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23 環遊波羅的海(11)- 新藝術主義之都(完)

(2023-10-21 18:30:35) 下一個

亂雲飛渡的日暮時分,我們終於進入裏加老城。

裏加(Riga) - 拉脫維亞的首都,是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最繁忙的都市, 1997年裏加老城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公元2世紀,裏加就已經是當地的一個繁忙的港口城市,但當時居住在這兒的還是信仰原始宗教的利沃利亞人。

1198年來自德國漢諾威的貝德霍德主教(Berthold of Hanove),率領十字軍抵達裏加,強製當地人信仰基督教,最後被當地人擊敗。

1199年阿爾伯特(Albert of Riga)成為利沃利亞教區主教,1200年他在裏加組織當地市民,成立了一支民兵組織 - 後來的寶劍騎士團,他也被尊為裏加這座城市的創立者。

也許是周日的原因,通向老城的路上,人流稀少。

裏加自由紀念碑,是老城的開始。

 

1935年揭幕的這座紀念碑,是拉脫維亞自由、獨立和主權的重要象征,是為了紀念在拉脫維亞獨立戰爭(1918年-1920年)期間陣亡的軍人而興建。紀念碑的頂端有一位少女手舉三顆星,麵向西方,代表了拉脫維亞的三個地區,Kurzeme,Vidzeme和Latgale,上麵的題字是“為祖國和自由”。

Lido Alus Seta是拉脫維亞著名的連鎖自助餐廳。

和錫古爾達那家小酒店提供的家常菜相比,這兒的拉脫維亞菜品要相對精致一些,LG最喜歡的是,這家店的生啤可以隨便打。

暮色中的裏加,美得讓人戀戀不舍。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授予裏加“人類世界文化遺產”的評語中有這樣的讚語:裏加的“新藝術時期”風格建築,無論量與質,皆堪稱歐洲之最。

如果說,維爾紐斯是巴洛克藝術在歐洲最後的輝煌,那麽裏加則是“新藝術主義”的殿堂。

根據《西洋美術詞典》,“新藝術主義”(Art Nouveau)是一種裝飾風格的統稱,它盛行於19世紀後20年與20世紀前10年期間;這種風格最先在建築領域形成,傾向於“長的、敏感的、彎曲的線條,好像海草、蔓藤一般”,自然流暢、婀娜多姿,在有限的畫麵裏蘊含著無限的美感,是歐洲唯美主義者與雅致愛好者推動的唯美建築裝飾流派;他們不再喜歡維多利亞風格的繁縟裝飾和伴隨大工業時代而來的粗糙設計,追求獨特的“人工美”。

由於裏加在20世紀初沙俄治下飛速發展,人口大量增加,城內於是大興土木,在 1910-1913 年間裏加每年都有超過300幢房屋建成,而大部分房子采用的都是當時流行的新藝術風格。

歲月流逝,如今裏加還遺存800多座新藝術建築,主要集中在老城北部的阿爾伯特大街(Alberta)、伊裏莎白大街(Elizabetes)、斯特拉涅庫大街(Strelnieku)三條街道上。
 

這些建築鱗次櫛比,風格各異,造成了非常強的視覺衝擊力,它們被稱為“歐洲最精美的新藝術主義建築群”。

在歐洲遊覽,麵對那些精美的建築,我在驚歎的同時,常會不由自主地在心裏生出些許狐疑,曆經第一,二次大戰的摧殘,這些建築真的還是原作嗎?

建築往往最先成為戰爭的犧牲品,比如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頓,但裏加卻是意外,雖然它曾處於世界動蕩的最核心區域,且屢經戰亂,但這些新藝術建築卻保存完好,如今它們依然完美地在為世人呈現新藝術主義的風貌,堪稱奇跡。

站在街區一端,放眼望去,一棟棟漂亮的大樓,個個美侖美奐,同屬一種藝術風格,卻又各有不同的風采。

一路走去,我仿佛在小心翼翼地翻看一幅美麗的畫卷,雖然眼前車水馬龍,但無人幹擾,我就這麽靜靜地摩挲把量。

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Henry Graham Greene)曾將裏加美譽為“北方巴黎”,但對我來說,南方的巴黎太奢華,而北方的裏加要幽靜得多,在這兒徜徉,你絕不會受到如織遊人的打擾。

