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啊?又一個?”沒等她說完,一直比老大慢半拍、比老二快半拍的老媽就搶過了話頭。
“對,這個是要親自去的麵試,就在XXX。所以我想你明天下班來接我回家,我麵試的衣服都在家呢!”
“好啊!沒問題!”我趕緊應承著。心想這個要是成了就太理想了,因為XXX就是我們隔壁的城市,離家不過六英裏左右,太稱心如意了。這麽想著,老媽不覺暗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女兒還有一年大學畢業,她的專業和她老媽我一樣——機械設計。去年暑假忙於修課沒能兼顧暑期實習這件事,今年暑假不用選課掙學分了,所以我從年初就提醒她留意找跟專業有關的暑期實習工作。
我家這個小老二和她那個快人快語、精明伶俐的姐不同,安靜、內向、心善、隨和,屬於讀書坐得住,放假宅得了的類型。在學校也有一些朋友,基本的社交還是不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到美國後,那時和國內的聯係隻能靠書信,每次給爸媽寫信都會附上一兩張照片。大女兒出生後,照片全部變成和孩子有關的了,爸爸把它們集結成冊,每次回老家就帶給奶奶看。後來有朋友回國,我們托人家帶回了一盤錄有妞妞哭鬧、牙牙學語的磁帶。奶奶有生之年能聽到地球另一邊的重孫女的聲音,能看到這個美國重孫女的一歲生日照,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欣慰。
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6-13 15:35:46)
兩年後,大三結束的暑假,我護送奶奶回老家。爸爸幫我們買的臥鋪票,奶奶下鋪,我在上鋪,我們不停地吃、不停地說笑,望著車窗外遼闊的田野、喜人的莊稼,我們的好心情也隨著那歡快的列車飛揚起來。晚上安頓奶奶睡下時,我把奶奶的拐杖放在她手邊:“奶奶,您半夜要上廁所的話,就用拐杖捅捅我。”我指了指我的上鋪。
我畢業參加工作後,一次年底有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6-12 14:44:23)
奶奶的心胸很寬廣,思想也很開通。晚年住在我們家的時候,在老家的小叔叔經常來信講一些家裏的事情。一次提到已有一兒一女的小嬸兒響應計劃生育號召去做了結紮,爸爸看過信後囑咐我給奶奶念信時不要念這段。不記得過了一段時間後奶奶是怎麽知道的,但她的反應很淡然:“現在都是一家兩個了,挺好,挺好。”我們聽了也踏實了。有時小叔叔的信中會提到村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6-11 15:44:24)

社會進步也體現在人們的吃穿上,以前奶奶來住,每天忙做飯和拆洗棉衣,要麽圍著爐子要麽守著針線笸籮。這次來就不同了,我們住在大學校園裏,學校幾個食堂裏的饅頭大餅醬製品還有熱炒,非常方便地就可以買回家上桌開飯了;商場裏或地攤兒上各式毛衣夾克羽絨服已取代了家製棉襖。奶奶白天端坐家中,無所事事,悶得發慌,遂提出要我去問問宿舍中的外地同學,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6-10 15:18:28)
奶奶第二次回老家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前一個星期,天搖地動後,鄰居們都聚在樓群外的空地上,大家看到我們一家都會感歎一下我家的老太太多麽的好福氣,沒有趕上這樣的天災,不用過這種近乎顛沛流離的防震棚生活。我小小的心靈接受的最多的就是:“好人有好報啊!”
一轉眼我進了大學,高考前夕我們搬了家,是個在爸爸工作的大學校園裏的兩居室獨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6-09 13:49:45)
今天回想起和奶奶的閑聊可以用“閑情逸致”來形容,因為她永遠都是那麽祥和、淡靜。在講到村裏的地主時,奶奶說:“地主那一家人可心善啦,每次有小孩在他家門口玩,他總是要拿些好吃的出來給孩子們。村裏誰家有個什麽急事,他總是會幫忙。”。。。還有,“村裏那些成分好的都是好吃懶做、遊手好閑、在村裏混不下去的。解放了,不知從哪都跑回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終於平安地到了機場。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坐飛機,那個年代出行坐飛機還是極少數人才能負擔得起的,來到機場的人應該都是有一定階層的或是外國人。我們本來打算找個簡單的旅館住一夜,但各處早已客滿,隻好來到候機大廳。那天的機場儼然就像國際難民集散地,各個國家的人拖兒帶女、大箱小包、神情焦慮地聚集在這裏。

比北京火車站候車廳小許多的機場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6月6日一大早,媽媽準備了一桌堪比晚餐的豐盛早餐,全家和表哥一起舉杯祝我一路順利。收拾過早餐,送行的車等在樓下,我就要告別這個家了。爸爸還在床上不能送我到樓下,我在他的床邊跟他道別,爸爸在我的右頰上親了一下並輕歎一聲,我的眼淚下來了,應著爸爸的“記得常寫信”就走出了房間。
車站站台上沒有幾個人,車廂裏還是空空的,和前一天差不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