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不啃的南瓜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後都將會有彩虹。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個人資料
博文
(2019-12-03 10:49:20)
秋收大忙季節秋收,每年的第二次農忙開始了。雖然很累,但大家的心情都好了很多。畢竟是收獲的季節,看到黃澄澄的穀子收進來,感覺總是開心的。秋收的主要工作就是割穀和挑草頭。無窮無盡的稻穀,大家割呀割呀,腰都要累斷了。每割完一塊田,女的就開始把割下的稻穀捆成一個個的大捆,男人們就用一根衝擔把它們挑起來。所謂衝擔,就是兩頭安裝了尖尖鐵頭的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2-03 10:47:50)
夏天的農閑農村幹活的季節性極強。農忙時忙得要死,一旦過去,就變得輕鬆起來。每天就是薅薅稻田裏的雜草,挖挖溝,修整一下壞了的田埂等等。做些農忙時沒法做的事情。一天,隊長從鎮上背了一大捆鐵絲回來,說是要安廣播。我們高興極了,搞廣播站可是我的“本行”。幾個知青和隊長一起花了幾天的時間樹電線杆,架線,安喇叭。還派我去南橋買了一台擴音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2-03 10:46:23)
東寶水庫荊門是著名的水稻產區。水是這裏的命脈。在煙墩有個全國最大的灌溉用水庫——漳河水庫,通過幾個大幹渠送到各個公社。下麵各公社也有自己的水庫,一方麵收集本地的雨水和小河水,主要還是把幹渠送來的水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在馮廟四隊那裏就有一個東寶水庫。春耕時節,四幹渠開始放水。公社一般會安排一個時間表,幾點到幾點由哪個生產隊進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愚昧的農村,樸實的農民這裏的文化生活非常貧乏,平時沒有什麽談論的話題。如果我們在田裏勞動時,遠處路上走來某個人,大家就會以他為話題:叫什麽名字,哪裏來的,有些什麽有趣的事情,家裏及祖宗八代的舊聞等等等等,開始議論,一直到他走遠,要講他很久很久。沒有很多談話的內容,閑談幾乎就是一種“黃色文化”。很多話都能和“性”聯係起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古老文化和現代科學的碰撞農村很重視二十四節氣。幹農活都嚴格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絕不違反。原先我以為二十四節氣是陰曆的節氣,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陽曆節氣,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時的位置決定的。它和地球對太陽的傾斜度以及遠近有關,因此決定了溫度的高低和日照時間的長短,也因此影響到莊稼的生長和收成。我真的很佩服我們的祖先怎麽發現了節氣和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12-03 10:38:42)
適應農村農村是個鍛煉人的地方,要在那裏生存下去需要學習很多本事。首先走夜路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有天晚上我到隊長家裏去玩,回來的時候不知道怎麽搞的,走著走著就沒有路了。四周都是兩米多高的黑幽幽的土牆,我沿著邊摸了好遠也沒能找到出口。我當時真的是感到莫名其妙,好像這些牆是突然長出來的!好在那天是大晴天,還能看見星星。我根據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2-01 15:24:22)

學農活 開始和老鄉們一起上工了。每天上工,首先要搞清楚到哪裏幹活。我們這才知道,原來每塊田都和人一樣,是有名字的:“雷堰三鬥”是指在一個叫雷堰的池塘下方麵積約三鬥的水田。北頭四擔大丘是指位於生產隊北麵的最大的一塊水田……。這裏的“鬥”是麵積單位,不是那種裝糧食的鬥,那是體積。三鬥田是一畝,十鬥田是一擔。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和河南老鄉的“戰鬥”我們剛下鄉不久,老鄉就告訴我們:這裏不光我們是外來人,還有很多從丹江那邊遷移過來的河南老鄉。原來修丹江水庫時,由於水位上升,淹沒了河南省南陽地區淅川縣的部分土地,政府就把他們作為移民安置到荊門縣。有好幾千人,分散在各個公社。革集公社就來了幾百人。但是他們不願意被分到各個生產隊裏,而是集中住在公社的一條崗子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9-11-29 08:38:48)
範鎮峰的腿斷了春節後又要出外工了,大家想輪流體會一下。於是三月十七號,張崇武換了我,由他跟範鎮峰一起去滅螺,據說不到一個月就能結束。不料四月八號,下放到江山大隊的雷全賢突然來了,說範鎮峰在工地上把腿搞斷了,要送回武漢治療。我們大吃一驚,趕快到公社開了張證明,收拾好東西,慌慌張張地就和於衍正一起隨雷全賢趕到了江山大隊。原來範鎮峰在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11-29 02:21:17)
安家年過完了,該安靜下來參加勞動了。我們這才逐漸進入角色。馮廟一隊當時一共有三十六戶人家,二百零六人,七十四個勞動力。分布在寬約一裏,長約四、五裏的一條崗子上麵。崗子之間的低地就是隊裏的近四百畝水田,而崗子上麵還有約一百來畝旱地,可以種棉花、芝麻、紅薯等,還有一些柑橘樹。由於是一個南北方向的長條形,所以生產隊分成了四個小組,以便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