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驢十八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個人資料
FarewellDonkey1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點數五十年,中國經濟沒有奇跡(六)

(2024-01-27 10:28:14) 下一個

六. 有錢才有理

關於這個模型遇到通貨膨脹就失靈,有人問為什麽不用不變價的。統計上用十年不變價,最多二十年。時間長了就失真嚴重了。超過五十年的沒什麽太大意義,我找到一個世界銀行的2015年不變價60年數據係列,加入到圖中。可以看出,除了將五十年前的數據絕對值放大了六倍,其它沒什麽大變化。說明這個不變價其實是按當年價用指數矯正過來的,但這個指數隻是個抽樣估算結果,並不能完全反應物價變動。用後麵推導前麵,不是在過濾通貨膨脹,而是相當於追認。讓數據看起來奇怪,但限於趨勢分析還是可以參考的。

這個過程提醒了我,中國無論在計劃經濟還是在市場經濟階段,國家都沒有一個指導或幹預經濟的清晰貨幣政策。雖然沒有明確政策,具體的貨幣實踐還是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影響。我們可以分階段回顧一下。

下圖是1955-1978年中國貨幣供應的增長情況。根據這張圖,我有信心在這個階段用本幣當年價做預測。因為不存在什麽通貨膨脹。每年的現金投放量很少,以存款為主的貨幣總供給也不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但這張圖也顯示了(特別是在文革期間)有嚴重的通縮現象,理論上會拖慢經濟發展速度。隻是在計劃經濟中這個效應有多大很難估計。中國當年計劃的隻是一部分,大量的集體和農村經濟不在計劃內。許多社隊或街道企業就是興起於此時段。如果多發些貨幣,肯定能大幅加快這一部分的。隻是在這個時期通貨膨脹是政治上的禁忌。沒人敢開口子。

文革中少發的貨幣,鄧小平一上台就都發出來了。1979年底,廣義的人民幣供應量為1555億元,1980年進一步增加到1933億元,增長率高達24%,此後的連續三年人民幣的供應基本都保持著20%以上的貨幣供應增長速度——多印鈔票的結果,就是1984年的通貨膨脹。後果就是86學潮加“反資產階級自由化”。

由於文革“欠賬”在,所以這幾年超發的貨幣很快就被經濟吸收。接下來幾年央行就一直保持這麽高的貨幣供應量,從1984年到1990年,幾乎每年的廣義人民幣鈔票供應量增速都在20%以上,尤其是1984年和1986年,鈔票供應量達到了39%和31%這樣的駭人增幅。惡果在1987年到1989年以一場惡性通貨膨脹顯現出來,官方公布的CPI係數是20%左右,實際上許多物價都至少翻番,高檔煙酒等民用消費品價格甚至直接上漲10倍。最終是又一次學潮加流血。此後再麵對90年代同樣嚴重的,大家已經麻木了。

不過從上圖似乎可以看出,超發貨幣確實對經濟發展有加快作用,當然也有可能是沒有將通貨膨脹從經濟增長率中剔除幹淨,造成這種“同步”效應。數據如此,我也沒法再深入。學術界現在普遍認為2%左右的通脹率才是“最健康的”。不承認惡性通脹有任何促進經濟增長的效用。有人研究說1%通脹可以增加0.3%的當年GDP,可下一年會有-0.8%影響。也隻是一家之說。任何超過10%的通脹都不再可控可測。雖然不能直接用CPI去矯正GDP,上圖中給出了去掉通脹的增長率。可以看出這十年低於模型預測速度。

年份

當年價 實際生產總值

物價矯正後生產總值

模型預測生產總值

當年價增長率

物價矯正後增長率

模型預測增長率

1986

     10,376

       9,913

    10,396

14.0%

8.9%

11.8%

1987

     12,175

     11,069

    11,650

17.3%

11.7%

12.1%

1988

     15,180

     12,311

    13,085

24.7%

11.2%

12.3%

1989

     17,180

     12,829

    14,733

13.2%

4.2%

12.6%

1990

     18,873

     13,332

    16,628

9.9%

3.9%

12.9%

1991

     22,006

     14,567

    18,813

16.6%

9.3%

13.1%

1992

     27,195

     16,639

    21,336

23.6%

14.2%

13.4%

1993

    35,673

     18,949

    24,257

31.2%

13.9%

13.7%

1994

    48,638

    21,419

    27,644

36.3%

13.0%

14.0%

1995

   61,340

    23,765

    31,579

26.1%

11.0%

14.2%

1996

  71,814

    26,124

    36,160

17.1%

9.9%

14.5%

1997

  79,715

   28,537

    41,502

11.0%

9.2%

14.8%

1998

  85,196

   30,776

   47,743

6.9%

7.8%

15.0%

1999

  90,564

  33,134

   55,045

6.3%

7.7%

15.3%

2000

 100,280

  35,947

   63,603

10.7%

8.5%

15.5%

 

 

上麵的表格加了一欄物價矯正後的GDP和增長速度。具體做法是將世界銀行的2015年不變價換算成1984年不變價。盡管去掉通貨膨脹因素後,從1986到2000年間的平均年增長速度依然在9%,高於1970年到1985年的平均數。卻遠低於模型預測。而且到2000年GDP數值會縮水60%以上。模型假設這十五年中第三產業產值平均20%的年增長率,有些過於理想。應當隻是名義產值以這個速率增長。

在真實的經濟成長速度上,這十五年比上個十五年高不算太多(9% vs 8%)。 但一是總量大得多了;二是人口增長慢了;三是基本生活(吃穿)無憂了;四是票子發得多,賬麵收入增加很快。特別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所以普遍感覺特別好。當然,有話語權的宣傳,會強化放大這個感覺。不過從1952 到2000一共才三個十五年,總體符合我們模型的預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從量變到質變。

中國主要工業產品指數(以1978年為100

過濾掉通貨膨脹效果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實物(產品)。上表是指數(1978為100),不是實際量。你可以發現上世紀下半段的工業產品增長非常有規律,以十年為單位就特別平滑。比如從1960到2000,每個十年:鋼產量翻一番;化纖翻兩番;發電量增加1.5倍;水泥增長180%,棉布增加50%等。增長速度幾乎是同一的。不過基數不斷增大,絕對數量變動大不一樣。以棉布為例,1970年的產量增加10%可以讓全國人每人多一米布,到2000年的產量同樣增加10%,全國人均就可以多四米布。這種效應,正是靠幾十年持之以恒地增長積累出來的。而從1950年到1975年人口增加了67%,從1975年到2000年人口隻增加了37%。人均產品量則提升更快。人均產品占有量的快速增加,從某種程度上抵消了我們對通貨膨脹的反感。

(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