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媽媽離開一年了!

(2023-10-06 09:57:56) 下一個

媽媽離開我們一年了!

 

 

媽媽86載的人生,最後的三分之一是在美國度過的。經曆了少年時期的戰亂、青中年時期的動亂,我相信這三分之一是她一生最安穩舒適、最鬆弛愉悅、也最豐富多彩的一個篇章。

 

媽媽的原生家庭在解放前應該算是中產階層,姥爺是內科醫生,國共內戰前在他的老家經營著一個診所,規模嘛,一個小樓,還附有一層的住院部。姥姥畢業於助產士學校,在那個女孩都要裹小腳的年代,能有一雙大腳且受了教育,完全要感恩洋人傳教士開辦的教會學校。媽媽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就有了下麵這些我小時候和她的對話:

 - 媽媽,這個月餅好吃!你小時候吃的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麽呀?

 - 呃… 是裝在木頭盒子裏的日本點心。

 - 你們小時候也去公園玩嗎?

 - 去呀!每年春天你姥爺都會帶全家去踏青,就是帶上毯子,用籃子裝上各種吃的,去公園草地上野餐,賞櫻花、玉蘭花。

 - 你們在學校也上台表演節目嗎?

 - 我們每年聖誕節時都會背著翅膀扮成小天使在台上表演,記得每年會場的布置都會有“普天同慶”四個大字。

 - 你們也上體育課嗎?

 - 上啊!有一次你四姨體育課跑步暈倒,醒來後,修女老師給她喝了一些紅酒,大概相當於強心劑吧!

 - 那時候打仗你們害怕嗎?

 - 國共拉鋸戰時就跟著大人避難,有時沒什麽吃的,就帶上醃胡蘿卜和幹糧躲進地窖,有時就坐著馬車逃難。我那時就負責背著你六姨,她比我小七歲。

 - 那還上學嗎?

 - 中間停了兩年,後來又接著上了,不過也沒影響後來考大學。

 - 你小時候在家有沒有挨過打?

 - 沒有。你姥姥從來不打罵孩子,也從不偏心男孩或哪個孩子,記憶中她從沒發過脾氣。姥爺也不太過問孩子們的功課,學習都是靠自己。

 

媽媽的性格應該很像姥姥。我從沒看到過媽媽高聲叫喊或暴怒或歇斯底裏或摔鍋砸盆,對孩子、家人、鄰居、同事,一直都是心平氣和、沉穩豁達。記憶中,她沒跟任何人起過爭執或矛盾,爸爸跟鄰居吵架的時候,她勸不住爸爸就自己安安靜靜地留在屋內。

 

 

媽媽和爸爸是大學同班同學,爸爸靠著自發的對上學的渴望一路從農村私塾考入大學,他和小資的我媽頗有“王貴與安娜”的反差。我記憶中媽媽的小資大多是這樣的場景:

 - 我小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去公園玩,賞花順便看蜜蜂忙碌,摘到片漂亮樹葉或花朵會帶回家夾到書本裏做成樹葉書簽或幹花。

 - 我小時候穿過的月子小衣服、拍百歲照的衣服都保存得好好的,等我生女兒的時候,媽媽把它們從中國寄往美國,說“這非常有意義“。

 - 我小時候把玩過的一些小物件——油光鋥亮並一搖就沙沙響的小葫蘆、巴掌大的小算盤、色彩斑斕的鎮紙玻璃球…… 都被媽媽保留到了如今。

 - 媽媽是教師,小時候記得她休暑假的時候,經常捧著從學校圖書館借回來的書讀,而且讀之前要先包上書皮,謂之"這樣比較幹淨衛生"。我小學時特愛看小說,有時也想讀媽媽在讀的書,但遇到紅樓夢、安娜·卡列尼娜這樣的書就不被允許。

 - 我初中的一個暑假去青島玩,表姐在工藝美術品商店買了一包漂亮的貝殼送給我。帶回家後,媽媽用棉花鋪墊在一個帶格的小木頭盒子裏,然後精心地把那些貝殼像寶貝一樣擺放進去,看上去就像博物館的展品。

 - 80年代初,年青人流行學吉他,我也躍躍欲試,但知道爸爸那裏不好通融,所以沒有輕易開口。一個周末和媽媽逛百貨公司,走到賣樂器的櫃台前,看到有吉他現貨擺在那賣,我立馬興奮地問媽媽可不可以買,然後我們倆就抱回家一個大盒子。一進門爸爸剛睡醒午覺,“哦,說買就還真買了啊?”

