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國女兒

一個美國人的中國情懷,一個現代人的古典情思,一個女人探索宇宙人生的心路曆程
個人資料
正文

藍色土耳其(三):阿塔圖爾克 ------- 現代土耳其之父

(2013-01-19 17:40:05) 下一個

作為統治數十個民族長達六百年,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奧斯曼的崛起與興盛深刻固然深刻地影響了曆史的發展,但其衰落和解體所帶來的政治和文化的震撼,到今天也無法估量。從巴爾幹半島到中東,過去百餘年來世界衝突的熱點多半集中在當初奧斯曼帝國疆域內,至今猶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奧斯曼,不但失去了其大部分的歐洲國土,所有的非洲行省以及整個阿拉伯半島,而且被從前的屬國希臘入侵,連首都伊斯坦布爾都被歐洲列強的軍隊占領。亡國危機迫在眉睫之際,以穆斯塔法 · 凱末爾(也被翻譯為基馬爾)為代表的青年軍官們,決定推翻奧斯曼王朝的統治,以西方政治製度為典範,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1881 年,穆斯塔法出生於巴爾幹半島的薩羅尼加(今希臘境內),他的父親是奧斯曼軍隊的一個小軍官,後來成為一個木材商人。凱末爾早年喪父,十四歲進軍校學習,由於數學成績出色,深得老師的喜愛,特地給他起了凱末爾這個名字,意為“完美”。凱末爾畢業後在大馬士革等地服役,見證了奧斯曼帝國麵對英帝國殖民主義和巴爾幹半島風起雲湧的民族主義的挑戰,腐朽無能的表現,激發了強烈的民族意識,於是參加反政府的青年軍官組織,開始探索民族複興之路。


奧斯曼帝國軍官:青年凱末爾

盡管對蘇丹的無能統治不滿,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凱末爾和他的軍官同伴們還是立刻奔赴沙場,從巴爾幹半島到利比亞沙漠,從高加索到阿拉伯半島,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在戰火和硝煙中試圖支撐起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雖然奧斯曼帝國輸了戰爭,但凱末爾和英、意、俄軍隊交手過程中,打贏了不少戰役,奠定了他軍事領袖的名聲和威望。

一戰後,奧斯曼帝國被迫接受停戰條約,不但被瓜分支解,而且被英國支持下的希臘入侵,奧斯曼朝廷無力製止,於是凱末爾和其他軍官們成立了大國民議會,組建軍隊,開始了獨立戰爭,先後擊敗了蘇丹和希臘的軍隊,於 1922 年向國聯宣布,代表土耳其人民的大國民議會廢除任何侵害土耳其主權的不平等條約,同年,大國民議會終結君主製,放逐了末代蘇丹。 1923 年,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為了強調和奧斯曼帝國的區別, Turkey 的現代國名采用通用翻譯土耳其 ------ 作者注)


現代土耳其版圖

打贏了獨立戰爭後,凱末爾和他的同伴們麵對的是戰火餘燼裏的殘山剩水(領土麵積不到奧斯曼帝國的三分之一),流離疲憊的貧困人民(大批巴爾幹的穆斯林被驅趕到安那托立亞),險象環生的國際局勢。北邊的世仇沙俄亡國了,但成立了蘇聯,從前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高加索地區,變成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南邊的阿拉伯半島基本被英、法兩國控製了,連內陸的庫爾德地區都岌岌可危。為了救亡圖存,凱末爾和他的同伴們決定全方位推動現代化革命,一方麵以實用主義的態度,接受西方現代科技和製度,另一方麵以民族主義為號召,從文化角度加強對土耳其民族與文化認同。

任何社會的改革都很難,有深厚曆史傳統的國家更難。凱末爾的現代化改革集中在幾個方麵:

1. 政教分離。一千多年來,哈裏發是伊斯蘭遜尼教派的最高精神領袖,居然巨大的號召力和權威。自奧斯曼崛起以來,哈裏發一直由蘇丹兼任。末代蘇丹被放逐後,凱末爾進一步廢除哈裏發製度,實施政教分離,減弱宗教對政治和社會的影響。

2. 全麵教育改革。凱末爾認為教育是現代化的核心,他禁止伊斯蘭宗教教育,全麵采取西方現代教育內容和方式,加強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教育,特別請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做教育改革指導。

3. 土耳其語。奧斯曼時代,波斯語是文學語言,阿拉伯語是宗教語言,而土耳其語(突厥語)僅僅是生活語言。受教育的人花大量時間學習前兩種語言。為了加強民族向心力,認同感和自豪感,凱末爾聘請了法國語言學家為土耳其語發明了一套拉丁字母,同時在全國開辦“人民之家”,教授新字母,並提倡運用土耳其語辦報,用土耳其語出版《可蘭經》,不到三年時間,土耳其的識字率從 10% 提高到了 70% ,從而使普及教育成為可能。

4. 婦女解放。凱末爾認為男尊女卑的社會傳統阻止了婦女發揮才能,他大力推動婦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鼓勵男女同校,婦女參政議政,並且於 1934 ,賦予婦女選舉和被選舉權。 1935年,18位婦女被選入了土耳其議會。

1933 年參觀伊斯坦布爾大學,開放男女同校。

5. 移風易俗。為了推動全民接受變革,凱末爾還采取了一係列今天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的措施,比如說,他下令男人不準戴突厥小帽,女人不戴麵紗。職業女性,一律不許裹頭巾。他鼓勵土耳其人采取歐洲打扮,從外表開始改變自己。為此,他邀請了他的朋友蔻蔻香奈兒設計了土耳其軍裝!他還特地參觀雕像和繪畫藝術,來打破傳統伊斯蘭社會對用圖像表現世界的禁忌。當時的穆斯林多半有名無姓,為了和歐洲接軌, 1934 年,大國民議會通過了《姓名法》,鼓勵普通的穆斯林給自己取一個姓。這些做法今天看來瑣碎甚至粗暴,但從當時來講,卻深刻地改變了一個老大沒落國家國民的心態和生活。

