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正文

魯迅“積下幾個錢來”

(2024-02-16 15:11:29) 下一個

(五八年版來自老鄰居家,帶函套,八一版來自圖書館,鉛筆字是圖書館寫的。)

我看小D時,在我們美術館後麵的公園遇見帶侄子蕩秋千的法國廚師。我問他,最偉大的法國作家是誰?毫無懸念,他答波德萊爾。其實,我心底還給他選擇雨果。那日回家,我倒要考考廚師長,最偉大的中國作家是誰?同樣毫無懸念是魯迅。

我想,他這個選擇是有被動接受的,來自從小的教育。除了語文課本,他哪裏會主動去讀魯迅。我在上海的時候也不記得有沒有主動讀過魯迅,前幾年重讀了魯迅小說和雜文,香港印刷的。後來看見參考圖書館有人民文學出版81版的《魯迅全集》,陸續借來,想讀日記和書信,卻是從最後的往前看。一看來了興趣,魯迅的三十年代是精彩的,文學而文藝的。隻要讀了他的書信和日記,以及延伸出去的人物與事件,民國史的輪廓清晰了內容生動了。

不喜歡讀魯迅的也多了去,比如董橋書裏寫過(哪一本我抄過,得找)不喜歡魯迅寫的,寫年少時讀遍《魯迅全集》沒有喜歡上。沒有辦法,少年怎麽知道愁滋味,怎麽讀得懂魯迅。況且董橋是印尼華僑,在台南的成功大學讀外文係,旁聽蘇雪林的中文係課。蘇是魯迅的“仇家”之一呀。

“出門一步,便是江湖”,這是台灣詩人鄭愁予的句子。魯迅離開紹興,東渡留學到回到浙江,再北上南下。整個教育界文學界哪一步不是江湖。魯迅的筆是匕首,別人的筆如何不是?

2024年,我開讀第一本是《魯迅全集》(11),包括《兩地書》和書信集(1904- 1929年)。讀了兩個月,今晚終於可以讀完699頁。

去年我在多大的Trinity學院舊書展淘了中文角落的四本書,有兩本是期刊《讀庫》,與我年紀差不多的張立憲主編。以前沒有聽說過,讀來也歡喜內容。然讀到張立憲與嘉賓對話,我氣了。他在2011年1100期裏說到魯迅,P135頁上“你想魯迅老師那會兒一個月的工資能夠買好幾個四合院,當然他不會計較空間。他不會一個吧台弄兩個開扇,他直接開一個酒吧就好了。”

我本來想放過去了,然,講真我也是有“中學一級教師證書”的,“傳道授業”不能的話,我到要“解惑”。我給上海編輯老友微信,問她認識不認識張立憲。她夜貓子,即刻回複認識。我便手寫小紙條過去,勸張老師讀《魯迅全集》去。你讀了,才知道魯大爺的錢賺得極不容易,教育部的薪水按時發可喜可賀了。真那麽買四合院容易,魯迅也不用為了養家糊口去薪水高發薪準時的廈門大學了,更拉老鄉章廷謙過去,1926年11月21日長信裏說,“勿作長久之計,隻要目前有錢可拿,便快快來拿,”。這讀上去,好比,謀生之道,是三十六計,拿錢第一。1927年7月7日,給章的信裏更說到,“專管自己吃飯,不要對人發感慨。”,“並且積下幾個錢來。”

這“積下幾個錢來”,讀來沒有什麽文學概念,大約誰都會講,連魯迅後來寫過的上海女傭阿金都能脫口而出。不過在魯迅的書信裏讀來,好像把他從文學神壇拉下來的味道了,接地氣。魯迅在1928年4月9日給李秉中信裏說“人不能不吃飯,因此不能不做事,”這一節更直接關照了當下,“然而飯碗一失,其苦更大。我看中國謀生,將日難一日也。所以隻得混混。”當下沒有飯碗,房奴有斷供房子的苦,小百姓還有通脹之苦。出國移民的,如我,也有為謀生混混的理由了。

