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

(2018-09-11 10:37:30) 下一個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伽提婆譯

善惡品第四十七

(一)

聞如是。

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 眾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惡趣。又行十法。入 涅槃界。

雲何修行十法。生惡趣中。於是。有人殺生.盜劫.淫泆.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鬥亂彼此.嫉妒.嗔恚.興起邪見。是謂十法。其有眾生。行此十法。入惡趣中。

雲何修行十法。得生天上。於是。有人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綺語.惡口。不兩舌鬥亂彼此。嫉妒.恚害.興起邪見。若有人行此十法者。便生天上。

雲何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所謂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比丘當知。其生天及惡趣者。當念舍離。其十法得至涅槃者。善修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雲何為十。所謂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鬥亂彼此.嫉妒.恚害.心懷邪見。由殺生報故。眾生壽命極短。由不與取故。眾生生便貧賤。由淫泆報故。眾生門不貞良。由妄語故。眾生口氣醜弊。致不鮮潔。由綺語故。致土地不平整。由兩舌報故。土地生荊棘。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幹種。由嫉妒故。以致穀不豐熟。由恚害報故。多諸穢惡之物。由邪見報故。自然生八大地獄。因此十惡報故。使諸外物衰秏。何況內物。是謂。比丘。當念舍離十惡之法。修行十善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往至世尊所。頭麵禮足。在一麵坐。爾時。波斯匿王往白世尊言。 如來審有是語。施我獲福多。餘者獲福少。施我弟子。勿施餘人。設有人作是語者。豈非毀如來法乎。

佛告王曰。我無此語。獨應施我。勿施餘人。大王當知。我恒有此語。若比丘缽中遺餘擲著水中。軟蟲食之猶得其福。何況施人而不獲福乎。但。大王。我有是語。施持戒人。其福益多。勝於犯戒之人。

爾時。波斯匿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施持戒人。其福倍多於犯戒之人者上。

王複白佛言。尼揵子來語我言。沙門瞿曇知於幻術。能回轉世人。世尊。此語為審乎。為非耶。

佛告王曰。如是。大王。如向來言。我有幻法。能回轉世人。

王白佛言。何者名為回轉幻法。

佛告王曰。其殺生者其罪難量。其不殺者受福無量。其不與取者獲罪無量。其不盜者獲福無量。夫淫泆者受罪無量。其不淫者受福無量。其邪見者受罪無量。其正見者獲福無量。我所解幻法者。正謂此耳。

是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若當世間人民..若魔天.有形之類。深解此幻術者則獲大幸。自今已後。不複聽外道異學入我國界。聽四部之眾恒在我宮。常當供養。隨其所須。

佛告大王。勿作是語。所以然者。施畜生之類。猶獲其福。及施犯戒之人。亦獲其福。施持戒之人。福亦難量。施外仙道之人。獲一億之福。施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阿羅漢.辟支佛及佛。其福不可量。是故。大王。當興發意。供給當來過去諸佛. 聲聞弟子。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鹹共論說此義。所謂論者。衣裳.服飾.飲食之論。鄰國.賊寇.戰鬥之論。飲酒.淫泆.五樂之論。歌舞.戲笑.妓樂之論。如此非要。不可稱計。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諸比丘各作是論。即往至普會講堂所。問諸比丘。汝等集此欲何所論說。

是時。諸比丘白世尊言。我等集此共論此不要事。

是時。佛告諸比丘曰。止。止。比丘。勿作此論。所以然者。此論非義。亦無善法之趣。不由此論得修梵行。不得滅盡涅槃之處。不得沙門平等之道。此皆俗論。非正趣之論。汝等已離俗修道。不應思惟敗行之論。汝等設欲論者。當論十事功德之論。雲何為十。若精勤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益。得修梵行。得至滅盡無為之處。涅槃之要也。汝今族姓子已出家學道。應當思惟此十事。此論者。正法之論。去離惡趣。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多比丘皆集普會講堂。各生此論。今舍衛城穀米勇貴。乞求難果。世尊又說。依於飲食。人身得存。四大依倚心所念法。法依善趣之本。我等今日便當差次立人乞求。使乞求之人得見好妙色。得極妙更樂。得衣裳.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亦善耶。

