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跑者分享:背包徒步與跑步 (2023年9月)

(2023-09-03 08:13:25) 下一個

跑步以來,garmin手表給的建議一直是俺的低強度有氧訓練不足,具體一點就是五個心率區間中的一區和二區的比例太小。一區是熱身,二區是輕鬆區,心率需要低於129bpm。這個對於我跑步來說,真的是有些低。哪怕是再慢的跑步,也通常是一抬腿跑(正確的跑步發力應該是一抬屁股跑)就超過這個二區上限了。我的評估是自己平時的有氧輕鬆跑應該在稍微偏快的一側,但是應該不會偏太大(標準是可以同別人自由說話,因為大都一個人跑,有時候會刻意跟自己自言自語測一下),所以也沒有再去降低配速去增加手表上二區的的比例。這不機會來了,八月中旬朋友組織的背包五天四夜,在優勝美地非常熱門的地方,海拔6000到10000多尺,就當作俺難得的低強度有氧訓練吧。當然這隻是從心率區間的角度看。

這次的背包許可拿到應該是非常幸運,12人的一個大組,在yosemite tenkaya lake步道起點,先去120高速以北的may lake一晚,然後Glen/Aulin一晚,接著南下Tuolumne Meadows穿過120高速,去Volgelsang住一晚,再爬過Volgelsang埡口,過Lake Merced,在Little Yosemite營地住一晚,最後一天上Cloud rest後下山出山。全程大約60英裏左右。後三天稍微辛苦一些,第一二天比較輕鬆,所以還有機會紮營後在附近的步道跑一下,非常難得的越野跑機會。

第一天Mt Hoffmann的越野跑,從May Lake到山頂,單程1.5英裏,爬升接近1500英尺,非常陡,大多數地方是沒法跑的,有的地方路都找不到。到了最後一段可以跑的地方,已經有些跑不動了。不過山頂的風景是震撼人心,值得一切的努力。

第二天的沿Tuolumne River的跑步計劃是單程3英裏下到Waterwheel瀑布後返回,這條路線明顯可跑性好很多,可惜跑到半路遇到陣雨冰雹,全身淋濕,不知道啥時候雨停怕失溫於是返回。下雨後步道成了小溪,陡的地方全是石頭,腳下易打滑難度也是增加了不少。後麵的幾天光是徒步背包就累趴下了,也就沒有再跑。記得鹽教授在背包途中一直堅持無休跑,很是佩服。

說是低強度有氧訓練,有氧是真的,除了心率低些,其實強度還真是不小。背包旅途中的晚上睡覺,因為帳篷睡墊睡袋的空間的限製,每一次翻身或是調整姿勢,大腦其實都是意識到的,至少是半清醒狀態,但是通常因為身體的疲憊,也都能很快接著睡下去。在Glen/Aulin,帳篷搭在瀑布不遠處,晚上聽著轟隆的瀑布水流聲入睡,難得的享受與經曆。這次背包總體上感覺都睡得不錯,但是回頭看了手表的記錄,好像身體都沒能有效的恢複。可能是人在旅途,身體相對處於興奮警覺的狀況,雖然自我感覺還很不錯。結合自己近幾年的背包和跑步,說一下自己的幾點體會。

1)背包徒步和跑步,對耐力的提高都是很好的鍛煉。如果有一個運動的積累,轉入另外一個都是相對容易的。尤其是在有氧耐力方麵,對心肺功能的鍛煉和打下的基礎都是通用的。背包和跑步從技術的角度看有一個非常相通(也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對臀部的合理利用。背包新手通常走一天下來,肩膀容易被勒得生疼,這是因為背包的大部分重量都壓在肩膀上了,而不是壓在屁股上麵。背包torso長度的調整一定要合適,這樣在你屁股稍微向後撅一下,也就是核心腰部向前稍微施加一點壓力的時候,背包是壓在你的屁股上緣的,其重心與屁股大腿成一條直線。背包腰帶調緊後,背包是坐在屁股上緣的,肩膀上的背包帶隻是讓背包與身體更為緊湊而成為一體的,是不應該受到太多的力的。這樣背包時的徒步,其實主要就是屁股上抬帶動大腿向上向前的運動的。這個動作,不就是我們跑步的基本動作要領嗎?腰部核心向前施加壓力,也是我們跑步實現送胯調整步幅的主要手段。同樣,跑步下坡跑時的重心調整,也可以運用到背包中,盡量讓重心跟上腳步,減少刹車效應,也會提高徒步的速度。不過背包畢竟有三四十磅的重量在身上,下坡時還是要根據路況避免速度太快,給身體造成太大的衝擊。現在背包徒步都強調輕量話,尤其是長距離穿越。這一點還是強烈推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用超輕但可靠的裝備(帳篷,睡袋,睡墊,背包四大件),這會讓背包旅途變得更輕鬆有趣。對我個人來說,背包總重量能在35磅以下就很不錯了。

2)背包徒步對鞋的選擇,還是要適當大一點。小布版主前段時間也討論過這個話題。這次徒步,我穿的越野跑鞋是以前買的,尺寸屬於剛合腳。因為背包穿的襪子比較厚一些,後來就感覺有些擠腳。所以長距離徒步或是越野跑,鞋子確實要選大一些號的。我以前的背包徒步,穿的都是徒步鞋。其優點是支撐好,對腳踝的保護好,不容易崴腳,缺點的重量太重。今年的這次背包,是自己第一次選用越野跑鞋,輕快不少,不過也確實出現幾次差點崴腳的情況,好在腳踝還算給力,每次都能及時反應避免。穿越野跑鞋背包對腳踝的要求比較高,我做這種改變也是這兩年的跑步之後對身體有了更多一些信心。

3)背包徒步,腳上出水泡的概率還是很大。我大前年的一次背包徒步,一個水泡大半個前腳掌大。後來在長出來的新皮膚上又出了水泡,痛苦不堪。這次覺得自己已經跑步兩年有餘,腳底板應該已經皮糙肉厚,不容易再出水泡了。結果水泡還是在第四天不期而至。想了想,可能跟第一天鞋帶沒係緊,還有第二天第三天遇雨鞋襪都濕了有關。這個還是以後需要麵對的問題。跑步倒是從沒出現過水泡。

4)背包徒步,雖然心率不像跑步那樣高,但是強度應該不低的。現在背包回來已經兩個星期了,但是跑步還是沒有完全恢複到之前的水平,很容易累,是那種全身乏力的感覺。速度和耐力都不如之前。高原訓練的效果,好像是需要回來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來?回頭有時間研究一下。

把背包徒步和跑步能一定程度上結合起來的,應該就是越野跑了。UTMB超馬選手們的表現,讓人看得如癡如醉。一百英裏的距離,背包通常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頂尖選手們不用一天就完成了,真的讓人無比佩服。雖然咱們跑得不快,可是這也不能磨滅咱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吧?以後有機會,還是爭取多到野外撒野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