1928年8月2日,已經在上海謀生的魯迅致章廷謙的信,指出了對比上海,謀生更難,“回想我在北京最窮之時,凡有幾文現錢可拿之學校,都守成堅城,雖一二小時的功課也不可得,所以雖在今日,也寧可流宕謀生耳。”我讀到此時,便又想到張立憲說魯迅買四合院容易的話。不要說開酒吧,魯迅惟一開過的書店在廣州芳草街的北新書屋,結果呢,離開廣州,一結賬,魯迅虧了八十元。

是魯迅沒有經商頭腦嗎?前前後後讀下來,魯迅開書店是因為廣州沒有文藝書賣,他的書店的書賣的挺好的,什麽道理嘛。我這人有“疵”,抄時沒有注意,等初二看見上海友人在廣州,我 想到魯迅的書店,記得以前網絡裏看見過照片,老街還在。於是,我再翻筆記,現在我碼字時,不用翻了,腦海裏數字都出來,是芳草街四十四號二樓。魯迅先生,這個號碼在廣州開書店,怎麽“八”,必“書”無疑了。這個我沒有看見別人寫過,讀到此的,請記住是我的原創。我為什麽會想到此,記得我老博客裏寫過一個新移民上海向明中學老師在多倫多東區唐人街開電腦店,年輕而老實,悲劇。他父母從上海趕來,後來我去看望陌生的父母,不再敘述,我隱藏了一個細節是,他母親說,那個門牌號碼不吉利。不寫出來了,我心疼極了,一個我不認識的校友,單純。如果他想一想,在此地混混,或者打道回府,還有雙親,不至於這樣的結果。創業是難的,魯迅創作也是難的。在上海的日子,魯迅翻譯多,是養家糊口。

所以,一切皆可原諒。魯迅是罵過很多人,在書信裏寫他的仇家之一顧吉剛。我分析顧是說魯迅抄襲案的元凶。魯迅多麽冤枉!《兩地書》裏他和“害馬”還聊及北大學生歐陽蘭抄襲案,怎麽想到自己被冠以抄襲。是可忍孰不可忍,魯迅也是人。何況名譽沒有了,是砸飯碗的事。更何況,連莎士比亞都說了,“因為誹謗到了一個人的身上,是會永遠存留著的。”(朱生豪譯《錯誤的喜劇》)

工作環境而言,上海冬天濕冷,夏日酷暑蚊子。書信日記裏,魯迅都有寫下。後來還有一個多病的兒子。

讀魯迅的書信與日記,根本不“隔”,倒是親。比如提及“代購”,我真的哈哈笑了。魯迅在北京買日語書,東亞書店代購。上海呢,他告知詢問的年輕人,有英商的“別發洋行”和“商務印書館”代購,大約三個月可以寄到。

魯迅沒有開咖啡館,他記錄了創造社開了咖啡館,打廣告裏還以魯迅鬱達夫會來吸引顧客。田漢也開了,打了廣告招聘了解文學趣味的女侍。注釋裏,說張資平開了“文藝咖啡座”,田漢是與人合股開書店,附設咖啡店。如此,想到現在國內盛行的書店,比如南京先鋒書店也有咖啡座。隻是魯迅愛淘舊書店,現在上海倒沒有好的舊書店。我有發給上海友人看我逛此地舊書店照片,她也說上海沒有舊書香。

張愛玲寫自己“疙瘩”,魯迅寫紹興方言,用的是“倭支葛搭”。

魯迅在上海寫的信裏有,“此地下雪,無火爐,頗冷。”此句九個字,四三二分隔,很有張岱湖心亭看雪了。

可是,怎麽積下幾個錢來呢?魯迅養兩頭的家,愛買書,又交往救濟額外開銷。我倒是讀出一點,比如他托章廷謙買王國維的著作,“我買了二三四共三集,初集因較貴未買,現在上海沒有了。”看見,買書上,魯迅也有“輕重緩急”,絕不是“脫底棺材”(我小時候常聽見大人講不懂節約亂吃亂花錢的人)。