 - 媽媽有個本子,上麵記錄著很多我的成長經曆和一些在老爸看來都是沒什麽用的東西。

 - 媽媽70多歲學會用電腦之後,除了看新聞,每天還特別喜歡關注“曆史上的今天”。

 

 

我曾寫過一篇“我的奶奶”。我奶奶是個性格幾近完美並有大智慧的農村老太太,她在我5歲學前、小學畢業和大一暑假從鄉下來跟我們一起住過幾次。我媽跟我奶奶之間從沒鬧過矛盾,一個有著大家閨秀的沉靜優雅,一個曆經滄桑充滿了人生智慧,媽媽敬佩奶奶、奶奶欣賞媽媽。

 

記得一次媽媽下班回家跟奶奶一起做好晚飯,飯菜上桌後等了一會兒爸爸還沒下班到家,媽媽說“咱們先吃吧”,奶奶說“哎呀,那怎麽好?掙錢的還沒回來呢!”媽媽笑吟吟地說“娘,我也是掙錢的呀”是的,爸媽同班同學,在那個國家管分配工作的年代,同樣學曆、同樣年份參加工作就會掙同樣的工資,分毫無差。

 

 

媽媽天資聰慧但一生低調。

 

小時候經常看爸媽下中國象棋,那時作為小棉襖,我一直喜歡讓爸爸贏,可是大多數時候都是媽媽贏。媽媽還特別擅長猜謎語,直到晚年,還很會腦筋急轉彎地快速猜出謎底。

 

媽媽最後的幾年裏經常跟爸爸玩撲克消磨時間,據老爸說,媽媽玩得很好,善於動腦、靠謀略贏。最後的時光,媽媽行動越來越遲緩,護工不在的時候,爸爸就下廚房準備飯菜。一次,他們的小烤箱壞了,重新買了個新的後,需要爸媽重新學習使用,老兩口一起圍在小烤箱前聽講,聽了一會兒,老爸打算撤了:"哎,我聽了也記不住,讓你媽搞明白就行了!" 媽媽認真聽講認真提問,之後每次需要使用小烤箱時,爸爸就需要媽媽親自操作或口頭指揮。

 

 

媽媽性格溫順但內心強大。

 

爸爸在中年時期經常鬧各種毛病,看醫生跑醫院是經常的事,不論是病情突發還是綿延持久,媽媽都波瀾不驚、鎮定應對,這種秉性也在幾十年中應對著爸爸的急躁脾氣。

 

時間來到了我要出國的時候,辦理簽證前,爸爸登高粉刷房間,不小心摔下來,小腿骨折,媽媽還是鼓勵我按原計劃去簽證。出國當天早上,媽媽和表姐忙活了一桌堪比年夜飯的豐盛早飯為我送行。爸爸在床上唉聲歎氣地跟我道別,媽媽送我到火車站,笑盈盈地對不停抹眼淚的我說:"放心吧!我們還沒老呐!不用惦記我們。"

 

最後讓我真正見識到了媽媽的內心強大是她麵對死亡的態度。

 

媽媽從確診帕金森症到去世曆經9年。隨著行動能力越來越退化、各種不適和失眠越來越嚴重,媽媽起草了臨終醫療照顧意願:不使用任何無治療意義、隻單純延長生命的手段,在保證盡量舒適的前提下自然走完人生。媽媽還寫下了不辦遺體告別和葬禮、不保留骨灰、不買墓地的意願。媽媽還自己收拾了一包衣服,囑咐我最後給她穿這一套,還特意說明這些都是全棉材質的,火化時比較環保。

 

我提出墓地還是需要的,因為晚輩可以去祭奠。媽媽聽了直搖頭擺手:"不需要不需要,咱們又不是什麽名門望族,沒有意義。再說了,地球就這麽大,如果每個人死了都要留著,那得占用多少土地資源啊!"

