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2017年2月月23日,我到南京尋找張大飛的名字。2017年博文發過,再發幾張照片,紀念。當時沒有手機,是iPad 拍的,也不會選擇角度。轉到手機時,刪除了一些照片。
張大飛有遺腹子。
抗戰是誰領導的?
讀到這個前言開頭,問號加驚歎號了。
石頭台階兩邊,裏麵是空的,烈士的骨灰,文革被毀。
寫過的,回到多倫多,居然查證到上麵的女大學生是團契團長George的親阿姨。是George母親的書。
華僑子弟,真英雄。老廣的後代啊!我們有什麽資格拿早先的華人勞工說事,什麽不衛生,等等。
那日未見什麽人影,卻有早到者的一束花紀念。
不能忘卻的名字,中、美、蘇聯烈士。
寫了顫抖的一行字
被敲碎了重建的
齊邦媛先生來尋找過張大飛的名字,才有《巨流河》。我是讀完了,尋找齊邦媛的足跡,尋找齊邦媛筆下的南京與抗日烈士。
現在烏克蘭人正在做同樣的戰鬥, 抵抗俄國侵略者, 希望正義戰勝邪惡, 最終得到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