爾時。世尊清淨無瑕穢。以天耳遙聞諸比丘各生此論。爾時。世尊即往至普會講堂所。在眾中坐。告諸比丘。汝等集此為何論義。

比丘對曰。我等所論。今舍衛城乞求難得。欲共差次一人次第乞食。隨時得見好色妙服。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我等所論正論此耳。

佛告比丘。若乞求比丘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複用見色.聲.香.味.細滑法乎。我恒教敕。乞食求有二事。可親.不可親。設得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增益惡法。無有善法。此不可親。若得乞求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增益善法。不增惡法。此便可親。汝等比丘。於此法中。欲作何等之論。汝等所論者。非正法論。當舍此法。更莫思惟。不由此得至休息滅盡涅槃之處。

設欲論者。當論此十法。雲何為十。若精勤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益。得修梵行。得至滅盡之處.無為涅槃界。此論者沙門之義。當念思惟。勿去離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多比丘各集普會講堂。作是異論。今舍衛城乞食難得。非比丘所安之處。我等可立一人次第乞食。此乞比丘。能辦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乏短。

爾時。眾中有一比丘。白諸人曰。我等不堪任在此乞求。各共詣摩竭國於彼乞求。又且穀米豐賤。飲食極饒。

更複有比丘說曰。我等不宜在彼國乞食。所以然者。阿闍世王在彼治化。主行非法。又殺父王。與提婆達兜為友。以此因緣故。不宜在彼乞求。

複有比丘說曰。今此拘留沙國土。人民熾盛。饒財多寶。宜在彼土乞求。

複有比丘作是說。我等不宜在彼土乞食。所以然者。惡生王於彼土治化。極為凶弊。無有慈仁。人民粗暴。好喜鬥訟。以此因緣。故不應在彼乞食。

複有比丘說曰。我等宜在拘深婆羅奈城。優填王所治之處。篤信佛法。意不移動。我等宜在彼土乞食。所願無違。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諸比丘各生此論。即嚴整衣服。至諸比丘所。在中央坐。問諸比丘曰。汝等集此欲何等論。為說何事。

是時。比丘白佛言。我等集此各興此論。今舍衛城穀米勇貴。乞求叵得。各當共詣摩竭國界。於彼乞求。又彼國土饒財多寶。所索易得。其中或有比丘說曰。我等不宜彼國乞食。所以然者。阿闍世王在彼治化。主行非法。又殺父王。與提婆達兜為友。以此因緣。故不宜在彼乞求。其中複有比丘說曰。今拘留沙國。人民熾盛。饒財多寶。宜在彼國乞食。複有比丘作是說。我等不宜在彼乞食。所以然者。惡生王於彼治化。為人凶惡。無有慈仁。好喜鬥訟。以此因緣。故不宜在彼乞食。複有比丘說曰。我等宜在拘深婆羅奈城。優填王所治之處。篤信佛法。意不移動。宜在彼乞食。所願無違。在此所論。正謂此耳。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莫稱譏王治國家界。亦莫論王有勝劣。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夫人作善惡  行本有所因

  彼彼獲其報  終不有毀敗

  夫人作善惡  行本有所因

  為善受善報  惡受惡果報

是故。比丘。勿興斯意論國事。緣不由此論得至滅盡涅槃之處。亦不得沙門正行之法。設欲作是論。非是正業。汝等應當學十事論。雲何為十。若精勤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普潤一切。得修梵行。得至滅盡涅槃之處。汝等已出家學道。離於世俗。當勤思惟。勿去離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多比丘集普會講堂各興此論。今波斯匿王主行非法。犯聖律教。讖比丘尼得阿羅漢道。十二年中閉在宮內。與共交通。又不事佛.法.比丘僧。無篤信之心向阿羅漢。則無信心於佛.法.聖眾。我等宜應遠離。勿止此土。所以然者。王行非法時。王大臣亦行非法。大臣以行非法。左右吏佐亦行非法。吏佐已行非法。諸庶人類亦行非法。我今宜在遠國乞求。不止此邦。又可觀彼風俗之化。已見風俗之化。則見殊異之處。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諸比丘各興此論。即往至諸比丘所。在中央坐。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集此為何論說。

