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總第一百四十五期

(2012-05-13 15:17:27) 下一個

會員巡禮

陳一鶚,男, 1943 年出生,筆名一塵。 1968 年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自控係。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曾參加過潛艇研製,獲得過國家科學進步集體三等獎。在《船工科技》上發表過科研論文《深潛艇的浮力定深定位控製係統》。及參加電子技術的教材的編寫工作,獲得過多次優秀教學的獎勵。

近年來著手寫回憶錄。今年為老年華人協會寫過一篇報道《寒梅傲雪齊綻放 技藝高雅夕陽紅—— 溫哥華老年華人協會女子模特隊紀實》刊登在 2 月 22 日 《大華商報》上。

包粽子

一塵 (大華筆會會員) / 溫哥華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我家年年都是買粽子吃的。前幾天妻子對我說:今年咱們倆自己試試包粽子吃好不好?我覺得很新奇,心想她什麽時候學會的?就說好呀,咱們試試吧。

妻子早上去唐人街買了兩捆 葦 葉和一袋糯米,還有大紅棗和蜜棗。回來後,她就 . 把 糯 米淘洗了幾遍,用水泡起來 。 到下午她撈出來控去水分;接著將葦葉放入開水中煮。煮了很長時間,再放入涼水中浸泡;然後將 2-3 張葦葉錯開包卷成三角形的 錐筒狀 ,在向其中裝入一些糯米後放入 2 粒大棗,再用一點濕 糯 米將棗蓋上,最後用葦葉裹嚴,並用線繩捆好。看著她這樣包,我也試著做。我學著妻子的樣子,把 2—3 張葦葉卷成三角形的 錐筒狀,裝入糯米。再往裏麵放紅棗和蜜棗。可是先裝進去的米都從錐筒狀下麵的小孔漏出去了!妻子看著我大笑,說你得往米上多淋幾次水,米就結實不漏了!說著還給我做樣子看。我笨手笨腳地好不容易做成一個,和妻子做的一比,我的又小又不好看。我們兩人有說有笑地包了一個多小時, 粽子放了滿滿一鍋。然後加入清水就煮上了。開鍋後過一段時間,變中火又燜煮近一小時。

晚上,女兒女婿下班後帶著外孫兒回來吃飯。妻子開鍋取出粽子。將粽子投入涼開水中拔涼,擺到了餐桌上。女兒看了興高采烈地說:“哈哈,爸爸媽媽親自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大家搶著把粽子夾到碗裏, 把葦葉剝去。我迫不及待地沾了點白砂糖就投進了嘴裏,果然,味道美極了!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 孩子們吃了很多。家裏充滿節日的歡樂。

我很奇怪,以前妻子沒包過粽子,現在怎麽就會了呢?妻子說,前幾天我去朱老師家,見她在家包粽子,我就幫她包,順便就學會了。妻子聰明又勤快,真是全家人的福分。我們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遙想家鄉粽飄香

惠遠飛 / 廣東(東莞)

馬上就要到農曆的端午節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遠在鄂西北秦嶺南麓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位於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上,這裏的民風民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南北方民間習俗的結合體,既有北方的感覺,又有南方的味道。當然,端午節也不例外,賽龍舟、吃粽子、點燃艾香等,因為家鄉位於大山之中,賽龍舟的項目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剩下的重點就是包粽子、吃粽子、點燃艾香等節目了。

回憶的鏡頭拉回到八十年代末期的鄂西北山區鄉村。少年時代,經濟條件尚不發達,我們這些孩子就盼望著個逢年過節的,能吃上頓好吃的,填填自己那缺少油水的肚子。過完春節後,在家鄉受重視的節日也不多了。所以,端午來臨,那真是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的粽子,就是我們農曆五月最精美的食物了。

端午節前一天,大人們也開始忙起來了,我們這些小孩子也不能閑著,要幫大人們做些事情:帶上鐮刀到野外的山上去砍棕樹葉,用來包粽子;至於艾蒿,我們很早以前就從山上砍回去了,放在太陽下暴曬,等到端午節那天可以點燃驅邪。

砍回來的棕樹葉要在熱水中清洗、浸泡一下,才可以用來包粽子,這樣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母親早已準備好了糯米,還有大棗、杏仁之類的,開始動手包粽子。包粽子是大人們的事情,我們小孩子這時候可以去放心玩耍了,就等著吃粽子了。

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出籠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圍著粽子高興地又跳又唱。我們既小心又耐心地打開一層層包裹在粽子外的棕樹葉,就聞到一股不可阻擋的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能輕易就可以看到那些深沉、飽滿晶瑩的糯米,是它們散發出來的清香,沁人心脾。

全家人圍坐在桌前,喝著母親早就調製好了的雄黃酒,蘸著糖,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心裏蜜糖一般……

再大點,我才知道原來端午節與紀念中國第一位詩人屈原有關,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一位鬱鬱不得誌的貴族,憂國憂民,一位滿腔熱血渴望報效祖國的羸弱的文人,但壯誌不能酬,最後,懷著滿腹憂憤在汨羅江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使他的屍體免遭魚蝦吞食,就包粽子投江喂食魚蝦,劃龍舟打撈他的屍體。後來,為了紀念他和祭祀他,人們就將屈原投江的那一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也約定俗成成為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長大後,我也開始寫作,成為一個詩人。每年的端午節,我在也不再僅僅停留在吃粽子的喜悅之上,更多的是在想端午節、屈原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麽?——時代賦予一個人的責任和使命。

大學畢業後,就一直漂泊在外,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在家鄉過端午節了,也沒有機會吃到母親親手包的香甜可口的粽子,品嚐到母親配製的雄黃酒,聞到家鄉山野生長起來的艾草的香味了。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想念那悠悠的粽香和艾香,它讓我一次又一次把家園、國家、民族和責任聯係在一起。

李蓮(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續完)

“文革”初期,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在《前線》發表的《三家村劄記》被打成“大毒草”,我和二位朋友(其中一位編輯)相識在文章中,對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常在茶樓喝茶,在小酒館聚首碰頭,討論切磋文學,也被視為“三人幫”,帶著所寫文章,帶著行李集中學習反省,整天寫檢查、檢舉、寫總結、寫“交代”、“認罪書”。幸好我出身好,根正苗紅,入黨未久,加之所寫的都是歌頌大煉鋼鐵、大躍進、人民公社的,豆腐裡難尋骨頭,審來查去,無錯誤可批鬥。我終於在每期十五天的學習班結束回到單位,但那兩位就沒那麼幸吡耍?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