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禪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博文
十三、多做下學上達工夫
  此事至精至微,至圓至澈,至真至實,至為究竟,豈可奢望一蹴可幾?一般修行須曆三大阿僧祇劫者,須漸磨習氣兼須積功累德,透過登高自卑,行遠自邇之程序,恒行長久,乃克圓成。我宗唯貴直趨威音王前,徹底放下,掃蕩廓清至一物不立,非大雄心、大氣魄、大毅力,殊難相應。然法則至簡至明,要須曾修多劫、宿植德本者,乃堪能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二、淡然忘我
  詞意綻放性光,具見正眼已開,明見自性,誠屬可賀。然於修道過程,此乃“好的開始”,“向後猶有事在”,幸毋以此為“到家”是盼。修學禪道能到此境地亦大不易,希珍惜之,並以“淡然忘我”為要訣,不緊不鬆,不緩不急,毋忘毋助,徐徐保任去。時節若至,豁覺早已到家,更無許多節目,且亦開口不得也。
來函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耕雲導師講詞:安祥禪的知與行--視頻鏈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MzE5OTY4.html
安祥禪的知與行~一九九一年五月三日應北京大學之邀說法記錄
介紹詞:
  我們很高興能請到台灣中華禪學會的導師 耕雲先生,來跟我們座談。
禪學會的宗旨是很符合現代社會人心的。在禪學會成立緣起裏麵說:“我們今天盡管利用厚生、成就空前,物質文明,亙古未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一、“桶底脫落”及“大事了畢”
  所謂“桶底脫落”及“大事了畢”者,倘若自肯,的確如是!若仍猶豫,便是依舊未了。何不細味“心即是法”?豈不聞“識心達本源”一語?弟保任無虛,便能識心,便是“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能識心,即達本源矣!更有何事?質言之,所謂大事者,“生死事大”也。若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全人格、全生命投入
  此事若非全人格、全生命投入,絕難相應。苟念茲在茲,心無旁騖,確似壇子裏捉鱉,絕不空勞。宜當大忘前塵,亦莫念後,但隻活在現在這一秒,綿延不斷,當下便得相應。自古至今,更無妙法能越吾宗傳心之妙,小智終生參究不能得入。弟之珍惜亦見根基深厚,非澆薄者可比。
入我門來,但能死心踏地存正心、做正人,必能與正法合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耕雲導師講詞:禪者的立德、立功、立言--視頻鏈接:
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NDMzNTYw.html
禪者的立德、立功、立言~一九九0年四月十五日講於台北市
孫中山先生說:“人者,心之器。”人,隻不過是心靈的容器而已。人,是受思想的支配和認識指導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和認知,就沒有正確、高尚的行為;而無意識的行為,那隻是低級的行為。
現在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九、剿絕陰魔
  參禪貴自悟自肯,故知解傳授乃障道因緣,亦以斯故有“但得不犯君王諱,也勝前朝斷舌才”及“語忌十成”之誡。弟已深明文字障之可憾,則理障、法執之去除,亦將不遠矣,豈不可喜?所謂“癡狂外邊走”,即斥不注意自己心態而被外(幻)境牽引者語,弟既矢誌觀心(念),此病可除矣,豈不可喜?尤可貴者,正見灼然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人無我,法無我
  應思宗門一法,得則疾證聖果,不則疾墮三塗。何故?知而不行,輕法、賤法故。
正法絕非知識、見解、神秘、奇怪,正法乃“百千萬劫難遭遇”,更況“傳佛心印”之殊勝因緣?若不實修,罪莫能贖,惕之!
當機不授名失機;所傳非器曰賤法。
無人、無我、無眾生;似癡、似呆、似木人。
他人滔滔不絕時,當思我本心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耕雲導師講詞:淨化自己--視頻鏈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Njc1NTc2.html
淨化自己~一九八八年九月廿八日講於台北市
  
  剛剛過完中秋節,我願各位心、月同圓。
  一、真正的佛法是無法之法
禪不是一門學問,禪嚴格地講,它也不是佛法,因為真正的佛法是無法之法。如果有一樣法,那是多出來的;少一樣法,那是不夠的,都不是圓滿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七、修學正法,必須懺悔
  修學正法,必須懺悔,不然饒是光明綻射,最後不免入魔,身敗名裂。以往寶島發生事例甚多。既懺已,必須不再自我姑息,乃至不可生妄心、動邪念。
賢弟於法誌堅而誠、敬、信具足,且至誠懺悔,宜有此可賀之進境。但能不再失落此永恒、圓滿,至尊、至貴之真心,三年內必臻圓滿。
賢弟來函所述各節,極為可貴,務集中此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