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博文

網絡裏有不少關於巫寧坤《一滴淚》的文章,還有巫一毛的自傳書評。一毛是巫家三個孩子的老二,唯一的女兒,即1958年4月19日,巫先生被從學校押送進半步橋時,李怡楷懷著的孩子。等一毛第一次見到父親,是巫先生被從北大荒轉到清河農場,1961年的6月3日,一毛的三歲生日。從天津到茶澱火車站一小時,再需走六裏地才到農場。路上是不毛之地,是“荒原”。 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月21日,帶上書坐在“豆子”。昨天,千辛萬苦帶小E去了AGO,童車特別難推,街車特別難等。不過,我毫不抱怨,還特別買了一塊日本店的蛋糕給了小E做晚飯後甜品,表揚她在爸爸缺席兩周的表現。今天我沒有腰酸背痛,精神狀態也好,在“豆子”與咖啡之友聊天。愉悅地工作,同時保護好身體,是必須的,需要巧做。讀悲情的書,得力量,得智慧。) 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自從愛上淘舊書,我去咖啡館也不要可頌,雖然本來就很節儉了。覺得這樣淘的書更香。暴風雪也要去做工。書裏有人生意義。) 今晚暴風雪。我繼續讀,白天工作五個半小時。我帶小E去美術館AGO。帶她回家等506有軌電車,隔一條馬路是多倫多大學的星巴克。我忘記了去抵製“美國”,盡一個加拿大公民愛國心。我請小E喝熱巧克力,她爸爸因急事回上海。我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22年年底,我讀了巫寧坤的《一滴淚》,中文版,寫了兩篇書評,後隱藏了。(我隱藏了大部分博文,為了某些原因。)但那兩篇,巫家親屬都讀到了,還悄悄感謝我這樣一位普通讀者。 兩周前,元月二十五日,龍年年底,我在常去的家附近ValueVillage,無意站在平時從不留意的旅遊類書架前,先隻是注意到書脊舊,再是英文書名,(相中舊書第一眼如寶玉初見林妹妹,翻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博主“蘇橋西呀”,在海外原創論壇被叫“蘇橋”,我跟之。“西呀”有種搖到外婆橋的感覺,我還是省略了。否則一篇寫下來,豈不搖暈,以為是夜航船過蘇州河的乍浦橋。 蘇橋給我一個留言,我懂,雞毛信送來,有情況。趕去一掃,手機上滿屏血淋淋。我驚慌失措,這是蘇橋的小院嗎?一秋不見,盤絲洞裏出了母老虎。 換iPad看,仍然友邦驚詫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4-03-10 17:47:10)

202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千裏江山圖》,孫甘露長篇小說,2023年茅盾文學獎,一九三三年共產黨地下黨與國民黨的一次較量,上海的前世“繁花”。小說《繁花》地下黨那部分描寫,電視劇裏是沒有呈現一點點“桃花賦在,風蕭誰續”。我找來這部小說讀,寫這個書評,不是為了做一次“大外宣”小廣播。而是我翻翻豆瓣網站的評論,覺得評論很泛泛,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24-02-16 15:11:29)

(五八年版來自老鄰居家,帶函套,八一版來自圖書館,鉛筆字是圖書館寫的。) 我看小D時,在我們美術館後麵的公園遇見帶侄子蕩秋千的法國廚師。我問他,最偉大的法國作家是誰?毫無懸念,他答波德萊爾。其實,我心底還給他選擇雨果。那日回家,我倒要考考廚師長,最偉大的中國作家是誰?同樣毫無懸念是魯迅。 我想,他這個選擇是有被動接受的,來自從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1-03-20 11:49:25)

(五月六日上午前院的Bluebell藍鈴花,令我想到電影裏的藍鈴花。) 一 很多電影,看過之後,僅留下一兩個鏡頭,如小時候坐在浦江遊覽輪渡,到了吳淞口返回。若幹年後,重看,反複看,恰如出吳淞口,領略海闊天空。 TheRemainsoftheDay,1993年出品,電影裏處處充滿著二戰結束後的大英帝國落幕時的落寞。好像原著石黑一雄把這付長日將盡的扁擔兩頭重重地壓在了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此讀書筆記寫於2018年3月11日。今日發在博客。我寫讀書筆記,愛記下讀時的思緒。 隔了三年重讀筆記,稍作文字修改。記得讀過之後,2019年夏,讀了《老殘遊記》。這本《回望》並不比《繁花》遜色,因為勝在材料翔實。有這樣的父母,才有金宇澄這支寫出《繁花》的妙筆。我每次回去,都會幾次經過上海作協的巨鹿路,想到會不會和金宇澄迎麵遇上。或者看見那幢洋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1]
[2]
[3]
[4]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