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國女兒

一個美國人的中國情懷,一個現代人的古典情思,一個女人探索宇宙人生的心路曆程
個人資料
博文
(2010-02-07 17:35:22)
神州反腐以來,落馬的貪官不少。有人發現很多貪官有個令人深思的共性:出身貧寒。
自古貧寒出身的仁人義士很多,可是因為饑寒而生盜心的也不少。有些出身貧寒的人不得意時還能安分守己,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後,反而激發起補償性的貪婪,最終落得禍國、殃民、害己。可是“物極必反”,有些貪官的子孫從小沒有對物質的渴求,長大後反倒特別能抵製金錢的腐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10-02-06 22:49:06)
漢桓帝無子,當權的竇太後決定立解瀆亭侯劉宏為後,史稱漢靈帝。一夜之間,一個十二歲的鄉下孩子從一個位卑錢少的亭侯變成大漢帝國的無上主人,他根本無法承受著突如其來的幸運,遑論責任。劉宏的母親董太後更不過是個沒見識、沒教養的市井女子,地位的突變激發了她的勃勃貪欲。靈帝和他的母親絲毫不懂天子以國為家,需藏富於民的道理。猶如闖入金庫的乞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小時候看《紅樓夢》不明白“鬧書房”一段,也不明白柳湘蓮為何對薛蟠深惡痛絕,更不明白為什麽賈政一聽寶玉和蔣玉函來往就要把他往死裏打。後來看了潘光旦先生譯注的《性心理學》,才知道這些問題的根子出在中國古代社會對同性戀現象的回避和歧視上。雖然沒像古希臘的先哲一樣把“同誌”之戀推崇到精神境界,中古時代以前的中國人對同性之愛的態度是相對寬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古人雲:“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就是說一個大家族從發達到衰落一般隻有五代的時間。從寧、榮二公算起,到賈蘭、巧姐一輩,正好是五代。賈府的頭一代是寧國公和榮國公。“國朝定鼎”之初,老哥倆兒白手起家,冒著九死一生的凶險,憑著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拚殺出來的軍功才掙起了這番家業。當初跟著他們放馬出兵的焦大還活著,時不時提起當日的“功勞情分”,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富貴閑人賈寶玉窮極無聊,把芳官的名字改成了“耶律雄奴”,據他說這是有稱頌四海賓服天下太平的含義,可其實就是想侮辱一下少數民族,因為“耶律”是建立了遼國的契丹人的皇室之姓,把人家當成奴隸來使喚,很符合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文人的意淫傳統。可惜大觀園裏的鶯鶯燕燕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除了奶奶小姐們和香菱(其實是個落難小姐)之外,幾乎全是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老覺得一個社會提倡什麽就缺什麽,比如當初搞“五講四美”,那是因為不文明、不禮貌的人和事太多;如今提倡河蟹,那是因為這世上有太多的“打砸”蟹橫行霸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孝道,可是真正的孝子賢孫其實比熊貓還少。當初為了跟世界接軌,“五四運動”的旗手紛紛提出要“非孝”,可見是中了古文的餘毒,把儒家主流宣傳當真了,以至於這幫提倡白話文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蝸居》熱播以後,富養女兒之說儼然成了社會共識。可什麽是富養,怎樣富養,富養到什麽程度,大家卻各說各話,難有公論。很多人好像把富養界定在物欲的滿足或者情感的嬌縱上。我卻覺得對待孩子必須以品德教育為本,至於物質和情感的滿足則要根據具體的需要而定,盲目地以富養女,恐怕適得其反,《紅樓夢》裏就有個沉痛的例子。從物質和尊嚴角度來說,夏金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首先聲明我不是標題黨,把眼下大熱的宋秘書的大名嵌入題目,隻是為了說明這兩個人物的共同性:他們都是中山狼,產地,年齡,為害不一樣,可本質是相同的。孫紹祖是“大同府人氏”,可謂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宋思明的老家不詳,但肯定是鄉下,從小混混陳寺福和他攀老鄉的情況看,感覺離“江州”不遠,象是南方山區來的土狼。孫紹祖“生得相貌魁梧,體格健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除了對生命意義和本質有深刻精密的論述外,《紅樓夢》的偉大處還在於寫出了生活的豐富和細微。和中國古代以男性社會責任為主的敘事傳統不同,《紅樓夢》對閨閣家常細節十分關注。一頓飯、一盞茶都能寫得活色生香,令人向往不已。這種注重細節的寫法賦予了此書一種真實綿密的生活質地,讓一個下凡曆劫的故事由從不關世人疼癢的神仙傳奇變成令讀者啼笑歌哭的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剛到加拿大讀書時,見到“胡天八月即飛雪”的景象,開始覺得很震撼,為白茫茫雪野驚歎歡呼;可是沒過幾天就煩了,因為再幹淨的地方也會有泥汙、油煙,而世上沒有比被汙染的白雪更邋遢可厭的了。有時候覺得,寶玉看寶釵也許經過一個相似的過程:遠遠地欣賞她是“山中高士晶瑩雪,”可一旦成了夫婦,染上世俗的塵埃,一抔晶瑩潔白的雪就成了一灘陰寒汙濁的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