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個人資料
牟山雁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開學了,開課了! 自去年3月始,已經在家宅了一年半了。 先是把課堂從教室搬到網上,在家授課,並持續到了年底;接著又休了半年研究假。 如今大家都忍不住了,不再有網課。隻能回教室上課了。 年初曾有《打了疫苗添新愁》一文,擔心8月份開學時,疫苗失效。如今看來,當時的擔心並不是杞憂,因為疫苗並不能保證你不感染新病毒。 但疫情持續曠日持久,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21-08-26 08:35:55)
應博友YY56建議,這裏選幾首著名的悼亡詞作。 蘇軾:【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賀鑄:【鷓鴣天】半死桐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8-02 06:53:26)
最近有幸與北美漢學名家梅維恒(VictorH.Mair)教授聯手主編英譯本《中國古典悼亡詩、哀祭文精華》,接觸到不少精美絕倫、情真意切的悼亡詩。這裏擬選幾首頂尖之作,以饗網友。 “悼亡”本是晉代詩人、美男子潘嶽(247-300,字安仁,後人多稱潘安)悼念妻子詩作的題目,所以後人認為悼亡詩就是悼念亡妻之詩。有人著《悼亡詩史》,也遵從這一概念,專談悼念亡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廣為人知的片段,而“寶釵戲蝶”則鮮為人知。但在出現於同一回中的兩個片段裏,作者均以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描寫,對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進行了惟妙惟肖的工筆刻畫,展示了曹雪芹過人的藝術造詣。 “黛玉葬花”的起頭是黛玉去怡紅院找寶玉,晴雯以為是別院的丫頭,賭氣不開門。若換做別人,可能會一笑置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4)
林語堂的英譯《浮生六記》曾風靡美國,至今仍被視為漢典英譯的典範。“重評”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或者說是膽大妄為。但是,出於對學術的執著及變化中漢典英譯探討的需要,筆者不揣譾陋,姑且一試。知我罪我,相信讀者眼睛雪亮,自有公論。林語堂(1895-1976)是我素所敬仰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不僅躋身於現代“中國文化大師”之列,且以英文長篇小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最富神奇魅力的片段之一。誠如俞平伯所說:“《紅樓夢》中底十二釵,黛玉為首,而她底葬花一事,描寫得尤為出力,為全書之精彩”(《紅樓夢辨》)。作者那追魂攝魄的性格描寫、酣暢淋漓的抒情筆觸、以及字字珠璣的《葬花吟》,同黛玉這個羸弱、纖細,麵對殘蕊默默垂泣的美麗少女一起,超越了時空的阻隔,一直撥動著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孟浩然《春曉》是一首廣為傳頌的唐人絕句。此詩英譯,我見到的有很多種。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Inaspringslumber,unawareofthedawn, UntileverywhereIhearthebirdscrying. Duringthenight,soundsofwindandrain, Howmanyflowers,Iwonder,havebeenfalling? 上麵的譯文是我參考前賢譯作而寫成,雖然自認接近原詩意旨,卻不敢掠人之美。 下麵僅對幾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6月17日,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辭世,享年100歲。 許先生從事文學翻譯60餘年,出版過上百本譯作,涵蓋從先秦到明清的曆代經典,曾獲得中國翻譯協會“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0)和國際文學翻譯領域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2014)。 當我尋找更多悼念文章時,發現2017年有一篇《許淵衝如何抄襲中詩英譯的名家弗萊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在我國文學史上,鬱達夫無疑是一位極富神奇魅力的風雲人物。他才華橫溢、驚世駭俗的短篇小說傑作,如《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一問世就風靡文壇、美譽如潮;嗣後,卻又曾受到最為嚴厲的批評、貶斥和鄙棄。他那充滿浪漫色彩和傳奇意味的愛情生活,轟轟烈烈而又步步坎坷的的文學生涯,浪跡如萍、南洋殞身的淒慘結局,都像謎一樣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4)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每讀詩人徐誌摩的名作《再別康橋》,總是為詩中那依依惜別的徹骨深情而歎息不已。 是什麽讓我們的詩人如此迷醉,是什麽在詩人心中架起彩虹般的幻夢? 一種全麵了解詩人的強烈願望油然而生了。 誌摩出生於浙江海寧硤石鎮一個富商家庭,四歲入家塾,受到良好的教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