侵者識別出來,但是,由於某些故障,它不認自家人的時候,對自身的細胞開火。這類疾病要難對付得多,目前我們對其中的一些還束手無策。以上由內因、外因所致的兩類疾病都成為“病”,因為病人體內發生著健康人體內不發生的病理代謝。這些疾病要“治”——治病的過程是將其病理代謝去除,將代謝轉化成生理代謝的過程。
然而,目前人類的第一殺手卻是心血管疾病,這類病不是外因來的,與其說是內因來的,不如說是遺傳、生活習慣和衰老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來的。心血管疾病的病理代謝離健康人的生理代謝不遠,像動脈硬化幾乎是伴隨著年齡增長的一個症狀。對付心血管疾病,即使治療,也要隔一段時間就治一次,這種不停的和症狀鬥爭,和維持一個理想的體重的過程十分相似。所以,不如說是對它進行“防病”和“養病”。這裏就引出來“保健”的意義來了。保健不是將病理代謝轉化成生理代謝,而是將疾病風險高的生理代謝平衡點,推到另一個更健康的代謝平衡點上去。發揮每個細胞的代謝潛力,讓它們工作得更有效率,也活到他們的極限壽命上去。過去的醫生管治病,沒病就不需要醫生。然而現在的醫生不僅要給有病的人治病,沒病的人要給他們做健康評估,看看他們離疾病多遠。對常見病要預防。對無法去根兒的疾病,如糖尿病,動脈硬化要指導患者如何帶著疾病,過離健康生活不遠的生活。
這種保健是怎麽達到的?生活指導、飲食指導、保健品指導。很多人覺得看醫生,讓他們評估一下健康狀況很有必要,但是不相信吃保健藥是個好主意。這好比你隻要個診斷,不要治療一樣。診斷不能促進健康,治療才能。醫生也是人,不是神仙,他不能看你一眼,摸你一把就讓你健康,不通過技術手段幹涉代謝,醫生給你的評估有啥意義呢?有人認為藥療不如食療,保健藥大多是從可食物裏提煉出來的,因而可謂“精食”。現代的生物提取技術能控製分子的大小,這使保健藥的功效遠遠超過了過去中藥鍋裏熬出的湯藥,質量也穩定多了。如果你家的鐵鍋裏能炒出來保健丹藥,還要那麽多從事生物製劑的科研人員幹啥呢?
前幾天還有人和我回帖,說把健康食品做成美食是最好的出路,這天真的想法多可愛!中國五千年的曆史,有多少家庭主婦在嚐試做讓自己健康美麗的美食?如果這還不夠,中國曆史上曾有多少住在名山裏煉丹的出家人?如果這能和現代營養學,生物提煉技術支持下的保健藥相比的話,全世界想健康長壽的人們不都上中國人那兒買藥方去了?還花那麽多人力物力研究醫學,藥學,營養學,生物提煉技術……幹啥?
第一, 對一個觀點的逆行評判,不等於人身攻擊;
第二, 一個觀點並不代表,至少不是永遠代表一個人,否則就沒了進步。
第三, 如果你願意繼續討論,能認為對觀點的爭論可以盡可能的限製在個人相互攻擊之外的話,我還願意繼續爭論。好比一場球賽,場下是朋友的兩支球隊,場上也盡力拿自己的比分。
第四, 如果你有興趣,願意論證一下為什麽你認為運動員可以適當地用藥補,而普通人不適合嗎?這個問題我看是誰先誰後的問題——是先當運動員,然後身體需要補藥;還是補藥能使不是運動員的人,有運動員的體質。
第五, 不管你願不願意繼續討論,感謝你的光顧,也感謝你的啟發。世上的人際最好的莫過於來自於各自有關點,又相互同意;其次是各自有關點,但相互不同意;但是,這絕對好過一個有關點,另一個沒有觀點的“天下無事”。以下的對聯送給你以鳴謝。
是為直 非為曲 是非爭爭講講 直欲搬其曲曲欲弄其直 直曲掛一漏萬。
學得知 思得識 學思交交錯錯 知要成為識識要繹為知 知識舉一反三。
謝謝。
順便說一句,我在高中時,就對評我作文的老師不禮貌的說過:“我斷定你寫同一個作文,不一定寫得過我,考大學答同一張試卷,不一定比我分數高。”我知道你老兄常來看我的文章,是我的主到,也十分歡迎你來。但別拿你的博士壓我,世界上的軟件博士還真不少,Bill Gates 就一個。我喜歡市場,多於喜歡考場。但願我們不打不成交。
當然,對於特殊需要的人,如某些病人,或者運動員,會有例外,需要從藥物或者保健品中獲取必須的營養成分。
不是專家,但是願意聽取意見,學習知識。
(*)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5&postID=14676
好歹我也是在美國名牌大學拿的博士學位,而且在美國的一流生物醫藥公司從事研究工作近五年,也不至於被你說的那麽"天真可愛"吧? 這可不是第一回了! 做人要厚道,寫文章尤其是有關人體健康之類的文章更應該以事實和學術為主才是。 今後要是從事這方麵的產業,更應該如此。
隨便說說,如有得罪,還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