 

 

去年上半年,媽媽出現了間歇性胸悶、腹脹和持續性吞咽困難並症狀逐漸加重。期間看過幾次醫生,CT檢查結果顯示腹部和食道沒有任何病變,說明帕金森症已經開始影響到內髒和食道的肌肉功能了!

 

9月份進了兩次急診室,第一次腹部CT結果腹腔所有器髒都很健康、胸悶時檢測血氧值能達到98。第二次醫生決定住院評估吞咽問題。經過幾次飯前飯後的吞咽評估,醫生認為隻能用鼻飼管了,但媽媽堅決表態不需要用這種方法延長生命。她最怕臥床、最不能接受沒有意義的苟活。醫生聽了媽媽的決定後表示,下麵就隻好進入臨終關懷了。媽媽欣然接受,但我們很心碎……

 

媽媽一直最怕的是長期臥床。老天眷顧她,在開始臨終關懷之前,她並沒有因為病情被迫臥床。在臨終關懷病房的最後日子裏,媽媽非常平靜和堅強。孫輩們來探望,她還會問小兩口誰做飯誰洗碗,還會開玩笑地評判怎樣做家務才公平,還希望孩子們能堅持用中文……

 

最後的幾天,媽媽在嗎啡的作用下,一直安詳平靜地睡著,偶爾會醒來一下,也會對我們放下工作陪伴她表達歉意。她留給我的最後一句話是"永別了",我回道 : "媽你放心地去跟我姥姥姥爺舅舅姨媽們團聚吧!" 我用手機在她耳邊放著輕柔的音樂,音量很低,她聽著有反應…… 然後,就一直睡著,睡著,直到睡去了天堂。

 

 

媽媽走後,午夜夢回時,想起媽媽,悲哀之後我會感到欣慰。媽媽這一輩子還是很安穩順遂的,童年的生活算是衣食無憂,一路順理成章地讀到大學畢業,個人也沒有在各種政治運動中受到衝擊。在不擔心下崗和單位倒閉的年代在教師崗位上退了休,然後來到美國踏踏實實地守著獨生女兒一家安享晚年。帶娃煮飯之餘每年和爸爸出去旅遊,美國各地、歐洲、遊輪、回國探親訪友,不亦樂乎!

 

給爸媽辦金婚慶典曾是我的一個心願,經過細心籌劃、精心準備,一個熱鬧溫馨的party如期舉行了!受邀參加的朋友們聽我講解了用爸媽各時期的照片和各地親友的賀詞製作的幻燈片,晚飯後,大家還傳看了我製作的金婚紀念相冊和白宮奧巴馬總統夫婦的賀卡(我在網上為他們申請的)。看著爸媽在朋友的起哄笑鬧中喝著交杯酒,我倍感欣慰、並感恩他們能這麽健康快樂地慶祝自己的人生裏程碑。

 

金婚時並不敢奢望10年後的鑽石婚,我先在心裏祈求的是媽媽能平平安安地出席外孫女的婚禮。顯然上天確實眷顧了這對老人。

 

先是疫情來了,我不再讓他們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然後婚禮日期被重新改到了第二年,媽媽坐輪椅出席了!新娘父親致辭時提到今年是外祖父母的鑽石婚,全場報以熱烈掌聲,眾人投來讚歎的目光…… 同年,鑽石婚也在疫情中慶祝了!考慮到疫情和媽媽的身體狀況,我們在家裏舉行了家宴。席間老人給孫輩們講了他們的人生、愛情、親情,孩子們向姥姥姥爺提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中間穿插著英翻中、中翻英…… 熱鬧溫馨。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懷念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和ta一起經曆的各種美好留在心中。

 

相信有天堂,相信有平行空間,相信有來世…… 也相信媽媽現在得到了永生的喜樂,在欣慰地守望著她的家人和後代。

 

媽媽,我們永遠愛您!

 

2023年10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迪兒 回複 悄悄話 媽媽是個有智慧的老人,你也做得很好,在你的溫馨陪伴下。媽媽的人生完美謝幕。
蘋果的起源地 回複 悄悄話 @100歲的小孩 是幸福的小孩。謝謝分享!
北國之春花 回複 悄悄話 平凡而偉大的普通母親
toknowmore 回複 悄悄話 感人。幸福的媽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