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正文

《鞋帶》裏婚外戀三部

(2025-10-19 11:49:37) 下一個

P.S.《鞋帶》裏提及了貓失蹤了。我家“小樣”安睡太陽房窗下,很快太陽房不能睡了。)

我現在讀小說不是看情節,而是看作者如何寫,即寫作技巧,或者看作者如何掉書袋。比如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雖然老,卻也耐讀,情節是小說的必須,大仲馬更以豐富的遊曆閱曆帶讀者紙上萬裏行。然而如果聽此書,就會錯失大仲馬提及的不少典故與人名,希臘神話外,還有文學與藝術。

有時找一本外國小說,好了解外國的風土人情。即便網絡發達視頻霸屏的年代,閱讀的好處是讓你慢下來,讓你有深度思考,而不是一閃而過。我堅持閱讀紙書的原因,不想終結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行為。

聽書,不能稱為“閱讀”。

《鞋帶》是圖書館中文書架上偶爾發現的意大利小說家多梅尼科•斯塔爾諾內的中譯版。講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個家庭,社會風氣巨變氛圍下,男主在大學工作,婚外戀年輕姑娘,造成妻子與兒女的掙紮,也令他自己後悔,回歸家庭。

事實上回歸家庭又怎樣呢?

小說以三個部分展開,第一部是丈夫的敘述,第二部是妻子的角度,第三部是女兒兒子出場。什麽是公平?感覺首先要讓每一個家庭成員發聲。

《廊橋遺夢》裏,就女主弗朗西斯家庭而言,她丈夫與孩子是個影子存在,隻凸顯他們的婚外情。也就是文學層麵看,相對弱了。這個家庭的內核,夫妻原本情感怎樣,親子關係如何,隱形了。

《鞋帶》的精彩是拿起那頁都讀得下去,沒有複雜語匯,繁瑣句子。那些看似嘮嘮叨叨句子,就像意大利Pasta加的白醬或紅醬,黏糊糊的,可是,這就是婚姻家庭裏必然的。

甚至找不到什麽金句可摘抄。然而,當我昨天在地鐵上閱讀,想到了婚外情也是全球化的問題,中國近三十年也接軌了,離婚率上升。文中的婚外情過程,妻子對丈夫的指責,放在中國城市的情景裏,竟完全吻合。

第三部,中年的女兒對哥哥說,“他們那一代人很幸運,過過苦日子,後來有了舒適的生活,爸爸甚至還做出了一些成就,他倆都有豐厚的退休金,”

是不是很切合中國的現實?就好比我也可以這樣說。

我掃後院落葉時想到《廊橋遺夢》作對比,它裏麵有Autumn Leaves音樂。《廊橋遺夢》也曾經被罵,但是,讀完《鞋帶》,作者好像在拷問,讀者婚外戀之後,即便夫婦複合,對一家人的傷害可能是終生,特別是孩子。於此,《廊橋遺夢》的子女,是值得感恩母親的。

我記得重讀《廊橋遺夢》,注意到弗朗西斯是在意大利中學教英文的,喜歡英國文學。婚後在美國農村,的確與小鎮生活格格不入。作為外鄉人的融入,鄉愁,她的內心像院子的地麵,羅伯特像一片秋葉落下,總會“擦”出聲音。

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裏“龐貝”(這名字取得太戲劇化),一個維也納妓院當差對當局準備鎮壓的台詞,“您要是把犯風流罪的一起殺頭、絞死,不消十年工夫,您就要無頭可殺了。”

這幾年,我們大街上穿女裝的男人多起來了,“驕傲”的顏色很刺眼了,到了見怪不怪的地步。癮君子更是在公共場合屢見不鮮。有時我會想,那些孩子,是有怎樣的父母怎樣的家庭。

這些年,那些一方選擇海歸,一方留守的家庭,難道對孩子沒有傷害嗎?

我們在得到的時候,必然失去了什麽。想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肯定得付出代價。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聽書不能算是閱讀】,我想轉換一下,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閱讀,但是當消遣還是不錯的。:)
恩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幸福的小樣兒謝謝小樣祝福
知道你的媽媽有工作了,為你高興,,為你媽媽高興,為你外婆高興和有引號和沒號的廚師長高興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小樣”謝過恩朵奶奶,說,
我外婆不讓我多露麵,雖不住什麽府,卻要我當千金養在“深櫃”一般。又,我媽有工作了,我的下半生也不愁衣食醫療保險,就學外婆躺平了。
“小樣”祝奶奶婚姻美滿!奶奶身材苗條,多拍美照。
“小樣”一口一個“奶奶”,倒像特能匯報的小紅了。:)
恩朵 回複 悄悄話 我這裏是早晨我越強
看見小樣兒啦,哎呦,這麽大個了
“小樣小樣,很久沒見你了,你可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