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在此論波斯匿王。主行非法。犯聖律教。十二年中閉讖比丘尼。在深宮內。接待以色。又得道之人行過 三界。然王亦不事佛.法及眾僧。無篤信之心向阿羅漢。已無此心。則無此心於三尊。我等宜遠遊。不須住此。所以然者。王行非法時。臣佐.人民亦複行惡。又觀世間風化之法。

爾時。世尊告曰。汝等勿論國界之事。當自克己。思惟內省。挍計分別。言此論者不合至理。亦複不令人得修梵行。滅盡無為涅槃之處。當自修己。熾然法行。自歸最尊。若比丘能自修己。興隆法樂者。此人之類便為我躬自所生。雲何。比丘。能自熾然。興隆法樂。無有虛妄。自歸最尊。於是。比丘。內自觀身。身意止。自攝其心。除去亂想。無有憂愁。外自觀身。身意止。自攝其心。除去亂想。無有愁憂。有複內外觀身。身意止。內觀痛。外觀痛。內外觀痛。內觀心。外觀心。內外觀心。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法意止。自攝其心。除去亂想。無有愁憂。如是。比丘。能自熾然其行。興隆法樂。自歸最尊。

諸有將來.現在比丘。能自熾然不失行本。便為我之所生。是故。比丘。若欲有所論。當論於十事。雲何為十。所謂精勤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益。得修梵行。至滅盡之處.無為涅槃界。此論者沙門之義。當念思惟。勿去離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舍衛國城中有一長者。與羅雲作坐禪屋。爾時。羅雲隨其日數。止彼屋中。後便人間遊化。時。彼長者竊生此心。我當往覲尊者羅雲。爾時。長者見羅雲房中。寂寞不見人住。見已。語諸比丘曰。尊者羅雲今為所在。

比丘報曰。羅雲在人間遊化。

長者報曰。唯願諸賢差次人在吾房中住。世尊亦說。造立園果。及作橋舡。近道作圊廁。持用惠施。長夜獲其福。戒法成就。死必生天上。以是之故。我與羅雲作屋耳。今羅雲不樂我房。唯願諸賢差次人住我房中。

諸比丘對曰。如長者教。爾時。諸比丘即差次一比丘住房中。

是時。尊者羅雲便作是念。我離世尊積久。今可往問訊。是時。尊者羅雲即往至世尊所。頭麵禮足。在一麵坐。須臾之間。即從座起。還詣房中。見有異比丘在屋中住。見已。語彼比丘曰。誰持我房與卿使住。

比丘報曰。眾僧差次令我住此房中。

是時。羅雲還至世尊所。因此緣本。具白世尊。不審如來。眾僧差次我房。使道人在此止住耶。

佛告羅雲。汝往至長者家。語長者曰。我所行法無有身.口.意行有過乎。又非身三.口四.意三過乎。長者先持房施我。後複持與聖眾。

是時。羅雲受佛教已。即往長者家。語長者曰。我非有身三.口四.意三過乎。

長者報曰。我亦不見羅雲身.口.意過也。

羅雲語長者曰。何故奪我房舍持與聖眾。

長者報曰。我見房。是故持施聖眾。時我複作是念。尊者羅雲必不樂我房中。故持惠施耳。

是時。羅雲聞長者語已。即還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如來。是時。世尊即告阿難。速打揵椎。諸有比丘在祇洹精舍者。盡集普會講堂。

時。阿難即受佛教。召諸比丘在普會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惠施清淨。汝等善思念之。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雲何名為惠施清淨。於是。比丘。若有人以物惠施。後複還奪更與餘人。此名為施不均整。非平等施。若複有人奪彼人物。持施聖眾。若複有人還奪聖眾。持用與人。此非為平等之施。亦非清淨之施。轉輪聖王自於境界猶得自在。比丘於己衣缽亦得自在。若複彼人口不見許。而取他人物與人者。此非平等之施。我今告諸比丘。施主見與。受主不見與者。此非平等之施。若複彼比丘會遇命終。當持此一房在眾中結羯磨。傳告唱令。某甲比丘命終。今持此房在眾分處。欲安處何人。隨聖眾教。諸賢。任使某甲比丘住者。各共忍之。若不聽者。今便說再三。亦當作是說之。若眾僧一人不聽而與者。則非平等之施。則為雜濁之物。今還與羅雲房。清淨受之。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時。尊者大均頭在靜寂之處。興此念想。諸前後中央之見。雲何得知。爾時。大均頭到時。著衣持缽。到世尊所。頭麵禮足。在一麵坐。爾時。均頭白世尊言。今此諸見。前後相應。雲何得滅此見。又使餘者不生。

