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2018-09-11 10:39:51)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放牛品第四十九第四分別誦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放牛兒成就十一法。牛群終不長益。亦複不能將護其牛。雲何為十一。於是。放牛人亦不別其色。不解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安隱之處。亦複不知渡牛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9:07)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不善品第四十八入前品中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多比丘集普會講堂。各生此念。今如來甚奇。甚特。過去取般涅槃者。亦複知彼姓名.種族.持戒.翼從。皆悉分明。三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身壽有長短。皆悉知之。雲何。諸賢。為是如來分別法處。極為清淨。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8:26)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十不善品第四十八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眾生。修行殺生。廣布殺生。種地獄罪。餓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壽命極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 若有眾生盜他物者。種三惡道之罪。若生人中。恒遭貧匱。食不充口。衣不蓋形。皆由盜故。劫奪物者。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7:30)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善惡品第四十七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惡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 雲何修行十法。生惡趣中。於是。有人殺生.盜劫.淫泆.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鬥亂彼此.嫉妒.嗔恚.興起邪見。是謂十法。其有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6:48)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結禁品第四十六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來與諸比丘說禁戒。雲何為十。所謂承事聖眾。和合將順。安隱聖眾。降伏惡人。使諸慚愧比丘不令有惱。不信之人使立信根。已有信者倍令增益。於現法中得盡有漏。亦令後世諸漏之病皆悉除盡。複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6:03)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馬王品第四十五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彼城中有婆羅門。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經術。天文.地術靡不貫練。世間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羅門女。名曰意愛。極為聰朗。顏貌端正。世之希有。 是時。婆羅門經籍有是語。有二人出世甚為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5:11)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九眾生居處。是眾生所居之處。雲何為九。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若幹種想。所謂天及人也。或有眾生。若幹種身一想。所謂梵迦夷天。最初出現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幹想。所謂光音天也。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4:29)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九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二 是時。弊魔波旬嗔恚熾盛。即告師子大將曰。速集四部之眾。欲往攻伐沙門。又當觀察為有何力勢。堪任與我共戰鬥耶。我爾時複更思惟。與凡人交戰猶不默然。何況欲界豪貴者乎。要當與彼少多爭競。時我。比丘。著仁慈之鎧。手執三昧之弓.智慧之箭。俟彼大眾。是時。弊魔.大將兵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3:47)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非人之時。至世尊所。頭麵禮足。在一麵立。爾時。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盡此世界不乎。我今問世尊。可以步盡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義理而作此問。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時至婆伽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32:57)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二 當雲何與車那比丘從事。 世尊告曰。當以梵法罰之。 阿難白佛。雲何梵法罰之。 世尊告曰。不應與車那比丘有所說。亦莫言善。複莫言惡。然此比丘亦複不向汝當有所說。 阿難白佛言。設不究事者。此則犯罪不重乎。 世尊告曰。但不與語。即是梵法之罰。然由不改者。當將詣眾中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56]
[157]
[158]
[159]
[1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