在外交方麵,凱末爾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本著民族主義的原則,周旋在列強之間。他一方麵以共同抗擊英帝國的擴張為籌碼,從列寧那裏領黃金和軍火的支持,和蘇聯簽訂兄弟友好條約;另一方麵,又以蘇聯的威脅為借口,和英、法聯絡,建立軍事同盟關係。

凱末爾不是那種隻會慨歎無力補天的文人,而是從戰場到談判桌,在最壞的情況下,為自己民族贏得最好結果的政治家。隻要對他的民族有利,他可以無所不為。從蘇俄到德國,到美國,誰有用就和誰結盟,完全把民族利益置於個人情感甚至道德之上。當蘇聯革命成功後,為了先發製人,凱末爾差點搶先注冊土耳其共產黨這個商標。

他的繼任者伊努努,在二戰爆發前,經過反複考量,看準了盟國的勝算大於軸心國,於是背叛了和土耳其友好多年的德國,加入盟國陣營。他認為如此對待德國,是他個人道德汙點,但是為了民族的利益和國家的安全,必須有勇氣背叛情感上的朋友。二戰期間,土耳其采用凱末爾的和平和實用主義外交策略,基本置身事外,避免了被卷入戰火。
 

凱末爾和他的政治繼承人伊努努

凱末爾的現代化舉措在當時受到了各種勢力(尤其是宗教)的阻撓和反對, 但是他以他的權威和智慧,把他的改革貫徹到土耳其社會的各個層麵。凱末爾的民族主義措施對少數民族,尤其是庫爾德族,十分不公平。但對土耳其族來講,他在民族存亡之時,以摧枯拉朽般果斷甚至殘忍的政策,保證了其殘存國土的完整性,為其人民構築一個安全的家園,為其民族贏得一個再生的機會。因此, 1934 年在《姓名法》公布之時,他被授予了阿塔圖爾克 ( Atatürk ,意為土耳其之父 )的稱號。

遺憾的是,這位現代土耳其之父,個人生活相當不幸,沒有留下任何親生子女。他隻和拉蒂菲,土耳其航運業大亨的女兒,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 1922 年,凱末爾揮軍伊茲密爾,擊敗占據此城的希臘軍隊。拉蒂菲親自邀請凱末爾入住她家的豪宅。她是法國索邦大學的畢業生,後來在倫敦學習法律,年輕的她很快愛上了民族英雄,而他也為這位受過西方高等教育的女性所吸引,兩人墜入愛河,結婚成家。作為第一夫人,拉蒂菲成為土耳其新女性的代表。


拉蒂菲 ( 1898- 1975 ):不到兩年的婚姻,半個世紀的孤獨

一個銳意改革,與傳統抗爭決裂的政治家,一個受西方教育,穿西式服裝的現代女性,表麵上看是天作之合,然而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不幸的,因為獨立倔強的拉蒂菲不是凱末爾生命中的唯一女人。盡管他一直未婚,但從青年時代起,就不乏女性追求者,其中對他最癡情的是一個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表妹斐凱耶(他繼父妹妹的女兒)。她從小就對凱末爾深情款款,幾經坎坷,離婚後才終於心願得償和他在一起。在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斐凱耶作為私人助理陪伴在他身邊。

多年來斐凱耶一直住在凱末爾的家中,拉蒂菲對這種安排極為不滿,婚後逼他必須把斐凱耶趕出家門。幾經爭吵後,凱末爾終於屈服,讓斐凱耶搬出他的私宅。根據官方說法,被驅逐之日,傷心欲絕的斐凱耶用凱末爾當年送給她的手槍自殺身亡。當然,也有傳言,她死於謀殺。不管真相如何,沒有婚姻可以承擔死亡和猜疑的重量。斐凱耶死後不久,凱末爾和拉蒂菲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離婚後,他終生未再娶,她也未再嫁。一個在倫敦、巴黎都受過高等教育,以推動婦女解放為己任的現代女性把自己深鎖在家族的庭院裏,離群索居,孤獨地度過了餘生。終其一生,拉蒂菲對她短暫的婚姻不置一語。

盡管凱末爾沒有親生的子女,但頗有愛心,一生共收養了十三個孩子,十二個是女孩,其中一個成為土耳其第一個女飛行員,世界上第一個女戰鬥飛行員,還有一個義女成為著名的曆史學家。

凱末爾晚年沉溺酒精,漸漸變得獨斷專行,喜怒無常,最終在伊斯坦布爾死於肝硬化。和大多數英雄一樣,他的一生偉大,卻並不完美。然而由於他前瞻性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保證女性權益,確立了政教分離,其大力推動的非宗教性教育,奠定了土耳其現代化的基礎。特別是在中東婦女權益岌岌可危的今天,廣大土耳其人民,尤其是婦女,有對他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感激。

我在伊茲密爾那天,正逢他的忌日,在他離世的時刻,全國默哀。從遊覽車上看去,許多樓房、店鋪懸掛他的巨幅肖像,街上不少人在賣印著他的肖像的旗幟。賣旗的人神色都肅穆,也許他們的目的不在於能用他的畫像掙錢,而是隻想讓凱末爾深邃的眼睛能夠再次注視他的人民。


現代土耳其之父 ------ 凱末爾 ( 1881 - 1938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向凱末爾先生致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