世尊告曰。於是。均頭。此見所出與所滅之處。皆是無常.苦.空。均頭知之。當建此意。夫見之法六十二種。要當住十善之地。除去此見。雲何為十。於是。均頭。他好殺生。我等應當不殺。他好盜。我不盜。他犯梵行。我行梵行。他妄語。我不行妄語。他行兩舌鬥亂彼此.綺語.惡口.嫉妒.恚.邪見。我行正見。

均頭當知。如從惡道得值正道。如從邪見得至正見。回邪就正。猶如有人自己沒溺。複欲渡人者。終無此理。己未滅度。欲使他人滅度者。此事不然。如有人自不沒溺。便能渡人。可有此理。今亦如是。自般涅槃。複使他人取滅度者。可有此理。是故。均頭當念。離殺。不殺滅度。離盜。不盜滅度。離淫。不淫滅度。離妄語。不妄語滅度。離綺語。不綺語滅度。離粗言。不粗言滅度。離鬥亂彼此。不鬥亂彼此滅度。離嫉妒。不嫉妒滅度。離恚。不恚滅度。離邪見。得正見滅度。

均頭當知。若凡夫之人便生此念。為有我耶。為無我耶。有我無我耶。世有常耶。世無常耶。世有邊耶。世無邊耶。命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如來死耶。如來不死耶。為有死耶。為無死耶。為誰造此世。生諸邪見。為是梵天造此世。為是地主施設此世。又梵天此眾生。地主造此世間。眾生本無今有。已有便滅。凡夫之人無聞.無見。便生此念。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自然有梵天  此是梵誌語

  此見不真正  如彼之所見

  我主生蓮華  梵天於中出

  地主生梵天  自生不相應

  地主刹利種  梵誌之父母

  雲何刹利子  梵誌還相生

  尋其所生處  諸天之所說

  此是歎譽言  還自著羈難

  梵天生人民  地主造世間

  或言餘者造  此語誰者審

  恚欲之所惑  三事共合集

  心不得自在  自稱我世勝

  天神造世間  亦非梵天生

  設複梵天造  此非虛妄耶


  尋跡遂複多  審諦方言虛

  其行各各異  此行不審實

均頭當知。眾生之類所見不同。其念各異。此諸見者皆是無常。其有懷抱此見。則是無常變易之法。若他人殺生。我等當離殺生。設他盜者。當遠離之。不習其行。專其心意。不使錯亂。思惟挍計。邪見所興。乃至十惡之法皆當去離。不習其行。若他嗔恚。我等學於忍辱。他人懷嫉妒。我當舍離。他興憍慢。我念舍離。若他自稱.毀餘人。我等不自稱.不毀他人。他不少欲。我等當學少欲。他人犯戒。我修其戒。他人有懈怠。我當精進。他人不行三昧。我行三昧。當作是學。他人愚惑。我行智慧。其能觀察分別其法者。邪見消滅。餘者不生。

是時。均頭受如來教已。在閑靜之處。思惟挍計。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造已辦。更不複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均頭便成阿羅漢。

爾時。均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地獄眾生受其罪報。極至一劫。或有其中間夭者。受畜生罪報。極至一劫。其間有中夭者。受餓鬼報。極至一劫。其間有中夭者。比丘當知。鬱單曰人壽千歲。無有中夭者。所以然者。彼土人民無所係屬。設於彼命終。生善處天上。無有墮落者。弗於逮人民壽五百歲。亦有中夭者。瞿耶尼人民壽二百五十歲。亦有中夭者。閻浮提人民極壽百歲。亦有中夭者多。

