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奶奶 (五)

(2014-06-09 13:49:45) 下一個
       今天回想起和奶奶的閑聊可以用“閑情逸致”來形容,因為她永遠都是那麽祥和、淡靜。在講到村裏的地主時,奶奶說:“地主那一家人可心善啦,每次有小孩在他家門口玩,他總是要拿些好吃的出來給孩子們。村裏誰家有個什麽急事,他總是會幫忙。”。。。還有,“村裏那些成分好的都是好吃懶做、遊手好閑、在村裏混不下去的。解放了,不知從哪都跑回來了,鬥地主時就他們最起勁兒。。。”聽得我的三觀啊,那叫一個混亂,直到有一天爸爸正色地跟奶奶道:“怎麽能跟小孩這樣講?她出去照這樣講會惹大禍的!”轉身對我厲聲喝令:“奶奶說的那些出去絕對不能講,聽到沒?”那個年代,經曆過反右、文革的爸爸如此緊張是非常正常的。哈哈,現在想想,奶奶是多麽的本真呀!   

       雖然奶奶是位鄉下老太太,但不知是喝了一輩子流過村子的嶗山水的原因還是天生麗質,奶奶的皮膚比城市人還白皙。住到城市的兒子家,左鄰右舍的大媽大嬸們都誇老太太一點兒都不像農村人,即使這樣,心思細膩的奶奶每次和鄰居相處都能言談得體,而且穿戴梳洗得利落精神。每次洗好的衣褲都認真地用古老的方法噴上水抻平壓在被褥下麵,家裏一有客人來或要跟我們出門,即使夏天下樓乘涼或去鄰居家串門兒,奶奶一定會換上比較新的、壓得平整的衣褲,還要換上雪白的新襪子,配上媽媽在老美華鞋店給她買的小腳鞋,這樣奶奶才覺得不會給兒子一家丟臉。爸媽來訪的同事和左右街坊都誇奶奶體恤兒女、細心周到,讓人感覺氣度不凡,豁達開朗。   

       說起家家都有的婆媳關係,在我的記憶中,奶奶和媽媽從沒有過什麽矛盾。奶奶對凡事都拿捏得體,對這個小資出身的兒媳非常接受、認同。媽媽也是個性情中人,天生與世無爭,本性中沒有強悍幹練,為人也就隨和淡泊。奶奶深知入鄉隨俗之理,洗衣做飯的家務事也隨我們的習慣而調整。記得那時媽媽一般都比爸爸下班早,回到家幫奶奶一起忙完晚飯,飯菜上桌後,媽媽會說:“不用等了,咱們先吃吧!”奶奶一開始會說:“哎呀,掙錢的還沒回來,咱們怎麽好先吃?”媽媽笑了:“我也是掙錢的呀,而且還掙的一樣多呢!”這話一點兒都不假,爸媽是大學同班同學,那個年頭畢業統一分配工作,工資按年頭算,他們很多年都是掙得一樣多。後來奶奶的“男女平等”意識就大大地提升了。    

        那段和奶奶朝夕相處的日子,留給我的都是些甜蜜的記憶。冬天的時候,放學或從學校的什麽戶外活動回到家,嚷嚷著手腳凍僵了,盤腿在床上做針線活的奶奶就會叫我趕緊到她身邊,她總是把我的雙腳塞在她盤著的雙腿下,把我的一雙小冰手夾在她的腋下,有時甚至是撩起她的大襟兒棉襖,讓我把冰涼的手放在她的兩個長長垂下的大奶子下麵。現在想想心裏都溫暖得感動,隻有濃於血的親情才會讓愛表達得如此純粹。(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100歲的小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KkQq' 的評論 : 謝謝!哈哈,奶奶說的是大實話。
KkQq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奶奶說:“地主那一家人可心善啦,每次有小孩在他家門口玩,他總是要拿些好吃的出來給孩子們。村裏誰家有個什麽急事,他總是會幫忙。”。。。 耳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