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知道新中國第一位領袖那句經典的話: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這一"毫言壯語"不知道鼓舞了多少人的誌氣。造成的各種各樣不可估量的影響。
我實在缺乏政治意識,社會覺悟很低。不敢妄作過多的評論(對我來說,評論領袖是超出我的範圍)。不過,作為一個經過正規訓練的醫者,我想縮小這個話題:不談[
閱讀全文]
你也許覺得這個題目太簡單了。狼吞虎咽和細嚼慢咽有什麽大的差異?台灣醫師,荘淑旂,年過九旬,仍然身體健康硬朗。她輔導了很多有關促進健康的項目,也出過書。她有中西醫兩種背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健康指點,其中之一是用兩邊的牙齒同時地細嚼慢咽。DaphneMiller.MD,美國醫師,加大舊金山分校(UCSF)客座副教授。經過全球幾個長壽點的調查,寫了一本書:Thejungleeffec[
閱讀全文]
人類,應該是接受群體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即使是在北極或極其偏遠地區,也存在著一定的人間互動。既然有互動,就存在著諸如形象,印象,儀表,禮節,表達方式,做人方式等等被別人觀察到,或被別人揣測到,或被別人評論到的空間。於是,怎麽"做人",就成為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大家共知的,不同的國家,地域,民族,語言,有著不同的做人準則。我們沒法控[
閱讀全文]
按照醫學的標準,真正的健康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麵:
無生理疾病或遺傳性疾病
很好的自控能力,不會過度地發泄情緒或者有過激的行為偏差
能夠正確對待外界的影響,有自我判...[
閱讀全文]
有一句話被人們引用得太多,以致聽到以後已經麻木了:如果你隻有三天的生命,你會去做什麽?不過一件三十多年前的事,使我對這句話又有了新的想法。一位瘦弱的,約二十出頭的小夥子,無力地躺在病床上。他患上了晚期癌症(已經忘記了什麽癌),往後的日子屈指可數。當時的帶教醫生,後麵跟著一群見習醫學生,輕輕地走到了他的床邊。她用很親切的口氣輕輕問道:能[
閱讀全文]
癌症的原因已經研究了很久,而且多年的研究並無找出不同的,或者驚人的結論。去年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CancerSociety(ACS)公布了幾大致因,和這些因素的致癌/致死的比重(百分比,以下簡稱癌/死%)是所有癌症分析的總結:
因素癌/死%
吸煙19/28.8
超體重7.8/6.5
喝酒。5.6/4
UV射線。4.7/1.5
少活動2.9/2.2
疏菜和水果攝入不足1.9/2.7
HPV人類乳頭狀病毒感染1.8/1.1
應[
閱讀全文]
我所了解到的長壽者(不管是我的親人,認識的朋友,或者從書本和間接知道的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共性(心態平衡,飲食健康,經常運動,生活規律)之外,都有一個被我們所忽略的一個簡單的共同點:主動的,親力親為的養生理念和實踐方法。簡單歸納起來,他們認為"我的健康是我自己的職責"。他們的態度是積極主動,然而,方式卻簡單,低調,不花錢,不靠別人。[
閱讀全文]
早些時候,看到各種書籍,報刋,傳媒等談到的健康話題,經常有"排毒"二字。什麽"排毒養顏","排毒減肥",排毒輕身"等。開始讀到這些字眼時,內心有一點不適應。隨著閱讀的增多,加上一點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我逐漸接受了這些字眼。
傳統的生物醫學認為:毒素,或毒物,是可以引起人體的代謝和功能產生明顯的病理改變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如細菌和其他[
閱讀全文]
按照傳統思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都知道:水火不相容。火可使水蒸發,而水可將火撲滅。水火何以"相濟"?中醫的理論描述,妙就妙在這裏。按照中醫的說法,心在上,屬火。心以她火熱的炎性,主動的,積極的發揮著推動性的功能。她不停地在搏動。在五髒(心肝脾肺腎)當中,她是最陽亢者(五髒為陰,而心則是陰中之陽)。腎在下,屬水。腎以相對靜態的方式,發[
閱讀全文]
自從專科於血液和腫瘤後,我逐漸覺得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專科的研究發展的越來越細,越來越深,越來越尖端,分枝越來越小,但不同專科彼此之間的聯係越來越遠。就象一顆樹,樹枝很多,很多人去剪枝,梳理枝頭,修得很漂亮,但這棵樹的最重要的部分:樹幹和樹根,以及樹幹/根和樹枝之間,樹枝與樹枝之間的關係,被乏略了。難免會造成頭痛管頭,腳痛管腳的結果[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