正使人壽命極至十十。人民之兆以壽十十。其行不同。性分各異。初十幼小。無所識知。第二十少多有知。猶不貫了。第三十欲意熾盛。貪著於色。第四十多諸伎術。所行無端。第五十解義明了。所習不忘。第六十慳著財物。意不決了。第七十懈怠喜眠。體性遲緩。第八十無有少壯之心。亦無榮飾。第九十多諸病痛。皮緩麵皺。第十十諸根衰秏。骨節相連。多忘意錯。比丘知之。設人壽百歲。當經曆爾許之難。設人壽百歲。當經三百冬.夏春.秋。計其壽命。蓋不足言。若人壽百歲。當食三萬六千食。其間或有不食時。嗔不食。不與不食。病不食。計彼食與不食。及飲母乳。取要言之。三萬六千食。比丘。若人壽百歲其限歲數。飲食之法其狀如是。

比丘當知。閻浮地人民。或壽極長與無量壽等。過去久遠不可計世。有王名療眾病。壽命極長。顏色端正。受樂無量。爾時。無疾病.老.死之患。時。有夫婦二人生一子。子便命終。是時。父母抱舉令坐。又持食與。然彼子不飲.不食。亦不起坐。何以故爾。以命終故。是時。彼父母便生此念。我子今日何為嗔恚。不肯食飲。亦不言語。所以然者。由彼人民不聞死亡音響之所致也。

爾時。彼父母便複念曰。我子今已經七日不飲.不食。亦複不知何由默然。我今可以此因緣。往白療病大王使知。是時。父母往至王所。以此因緣。具白大王。是時。大王便作是念。今日已聞死亡音響。王告之曰。汝等可持此小兒到吾所。爾時。父母即抱小兒至國王所。王見已。告父母曰。此兒已命終。時。父母白王言。雲何名為命終。王告曰。此兒更不行起.言對.談說.飲食.戲樂。身體正直。無所複為。故名為命終。是時。夫婦複白王言。如此之變當經幾時。王告之曰。此兒不久身體爛壞。膀脹臭處。無所複任。爾時。父母不信王語。複抱死兒。還至家中。未經幾時。身體盡壞。極為臭穢。是時。父母方信王語雲。此兒不久身體膀脹。盡當壞敗。

是時。夫婦複抱此膀脹小兒至國王所。而白王言。唯然。大王。今持此兒奉貢大王。時。父母亦不啼哭。所以然者。由不聞死亡之音故。是時。大王剝取其皮。而作大鼓。複敕作七重樓閣。持此鼓安處其上。即敕一人。汝當知之。令守護此鼓。百歲一擊。無令失時。受王教誡。百歲一擊。時。諸人民聞此鼓音。怪未曾有。語諸人曰。何者音響。為是誰聲。乃徹於斯。王告之曰。此是死人皮之響。眾生聞已。各興念曰。奇哉。乃聞此聲。汝等比丘。爾時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王者。即我身是也。以此知之。昔日閻浮地壽命極長。如今閻浮地人民極為短命。滅者難限。所以然者。由殺害多故。致命極短。華色失乎。由此因緣。故致變怪。

比丘當知。閻浮地五十歲。四天王中一日一夜。計彼日夜之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四天王壽命五百歲。或複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十八億歲。還活地獄一日一夜。計彼一日一夜之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還活地獄極壽千歲。複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三十六億歲。計人中百歲。三十三天一日一夜。計彼日月年歲之數。三十三天壽千歲。其間或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三十六億歲。阿鼻地獄中一日一夜。複計彼日月之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計彼日夜之數壽二萬歲。計人中之壽。壽一拘利。如是。比丘。計此之壽轉轉增倍。除無想天。無想天壽 八萬四千劫。除淨居天不來此世。是故。比丘。勿懷放逸。於現身上得盡有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經言。百歲當經三百冬夏秋。謂冬夏秋各一百故。言三百而不言春者。此順西域三時也。言三時者。寒熱雨三也。言冬即彼寒時。夏即彼熱時。秋即彼雨時。然彼三時各四月。計一年有十二月。今以冬夏秋擬彼三時。而月數少。蓋譯者不善方言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