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奶奶 (六)

(2014-06-10 15:18:28) 下一個
       奶奶第二次回老家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前一個星期,天搖地動後,鄰居們都聚在樓群外的空地上,大家看到我們一家都會感歎一下我家的老太太多麽的好福氣,沒有趕上這樣的天災,不用過這種近乎顛沛流離的防震棚生活。我小小的心靈接受的最多的就是:“好人有好報啊!” 

       一轉眼我進了大學,高考前夕我們搬了家,是個在爸爸工作的大學校園裏的兩居室獨單,於是想接奶奶再來住住的念頭又有了。奶奶也想來看看我們的新家,在我大學第一年結束的暑假,趁媽媽出差順路,我倆回老家把奶奶接了來。奶奶第三次來真是與時俱進了。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來了沒多久就換了個新發型。話說奶奶一直是沿襲多年的習慣,每天早上起來梳洗的時候,必定是端坐在那兒拿梳子蘸著水,把一直留著的長發梳得溜光並在腦後挽個圓圓的發髻兒。隨著年華老去,頭發稀疏,挽髻兒時加入了一縷假發(其實也是真發,也許是自己年輕時留下的或哪個後代剪了長發送給奶奶的),讓發髻兒看著飽滿。一天媽媽試探著向奶奶建議剪個短發,奶奶爽快地答應了。受之父母的長發被剪短後,還是全部都往後梳,兩側再用發卡別好。此時的奶奶搖身一變儼然一位知性老太太了,我們都拍手稱好,奶奶對著鏡子中“披頭散發”的自己也滿意地合不攏嘴了。

       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國門大開,各行各業大幹快上,舉國上下日新月異,人們每天都被新事物衝擊著。家裏買了台錄音機,我擺弄給奶奶看,順便錄下她講的話,等我再放給她聽的時候,她驚得目瞪口呆,然後講了一句極富哲理的話:“以前都說神仙怎麽怎麽樣,你看,這人不就是神仙嘛!”那時候港台日本美國的電視劇風行,《上海灘》、《排球女將》、《大西洋底來的人》都是奶奶和我們一道熱追的電視劇,家裏最舒適的位子是奶奶的固定寶座,有時她看著看著睡著了,我們也不去打擾她。那些長篇大論的普通話對白對奶奶來說還是不能全懂的,通常都是我第二天給她講講頭天晚上的劇情,這樣她一直都有興趣守在電視機前。(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