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搭地鐵去湖邊,閑坐。廚師長看手機,我讀書。這次坐到離湖水最近。廚師長說當在湖邊Cottage。阿Q精神。我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中文版,朱生豪譯。在外麵晚讀,中文比較容易,不費力。讀書要安排好什麽時間段讀什麽。早晨肯定讀費腦的。
不是時尚人士,穿衣風格是大學生時養成的。上周上海老友說看見我現在的照片,記得我在校園操場的樣子。普通路人的我覺得是讚譽。
有三頂夏日的帽子,不想斷舍離。
一頂是2006年夏天在上海複興中路小店買,60人民幣。是紙加工的。喜歡的照片,是2018年9月拍的,以前秀過,老讀者記得的。
那年八月底在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前也有留影。我想到它是有原因的。:)
不離不棄。
褪色厲害。去院子裏幹活戴。
真草編的是團契之友送的,二手。她喜歡買,很多夏天草帽,戴過後,轉送。樂意接受,她的東西保養的很幹淨。這頂Facinie牌子很和我氣質,也戴了六年。前麵照片有。
上麵這頂是為了看小孩子出門方便折疊淘的,二手店,拿回家洗,不到$5,牌子是加拿大的Wallaroo,這款名是Victoria。很輕,可調試。黑的寬沿,與真草那頂戴得時間長,會頭覺得累。而這頂就好多了,不戴疊起來放進包袋,不會折壞。黑色的也可以折。
多倫多的湖邊涼快,我去的話,戴棉的長圍巾,雲南印染,前年校友妹妹在雲南挑選的。避免五十肩,不能頸脖著涼。
穿了十年的無印良品亞麻開襟衫,16年在上海新天地,與齡看電影《寒戰》,冷氣足,齡穿上它。我在巴黎蒙馬特高地,也是穿它。
這隻二手小皮包,不怕太陽曬,才$5。有時搭一條真絲小圍巾,如果領口低,我不具備胸有成竹可顯山露水。比如上次咖啡館前搭綠的小碎花裙。
銀手鐲,銀項鏈也都是夏日配件。我平常不戴名牌,怕掉了。也就不會追求名牌。吊墜是澳洲寶石,32年了。
文藝氣複古的顏色
狄金森有一首詩名《比鳥兒更深入夏天》,這句今天早上想到了,後院一隻麻雀逮住了一隻知了,另一隻麻雀在旁邊開心。知了撲打翅,透明的,然後麻雀飛走了,知了也被叼著飛起。我就在旁邊觀戰,想到詩名。
讀書讀詩是快樂的事。也是夏日必配
莎士比亞的十部曆史劇(不含後來發現的《愛德華三世》,這本中文版我讀了),在全集裏的,我讀完八部英文,中文的都讀完。我有太多收獲,從對英法百年戰爭的空白到知道一點常識。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愛德華四世、愛德華五世、理查三世、亨利七世、亨利八世。至少這個順序我理順了。
我不需要很多衣服,主要是搭配,讀書也是,讀經典。
看見女孩子背著莎士比亞書店帆布袋,心裏微笑,全世界文藝青年的聖地。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這是自我教育。我特不喜歡追國產劇,覺得浪費時間。好不容易在一個英文環境,我得學英文了。以前給孩子時間,現在給自己。
我在巴黎進出莎士比亞書店,那真是一個nutshell 。此時我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