這些新藝術主義建築,有60%是拉脫維亞建築師的傑作,但阿爾伯特街是個意外,這條街上的大部分建築出自俄國著名建築師米哈伊爾.愛森斯坦之手。

 

很多人對這個建築師知之甚少,但他的兒子卻大名鼎鼎,他就是“俄國電影之父” - 著名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他在電影裏采用的蒙太奇手法,誰能說和他在裏加成長,耳濡目眩父親設計的這些精美建築的經曆沒有關係呢。

這座安放著獅身人麵立體雕塑的建築就是米哈伊爾.愛森斯坦的代表作。因為年代久遠,雕塑的石料已經有些脫落了,那天很巧,一位拉脫維亞女士闖入了LG的鏡頭,不經意間,“美女與野獸”,就這麽定格在裏加的街頭。

基督降生大教堂(Nativity of Christ Cathedral),是裏加城中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但和塔林的涅姆斯基教堂相比,這座教堂外表要顯得樸素得多。

1884年,教堂正式對外開放。

教堂以其古老而珍貴的藏品而聞名,其中包括三件由聖彼得堡藝術學院(St Petersburg Academy of Art)的傑出畫師、俄羅斯著名畫家瓦西裏·維列夏金(Vasily Vereshchagin)創作的聖障、由聖彼得堡的巧手女工縫製的教士外袍以及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裝飾壁畫。

雖然教堂從兩次世界大戰中幸存下來,但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蘇維埃政權關閉了教堂,卸下了十字架,熔化了大鍾,將其改造成為天文館,稱其為共和國知識之殿(Republic House of Knowledge)。

拉脫維亞獨立以後,教堂經過整修,才重新對外開放。

流經裏加的道加瓦河(Daugava River)。

河畔是露天畫廊。

在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我們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蘇俄的痕跡,但那些印記多半來自俄羅斯時代,而在裏加,卻有不少來自蘇維埃時代的遺跡。

這是前克格勃駐拉脫維亞總部,進門的地方懸掛著克格勃前身 - 契卡創辦人捷爾任斯基的照片。

整棟建築共有44間牢房、175張床,拷打和審訊在六層進行,行刑則在地下室或院子裏。

這座建築,帶著濃厚的蘇維埃格調,它是拉脫維亞科學院(Latvian Academy of Sciences)。

這座大廈興建於1953年到1956年,是當時拉脫維亞向蘇聯表忠的產物。大廈高108米,是拉脫維亞的第一座摩天大樓和當時的最高建築。

據說斯大林特別喜歡這種具有尖尖的塔頂,周圍有眾星拱月般的多層連體樓群風格的建築,於是大家戲稱它為“斯大林蛋糕”。

為了討最高領袖的歡喜,前蘇聯修建了很多這樣的建築,自然,“斯大林蛋糕”出現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首都莫斯科。

那兒有七座這“斯大林蛋糕”,俗稱“七姐妹”,分別是莫斯科大學教學主樓、外交部大樓、文化部大樓、鐵道部大樓、藝術家公寓、烏克蘭賓館、聖彼得堡賓館。

 

上圖是其中之一 - 莫斯科大學主樓,和拉脫維亞科學院大樓如出一轍。

矗立在裏加天際線上的這座外表黑魆魆的巨大“蛋糕”,有人陶醉於它夕陽西下宏偉的背影,也有人痛恨它渾身洋溢的蘇式霸道,但不管怎樣,位於17樓的觀景平台倒是欣賞裏加老城的絕佳處。

當地人說,這處觀景台是裏加最美的地方,因為隻有在這兒才看不到醜陋的科學院大廈。

從觀景台看過去,那幾棟拱形建築是著名的裏加中央市場(Riga Central Market)。

建設裏加中央市場的計劃始於1922年,工程從1924年開始,於1930年完工。市場的主體結構是重新改建的五個德國舊齊柏林飛艇停機棚,市場大約有3000個攤位。

據說攤位是“世襲”的,代代相傳在這裏當一個商販,似乎是一份頗受尊敬的工作。

市場裏人潮湧動,生意極好。父子倆非要再嚐嚐拉脫維亞餃子,於是我們在這位不急不忙的小美女攤位足足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

