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得聲與原無事
--澄海
你說:為什麽黃庭堅聞到桂花香會悟道呢?
這一片公園到處都是花香,蘭桂、合歡、黃鐘花、鳳凰花......永遠不停地送來不同季節的花香,所以你喜歡找個角落,靜靜地坐在坡草上,遠方吹來了涼涼的風語,訴說著亙古的故事。
爲什麽黃庭堅聞到花香會開悟?你再重覆地提起。
你好奇地思索著,鮮活的禪師們爲什麽有奇妙的悟道因緣,那麼不可思議,不可理解,不合邏輯。
看你頓然落入沈思,眼神抖落在遠遠的天邊。我也曾經在很多的歲月裡,同你一樣地思索這個問題,無解地看著天際。
而天際蔚藍,幾片白雲緩緩地馳過,李白看
過、黃庭堅看過、達摩看過。但每一個人的心胸會開著相同的感覺嗎?正像我們傻傻地看著,時間有點停止的感覺,但卻不能和他們交談。
時間與空間是真實的?是迷茫的?
看著你無邊的疑惑,我輕輕地告訴你:還是回頭看看禪宗的公案吧!也許會觸發你的靈感。
北宋是一個世局動盪的政治環境,黃庭堅考上進士的時候,五祖寺法演禪師是臨濟宗的傳法祖師,大名鼎鼎的圓悟克勤是他的侍者。
有一天,有一位喜歡研究禪學的官員,到五祖寺拜訪法演禪師,請求禪師讓他懂得禪道。
法演禪師說:「有一句小艷詩,雖然通俗明白,但確實說盡了禪道的奧妙。這首詩是:頻呼小玉原無事,隻要檀郎認得聲。」
這位官員聽了唯唯地點著頭,也不把它當認真。辭別之後,圓悟問師父:「這位官員懂得你的意思嗎?」
「他隻懂認得聲,落在文字表麵意思而已。」
圓悟不禁起疑: 這首詩明明是傳達情意的詩,那有什麽特別?這位小姐帶著丫環小玉到戲院聽戲,剛好看到她的情郎也來了,故意連叫幾聲小玉、小玉,有意讓她的情郎會意她也在場。
五祖演和尚卻鄭重地向他說:「這句詩和趙州和尚回答學人問法的公案---庭前柏樹子,有相同的深意。」
趙州和尚是唐朝的禪宗高僧,有位學人向他問禪,他回答:「庭前柏樹子」,這句話變成了參禪的公案。從禪的實質來講,這句子是正令全提,的確充分說明了禪的內涵。
一般人不容易了解,啃也啃不破,但有些人認真參,卻也有開悟的例子。例如劉彥修參大慧宗杲,宗杲是圓悟的弟子,宗杲提示了趙州的公案。
他日參夜參,突然發明心地,呈偈:「趙州柏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不難,處處綠楊堪繋馬,家家門底透長安。」公案就有這種奇妙力量。
當五祖演和尚要圓悟好好把這首詩參一參,不可草草放過。圓悟滿抱著疑惑離開法堂,踏下階梯時,剛好一隻公雞飛上欄杆,雄赳赳地引頸高鳴,他聽到了這聲啼叫,突然開悟了,呈上一首開悟偈:「金鴨香鎖繡帷,笙歌叢裏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隻許佳人獨自知。」
五祖法演和尚看了,開懷大笑,高聲叫著:「我的弟子參得了禪。」
多奇妙的事啊!
五祖演沒有開示什麽深奧的佛法,隻在與客人閒談中稍露了點口風,一般人隻會在詞句上追尋,自然認為是一首無傷大雅的艷詩,這位官員一定心裏嘀咕:這位名聞天下的禪師,原來也很會打雅趣呢!
不是嗎?你會對這位小姐的聰慧,感到新奇又可愛,頻呼小玉卻像淸笛數聲,幽渺的傳情呢!
禪師如果這樣無聊,在品茗中彈彈秦觀的詞豈不更哀怨嗎?圓悟踱著沈重的腳步離開法堂,滿頭霧水,所謂冰封渡口,一片白茫茫,一聲公雞叫聲,那樣清晰的響著,卻又那麼遙遠,他親自證驗了一個「原無事」的心靈震盪,原來就是「這個」。
所以,他說:「少年一段風流事,隻許佳人獨自知」,把他親證的心境婉轉地陳述出來,但是那的確是禪宗微妙的「直指人心」呀!
當桂花飄香,秋風颯颯,晦堂禪師輕輕地向黃庭堅說:「你聞到桂花香嗎?」庭堅說:「聞到了,好清香呀!」晦堂又輕輕地說:「這不是無隱乎爾嗎!」
深深地吸一花香吧!那刹那的「無隱」是那樣的明顯而親切,用你的生命去投注吧! 「原無事」
又何必有太多文字的幽思呢?
風從遠遠的天際吹來,輕輕地柳絲在動,你的秀髮在動,洞山良價說:「若將耳聽終難會,眼外聞聲方得知」,那是赤心的暢述呀!是故鄉親切的呼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