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很多人說,到歐洲遊覽,就是去看"宮堡基廳". 在倫敦這幾天 宮--我們去了白金漢宮,可惜女王殿下隻在夏秋才讓我們進去,所以隻在門口晃了會兒; 堡,算是走過了倫敦塔和溫莎這兩處典型的castle; 廳,倫敦市政廳2002年落成,現代感太強了,於是我們隻是坐遊輪在泰晤士河上遠遠地張望了一下 "基"(基督教堂)在歐陸各個國家裏麵占的位置最重要.無論我們去的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英國的文化和曆史中,英國皇室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且至今依然對於英國甚至世界發揮著它獨特的影響.英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製國家,而且其王室的製度和血統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 英國王室從公元829年走進曆史舞台,經曆了諾曼,金雀花,蘭開斯特,約克,都鐸,斯圖亞特,漢諾威以及當今的溫莎八個王朝.但很有意思的是,這些不同的王朝不是如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人說,旅行是一種病,不去就治不好。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們已經快病入膏肓了。。。 從葡萄牙回來2個月後,我們再次踏上旅程,這次的目的地是倫敦。選擇倫敦為此次旅行的目的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兒子作為小哈迷,已經讀完了全套哈利波特,他特別希望能去倫敦,看看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裏麵描寫的那些地方.於是為了滿足兒子的這個心願,LG在計劃葡萄牙之行的同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裏斯本的又一張名片:4月25日大橋(Ponte25deAbril).它於1966年建成,橫跨特茹河,連接裏斯本和對岸的阿爾馬德(Almada)。最初以當時的獨裁統治者薩拉查的名字命名,被稱作薩拉查橋。後來,葡萄牙於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薩拉查的獨裁政權,為了紀念這一曆史時刻,就將Salazar大橋改名為“4月25日大橋”。 橋全長2277.64米,上層六線行車,下層有雙軌鐵路。此橋外形和美國舊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離開雷加萊拉莊園,我們順道去看了鐵門緊閉的佩納宮.按照LG的計劃,既然那天是元旦,辛特拉大部分景點都不開放,那我們就路過一下,過2天再從裏斯本駕車過來好了.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旅行中最沒法把握的就是天氣了.三天後,等我們按計劃再回辛特拉的時候,大霧彌漫,幾乎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明知美麗的佩納宮,壯觀的摩爾人城堡就在眼前,卻怎麽也看不清他們的模樣.於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清晨,早早起來,告別唐路易斯大橋,告別杜羅河,告別波爾圖。驅車向南。 第一站是距離波爾圖70多公裏的小城阿威羅(Aveiro)。雖然我們隻是匆匆而過,但是這座安靜的小城還是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阿威羅是一個水城,有“”葡萄牙的威尼斯“”之稱。 看著這些精美的遊船,確實有點貢多拉的意思,不過在這兒他們叫著“莫利塞羅&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走過二十多個國家以後,我們的腳步已經比當初開始XX天XX國之遊的時候放慢了很多,但是真的上路了,腳步似乎還是停不下來。有時候想,也許,到了退休以後,我們可以尋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好好呆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又想到,所謂旅行,不就是從一個我們覺得膩味的地方,去到一個當地人覺得膩味的地方嘛。如果真的停留了下來,也許也要如當地人那樣覺得膩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2017歲末年初相交之際,第五次赴歐。目的地-葡萄牙。和以前去過多次的德意瑞奧等國相比,葡萄牙的鐵路交通很不發達,於是我們放棄了以前幾次赴歐習慣的火車遊,選擇了自駕。 葡萄牙相對於其它歐陸國家來說,屬於比較小眾的旅行目的地,網上相關的信息也比較少。說到葡萄牙,大概我隻能想到葡式蛋撻和大航海時代。這次大概是LG若幹次旅行裏麵準備工作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達佩斯。好像沒有太大名氣,可一到達就感覺到奧匈帝國的氣勢和底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奧匈帝國是歐洲強國。每個街角都會給人驚喜。多瑙河把城市分為布達和佩斯兩部分。布達是靠山的老城,在12,13世紀為了抵禦土耳其人,把城建在山上。18,19世紀城市向河對麵發展,稱為新城區。布達老城稱為城堡山,到現在還是青石青磚鋪地,到處是老城堡,老教堂,城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28 15:39:38)

尼采說:“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找到了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這個曾經的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可看的地方太多,隻是我們能停留的時間太短。。 維也納博物館眾多。光是霍夫堡,美泉宮,美景宮就值得好好看一個禮拜。。看過這麽多的博物館,巴洛克建築,讓我對哈布斯堡王朝徒生好感,這個王朝在同時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