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前段時間大家討論大峽穀徒步、越野跑,勾起了俺的回憶。無數年前,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俺也徒步過大峽穀。那時候還在美國中部求學,在原來的學校呆得不喜歡,已經成功申請轉學到新學校了。暑期在新學校開學之前,有一個多月的空閑時間,於是就獨自駕車從中部到西海岸,又北上再轉回中部,曆時三個多星期,走馬觀花,主要風餐露宿於中西部各個國家公園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開始跑步一年半之後,在2022年底終於擺脫了菜鳥的身份,期盼在新的一年裏穩打穩紮,能有繼續的提高和進步。結果到目前為止,卻是事與願違,這半年的跑步非一個淒慘可以形容。 年初一月份的跑步其實還是可圈可點的。迎接新年長跑20.23英裏,接著也幾乎是風雨不誤的跑,一月份總共170多英裏,二月一號5k也實現了個人的PR。但是二月份很快就出現了腳踝隱隱作痛的感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看壇子裏熱熱鬧鬧的打卡備戰,跑馬BQ,PR有感。還是先動起來再說。Garmin手表自帶了一些訓練計劃,可以根據自己目標完成時間去定製訓練,對於剛剛開始跑步的人還是挺有幫助的。我2021年感恩節買了Garmin的手表之後的一年時間裏,跟著裏麵的三個半馬計劃進行了訓練,成效還是非常顯著的,這裏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比較一下,希望能對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1-03 22:57:50)

驚聞坊間傳言,今年隻剩下362天了。心頭一緊,真的麽?感覺昨天還在度假,樓下也有人還在大擺宴席請客呢。掰掰手指仔細算了一下,好像是真的,心頭立馬升起一種緊迫感,時不我待啊。還是先把今年的第一跑記下來,咋也算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2023年第一跑20.23英裏,湊個數。跑步的人,可能還是對數字有太多的執念吧。配速,距離,步頻,步幅,心率,最大攝氧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年是奔跑的一年。1.因為各種原因跑步訓練有些起伏,前前後後大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跑步,其餘的時間都在堅持每周約五天的跑步。總跑量1600多英裏。
2.完成了GarminCoach裏的三個半馬訓練,進步很明顯。第三個半馬訓練在最後一個多星期要peak的時間段因病停訓,感覺非常可惜。
3.從暑期第一個菜鳥總結分享開始,平均大約每月一次總結,能堅持下來自己比較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想說的是,跑步需要送胯,需要學習體會臀部發力的感覺。臀,屁股,腚也。如果說小步幅高步頻讓我實現了跑步距離上的飛躍,那麽送胯技術則是讓我實現了跑步配速上的一大突破。(注:飛躍與突破都是x相對俺自己的成績而言。)專業長跑運動員給我們印象深刻的是輕鬆飄逸的大步幅,尤其是放慢動作時的那種送胯或是頂胯帶動下肢向前滑翔一般的優雅。所以不少地方都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雖說跑步一年半多了,幾乎每個周末都有半馬距離的長距離跑,全馬距離也跑過一兩次,但是截止今年的火雞跑,俺還沒有真正可以記載史冊的跑步成績。哦,說的不準確,應該是有記錄的正式比賽成績。去年首跑火雞跑,不過是線上的,成績也是自己記錄上傳的。今年這次可是實打實的真人版,跟烏央烏央的一眼看不到頭的帥哥美女們一起跑的,還是值得記錄一下的。下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菜鳥跑步,最開始能跑遠一點能跑快一點就很開心了。隨著跑步能力的提高,當你平時能跑一個小時,周末長跑能跑兩個小時左右後,就會考慮怎樣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利用體能去跑得更快更遠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速度的控製。長跑比賽中專業選手還有許多成熟的跑者,都在追求勻速完賽,想必這應該是比較公認的省力的速度分配模式。看過一位60歲以上全馬破三的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今天送娃去學校的高中越野隊跑步訓練。訓練地點是屯裏的小山坡,這個小山坡開始一個多英裏是大約1000多尺的爬升,後麵到了山脊上就是上上下下的小丘陵地形,步道比較寬,挺適合跑步上下坡訓練。娃們訓練的時候,自己也在附近做自己的訓練。今天陰天,溫度也不高,自己的訓練是striderepeat,高步頻>210spm全力跑20秒,休息45秒,然後重複10次。這個訓練結束後,時間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趁大家熱火討論DrO'Keefe的關於跑量對壽命影響的機會,分享一下菜鳥跑者對跑量控製的體會。
以前討論過“跑量與傷病”,總結下來就是三點:1.)出現關節肌腱的疼痛堅決停跑休養。2.)一旦肌肉拉傷,則需要停跑休息。肌肉的酸痛則可以通過慢跑來恢複。3.)理解跑步進步的基本規律。現在又有下麵幾個新的體會補充。
1.如果跑步過程中,因為太疲憊而而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