“積下幾個錢來”總是不錯的。回想這些年,我家如果不是之前積下幾個錢,日子肯定難過一些。我的地產經紀人是認識二十多年的朋友,她外甥小學五年級,從上海來,“老價”(像大人的意思)地講,中國人賺一千元,想要存九百。這個男孩子現在在美國成家立業,做醫生。所以,教會下一代這點,也是不錯的。

讀了魯迅的書,總要記錄一下。畢竟,我教育齡齡也是這樣講,魯迅是中國偉大的作家,你第一次回上海,我帶你去過他的故居。

魯迅寫的,讓我知道什麽是中國人的人性,基本沒有變化。中國人的基因實在太強大了。

已經摘抄25頁筆記本,代表性附上三頁,或有興趣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酒綠,魯迅寫老友沒有看出許廣平懷孕的那段文字,幽默極了。說他“木膚膚”…不聊了。我準備再寫一篇老金的書評。
今日冷,不出門,保重!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陶琴,我現在是幸福,因為讀得進去經典作品,而且享受文字。我有時間閱讀,太幸福了。
我年輕時趕時髦讀卡夫卡,沒有讀進去。看來,要重新閱讀他了。
這樣的留言,我讀著也幸福,因為給我指點的建議。
酒綠春濃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無聊,讀過魯迅全集。他描寫生活方麵的細節沒給我什麽印象,那時小對這樣的細節沒什麽興趣。年紀大了,讀你複述他寫的細節倒是覺得很有趣了。

魯迅不僅僅罵人,他還喜歡寫愛情小說,比如傷逝寫得蕩氣回腸,給小時候的我留下了錢很重要的印象,沒有錢生活靠愛情是靠不住的;有了物質基礎才能夠有上層建築精神領域的愛情。

魯迅還寫過一首詩,調侃文青的愛情靠不住:我的所愛在高山。。。魯迅是調皮的,是嚴厲的,也是務實的。他也是一個有著缺點的普通人。
陶琴 回複 悄悄話 看到你下一篇說沒有留言(這時已有留言了),趕快回來補幾句話。
1,覺曉太辛福了!可以隨心所欲地讀書。
2,覺曉非常用功,邊讀邊寫,這是一大享受啊!
3,我也非常喜歡魯迅,買了他的全集,另有一些零星的散本,還買了一些有關魯迅的評論等書。魯迅的幽默真不是一般人有的。
4,如果你有興趣試著同時讀卡夫卡的小說。個人發現他兩有驚人的相似處。
這是我第一次在你的網站留言,雖然以前常讀你的文字。
祝好!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花大姐,《魯迅全集》不是一般般好看。我昨晚才讀完(11)。
你如果再讀魯迅寫給章廷謙買茶葉的信,告知添丁的事,保證你會讚歎魯迅的幽默。我極為享受。
總之,如果你哪天準備轉讓《魯迅全集》,我收。套用魯迅的話“我是從來不肯輕易買一本新書的。”
今天很冷,我在咖啡館讀書回來…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有一套《魯迅全集》,慚愧沒有你認真,手寫筆記。。。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沈香。老天今天讓我撿到一張五十元加幣,粉紅色。廚師長說捐。我說給我們街上幫主,每次我基本給$5。現在十次的有了。以前我不舍得一個人去咖啡館,後來安慰自己,就當自己是幫主,我救濟我自己了。這都是移民後積幾個錢弄得太克扣自己的結果。疫情結束後才開放了。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但也最佩服“認真”二字。覺曉讀書十分認真,佩服!此文寫得好,魯迅當年積下幾個錢不容易,現代人花費多,積幾個錢也不容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