黑頭宮(House of the Black Heads),裏加老城中心最漂亮的建築,始建於14世紀早期,屬於黑衣兄弟會,這是一個在裏加的未婚商人、船主和外國人組建的行會。建成以後,黑頭宮曾數次經過改建和擴建,雕塑是由奧古斯特·伏爾茨(英語:August Volz)的工作室創作。

黑頭宮還是1510年世界上第一顆聖誕樹樹立的地方。

可惜原建築在1941年6月28日遭到德軍的猛烈轟炸,成為廢墟,殘餘部分在1948年被蘇聯政府全部拆除。目前這棟建築是按原有的建築風貌重建而成的,並於1999年完工。

雖然現在的黑頭宮力圖展示舊貌,但對我來說,總覺得有一種觀看複製品的感覺。

相較於外表過於富麗堂皇的黑頭宮,三兄弟之屋(Three Brothers)要顯得陳舊許多,但它們卻是裏加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建築,三棟建築的建造者是同一個家族裏的三個男人,白色建築建於15世紀,黃色建築建於16世紀,綠色建築建於17世紀。

 

因為中世紀時期裏加的房產稅是根據窗戶的大小來征收的,所以三兄弟之屋的窗戶都很小。

裏加老城裏幾乎每個帶塔尖的樓頂,都會立著一隻公雞,那是風信雞。因為公雞在當地被視為辟邪之物,於是人們就把金屬風信標做成公雞樣式,立在屋頂以辨別風向,但有一棟屋子卻與眾不同,塔頂立著一隻黑貓。

 

中世紀時在歐洲許多國家,黑貓代表魔鬼,是厄運的象征。然而在裏加老城,這隻黑貓卻堂而皇之地立在屋頂上。

據說貓屋的主人曾經是一位當地極其富有的德國商人,但由於行為不檢點,商會拒絕他的加入,憤慨之下,他就在商會的對麵蓋了這棟豪宅,並在塔頂放上弓身翹尾狀似發怒的黑貓,尾巴朝向商會的方向,以示不滿。這樣的做法招致商會的強烈抗議,最後這場爭執在法院的介入下得以調解,商會和貓屋的主人達成協議,保留這座建築,但改變了貓尾巴的朝向,將貓頭朝向商會。

裏加堡(Riga Castle)是拉脫維亞總統府所在地,至此我們完成了對波羅的海三國總統府的拜訪。

明天就要告別裏加,告別拉脫維亞,告別波羅的海了,舉杯之際,仨人都有些感傷。

和半年前的以色列,約旦之行相比,波羅的海三國沒有以,約那麽悠遠,沉重的曆史,但相比之下,我們在準備上也沒有前者充分,我出門前甚至連拉脫維亞和愛沙利亞都分不清楚。

但如同閱讀是書本中的旅行一樣,旅行也是路途上的閱讀。如果說,旅行以,約是知識的印證,旅行波羅的海,則是知識的積累。不知不覺,曾經那麽陌生的名字 ; 庫爾迪加,克萊佩達,考納斯,維爾紐斯,錫古爾達,塔林,帕爾努......,如今聽上去,竟是那麽的熟悉和親切。

夜幕降臨裏加,我們再一次登上教堂塔頂。

兒子說,這是這麽多年旅行以來,他看過的最美麗的黃昏。

以後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忘不了裏加的落日,當然,還有落日下那位不知名的漂亮的小姐姐。

後記:離開裏加回程的時候,我們在哥本哈根轉機,利用停留的三個多小時,我們快速地去市裏轉了轉。

至此,我的這一集波羅的海之行也接近尾聲了。

擱筆之際,想起木心的那首詩《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匆匆”成了我們生活中最濃重的底色,旅行也是如此。

 

我們匆匆出門,匆匆趕路,匆匆留影,匆匆趕完下一個地方。旅行結束,曾經的那段從此束之高閣,然後再匆匆計劃下一段。雖然旅行中的匆匆在所難免,但我希望自己盡可能地放慢下來,旅行完的寫作,是我約束自己的一種緩慢。

我一直不想寫攻略,因為類似的東西網上實在太多。我隻想在燈下,得空三兩行,曆時40天的旅行文字,能讓我放緩腳步,看看風景再趕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lyarong 回複 悄悄話 博主你好,我夏天要去波羅的海三小國自駕遊,也是Riga進出,打算路線基本就按你的了。你的曆史文化講解對我幫助很大,我會再讀多幾遍。特此留言以表感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