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有一天,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看了連忙說道:哪裏來了一頭鹿,快把它趕出去!他不但召喚弟子們驅除,自己也拿起拐杖趕鹿。 弟子們都感到大惑不解,心想:平時慈悲親切的上人,連一隻螻蟻尚且護念,為什麽今天會這樣嚴厲地鞭杖趕鹿呢?門徒不禁議論紛紛。 明惠上人耳聞此事後,便向弟子說道:我是為了不讓鹿習慣人,所以才趕它出去,如果鹿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15 18:30:57)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冤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慳意固,無能縱舍。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勸貧者施。經濟不寬裕,捉襟見肘,往往貧者難施。但是越貧越要施,因財富從施舍中來。因貧窮故,才要廣種福田,廣行布施。可以先從隨喜讚歎開始,慢慢內心感化,自然隨分隨力,布施一切。二常行布施。不可一次心血來潮,拿出相當多的錢款布施,造成這個月經濟緊張,生活不便,然後又長時間不行布施,一曝十寒。我們既然發心布施,就要做到堅持,每月在不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兩種:一種是福德,它可以產生暫時的安樂;第二個是你的正確的思想,它產生永久的解脫。所以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不同的思想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很多人不設定目標,當結果出現的時候,你覺得這個結果不是你要的,所以經常生活在後悔當中。你的生命的突破剛開始先思想突破,否則你不可能踏出第一步的。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7-10-12 19:47:30)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悲智雙運,福慧並修”。這裏,“悲”和“福”體現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體現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脫。“悲智雙運”是的大乘佛教就教義和宗旨來講的,而“福慧並修”則是從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來談的。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二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09 17:49:48)
  結三世怨  如今世念佛。感人天福報。有福報而無正智。以有福報故。則有勢位富貴。以無正智故。則愚癡而不信因果。夫以不信因果之人。處勢位富貴之地。如虎附翼。益增其惡。故福報愈大。造孽愈多。既造惡業。應受惡報。此所謂三世怨也。(《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三世怨  有一般人,不懂佛理,卻自作聰明的阻人學佛。說甚麽隻要多做善事,不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09 17:39:19)
李木源居士告訴我,他熟識的兩位友人,最近因為市值貶值、股票下跌,跳二十六層的高樓自殺了。他朋友生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投資股票及房地產,資產有一千多萬,因為近來的金融風波影響所及,導致幣值往下貶跌,現在大概隻剩三百多萬,一時想不開就跳樓自殺了。真是人為財死,何必呢?世上有幾人能擁有三百萬的財產?沒有三百萬而活得很快樂的人卻很多,還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別。大覺世尊,湣而哀之。示成正覺,普度眾生。以醍醐之一味,隨機宜而殊說。大根則為說頓法,令其速成佛道。小器則授以漸教,使彼徐出塵勞。隨順世間,循循善誘。示戒善,辟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陳趨避之良謨。言戒善者,五戒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語,即信。不飲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05 22:40:30)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說過了佛教對女性的看法,今天再來和大家談“佛教的福壽觀”。多福多壽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們每日辛苦奔波、汲汲營營,隻不過是為了求得更多的享福,放眼世間的事業,絕大多數和增強身體、延年益壽有關係,貴如秦始皇還遣令大臣為他求取長生不死之藥,因此求得大富大貴、長命百歲是世人共同的願望,但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05 22:22:41)
 人,大多數都喜歡嚐甜頭,不歡喜吃苦。   其實,人生本味,酸甜苦辣,百味雜陳。有人喜甜,有人愛酸,有人吃苦,有人好辣;一桌佳肴,有酸甜苦辣,能夠各食其好,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酸甜苦辣”既是人生本味,如果人生想要創造未來,耕耘前途,發展事業;隻能吃甜,不肯吃苦,這就不容易有所作為了!   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