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驢十八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個人資料
FarewellDonkey1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五十年持續高速增長。我是過來人往回看,其實是心中已有的數。但是對當年那些做決策的人,比如說“到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或者一會兒說二十年鋼產量超美,一會兒又說也許要一百年的,真的是很大膽假設。 於工業化初期,很多國家的工業增長率都會超過10%。隻是不會持續幾十年。有人說民國也有過工業化,隻是被日本侵華打斷了過程。可惜這隻能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二.荒誕的現實 上次我的分析到此為止。結論是中國經濟發展中規中矩,既沒耽誤,也沒啥奇跡。但是讀者非常不滿意,因為我沒有批判文革動亂,也沒體現改革開發的優越性。總之是政治不正確。特別是題目用了“中國在文革期間經濟增長不能算慢”,更是炸鍋了。 這就是個臨時拍腦袋出來示意,我也並沒指望能用來證明什麽。那就和實際比較一下吧。以1952年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可笑的模型 奇跡論,崩潰論。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改革開放一抓就靈。XX經濟學。諸如此類,其實都是在拉經濟的虎皮搞政治。變著法子說我行對手不行。現在全世界都學會了,。。 我曾經隨手劃拉了一個數字遊戲,因為將所有的變量都固定死了。都不好意思稱為模型。姑妄稱之為中國經濟增長預測模型。1950年,中國農業產值是工業的兩倍。讓我們以1950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2-25 17:25:31)
與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觀相反,我不認為人類及其社會的發展有事先可以預計的必然性,也不認為有”從低級到高級”的既定道路。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都是事後諸葛發現的。而我說的曆史,是指我們人類對過去的活動的記憶、記載、或描述,這種《曆史》才是有必然性的。這種必然性被一句話很好地概括:“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盡管此話耳熟能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23-12-22 14:19:36)

國民黨總統府代筆室,始於蔣介石。我覺得老蔣作為總司令字寫得不算差。但不合他混在國民黨。而國黨,曆屆主席委員長常委,都是大書法家。即使去掉那變態的民國四大,什麽張靜江、戴季陶、汪兆銘等,寫字上與老蔣也是天地之別。老蔣好麵子,鬱悶欲死。找幾個代筆也是無奈之舉。毛澤東則無需代筆。共黨中完全沒這個競爭問題。今以小人之心揣測代筆之說,實在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有網友在討論中提到“凡人邏輯”、“俗人邏輯”等,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前麵講得都是神仙打架,問題是這形式邏輯對我們今天普通人來說,還有沒有用?有用沒用,全看這個工具的自身定位。比如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是南京人。遇到南京大屠殺的話題,從來都是沉默的。三十萬先輩的冤魂,都在我背上。讓我說不出話來。他們時刻住在我心裏。我可以為他們說話,但是,冤死的先輩們,已沒有什麽話還需要對這個世界說。我已經是埋在萬人坑近百年,身首分離的屍骨。不知道什麽數字。被殺時,掉的是頭顱,灑的是熱血。就是我的全部。現在,這些也都沒了。為了精確數字,要我們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子往呼!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有中立人士說了:我們平常說話,多少總得講點邏輯(至少沒壞處)吧?聽聞此言如此這般地誠摯中肯,讓我十分感動,十分衝動就要點讚。然而,稍一多想然後拒絕了。一來麽,這句話大體上多餘。二來,顯得有些矯情。若是泛泛談邏輯,確實多餘。邏輯一詞源於古希臘語邏格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眾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韓非子最後一句話,畫蛇添足。將好端端一場市場營銷,淪落成無趣的邏輯學研究心得(Woops!不小心說漏嘴了--中國古代偶爾也有點小邏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聽說過一個這成語的背景故事,是用來讚歎某人的算術神技。說他每次計算到結果,其算籌都恰好用完,一根不多一根不少。當時很腹誹這造詞者的外行。這根本不像在真的計算什麽。很可能是在重複做爛了的題目來炫技。如今想來,是自己幼稚了。不懂其中哲學深意。因為任何達到自洽的形式體係,都給人以強烈的先驗感,從而也都應該是“算無遺策”的。先驗一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