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博文
看世博與排隊
新創(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今年十月,筆者夫婦去看了上海世博會。之所以選在十月份去,除個人原因外,一是想避開上海的酷暑季節,二是自以為臨尾了,參觀人數可能會少些。票子是一早就托人買好的,老頭、老太每人三張,在上海的親友都告知還要送票給我們,心想,人生一世,看世博的機會不多,上海又是咱們的故鄉,這次,是一定可以看過癮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柿子紅了李果(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金風送爽,大地一片金黃,柿林裡懸掛在枝頭的柿子,果實累累,宛如盞盞紅紅的小燈唬?瞧??t柿葉在秋風搖曳像一麵麵小紅旗在招展。兩者互相陪襯,明亮耀眼,魅力醉人,給人熱烈豪放的感受。中國是柿子的故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雲:「七月龍眼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那年,我在中國大陸工作,初調至果品公司當經理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用心靈譜新曲——訪中國音樂學院作曲係主任王寧教授文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卑詩中樂團十五周年秋季音樂會上,壓軸大合奏《媯川古韻》引起轟動。我在樂團指揮卓訥仕先生家裏,很高興見到了作曲家王寧教授。《媯川古韻》寫於2001年,2003年首演於台北,2004年再公演於北京,今次屬國外首演。聽過此曲的朋友普遍反映,該作品具有前所未聞的新意,已超越了一般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家文苑》總第一百一十六期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
林楠(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原色》是一篇很別致的小說。作者用簡練的筆墨塑造了一個相貌並不十分出眾,雖生在北京,“但一舉足,一皺眉,十足一個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
林楠(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三)黃綿看見自家院裏“楓葉又紅了”的時候,買房當年聚在一起的幾位好友,眼下已四處離散。觸景生情,諉婉地講述了這幾位身邊朋友的移民故事。看得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林楠(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二)生活在西方現代語境中的女作家,以自己的敍事視角,向讀者,向社會闡述著對人生、對社會、對當下、對未來的理解,讓《漂鳥》在生活審美、情緒審美和價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
林楠(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
(一)
《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移民,表徵為居住地的轉移,實質上是對母文化環境的逐漸疏離,然後進入對異文化環境的“不應期”,心理上的失落和彷徨在所難免。這種生命的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司馬其人(代序)
微言(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司馬策風要出版文集了---他的第一本文集,寫信來囑我為序。其實我自忖不是寫序的合適人選。不過我和司馬確有文字上的切磋,詩詞上的唱和,現在他的文集即將問世,寫點什麽表示祝賀還是“要得的”。於是有了這篇文字。司馬姓劉,常用筆名“司馬策風”。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個圈子裏知道他的真實姓名的不多,而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作家文苑》總第一百一十一期文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一進入溫哥華菲莎河畔的工業區,即刻聽到鼓樂齊鳴,好不熱鬧。庇詩中樂團十五周年秋季音樂會的排練,正密鑼緊鼓地踏入最後衝刺階段。庇詩中樂團每年都至少舉辦春、秋兩場音樂會,而且堅持了十五年,今次會呈現給聽眾怎麽樣的新驚喜呢?樂團上級領導“庇詩中樂協會”會長黎焯明先生向我作了熱情介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九九豔陽天郭梅(大華筆會會員)/杭州秋高氣爽,又逢重陽。和過去不久的中秋一樣,重陽無疑也是傳統節日的重頭戲。在宋人蒲積中所編《古今歲時雜詠》裏,從第33章到37章,整整六個章節都是吟詠重陽的。不必說“版版六十四”的古籍書,便是在今人小字號的排印本裏,這六章光目錄就鋪滿了十多個頁碼!如果說中秋總是讓人思念親人,那麽重陽則往往令文人墨客們感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