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些時候,總讓人感覺到寂靜帶來的詩意。比如,那些北部深秋的清晨,樹葉漸漸脫落,枯枝交纏在一起,在清早微微泛白的天色下,有如細密的蛛絲一樣點綴著天空。而此時,小池塘裏白霧繚繞,野鴨子們安靜地浮在水麵,等待蘇醒。大片大片的草地,覆蓋在厚厚的白霜下麵,牧場裏牛群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懶散地啃草。又比如,夜色裏出門,風迎麵掠過,帶著讓[
閱讀全文]
九九年秋天,我在新澤西上班的那家做投資資訊的小公司要被MorganStanley收購,同事們借機搭順風車全部跟了進去,當時辭職的隻有我和我的一個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因為不喜歡我們的老板,跳槽去了另一家也不錯的公司,每天享受新公司的免費午餐。而我,知道自己馬上要搬到外州,兩個孩子幼小,遲早也是要辭職另尋混飯吃的地方,就打定主意跟老板要高價,想給下份工[
閱讀全文]
我從來不跟人在網上聊天,但是老朋友除外。到了我這個年紀,我覺得還是老朋友比較貼心。他們就象那些經過時代檢閱流傳下來的老書,給人很踏實溫暖的感覺。有時早上進辦公室打開電腦,我能看到一個老朋友在線,他的名字亮閃閃地掛在那裏。我們從少年時代就相識,現在雖然隔著一個浩瀚的太平洋,但是在冰冷的電腦屏幕後麵仍能感覺到彼此情緒的波動。碰麵的時候[
閱讀全文]
兩周前去參加了一個講習班,沒什麽意思,但是講習班開辦的地點有意思。那個地方,住一夜根據房間的位置和人數,價格在300到2000美元之間不等。現在這個季節,有錢也訂不到房間了。它是天上仙境,可是開著人間的價格,燒著資本主義的煙火。十月初,秋葉正美的時候,又在山裏,舉目四望,層層迭迭的峰巒密林,雲霧繚繞。石頭砌成的樓堡,一百多年的曆史,一麵可[
閱讀全文]
1.80年代的迷夢我曾是個80年代的追夢者,但是後來看到太多對80年代情意綿綿的追憶文章,反倒冷靜下來。80年代真的是個完美輝煌的年代嗎?在8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現在都已步入中年,對於一個已經逝去的遙遠的年代,我們所懷念的,不過是我們正在消逝的青春和熱情。我們在80年代遇到了很多文化開禁後的奇花異草,我們建造了很多夢想的海市蜃樓。不幸後來很多的夢想[
閱讀全文]
有一天晚上我繞著小區的池塘在散步,迎麵開來一輛小車,因為速度慢,我認出開車的女人曾經是小區裏的一個鄰居,隻不過她離婚以後搬了出去,兩個或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們隻是見麵點頭之交,讓我記住她的,是她那一頭無比膨脹的黑頭發,有著無法束縛的瘋狂。她離婚的故事像個沒什麽秘密的秘密,由她丈夫和孩子的口中傳給鄰居,再尋常老套不過的一個故事。這個[
閱讀全文]
夏天快結束的時候,我開始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本二十幾年前看過的舊書,斷斷續續,一直看到秋雨綿綿,樹葉轉換了顏色。今年回去時,對書店裏的新書都沒有信心,買了一本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結果還被丟在了出租車上。比較起來,還是舊書比較耐讀。《百年孤獨》講的是世事紛繁,代代繁衍之中人的孤獨。它充滿了一個講故事的人的機智,幽默和深刻[
閱讀全文]
1.夏日將盡的一個傍晚,一個周末的傍晚,雲淡風也依然是暖融融的。
晚飯後,我一個人就著半杯沒喝完的紅酒在餐桌的燈下隨意翻看著一本書,少有而難得的閑適,然後不經意間就讀到了一首詩《故事-獻給我的祖父》。那一刻似乎很安閑,沒有什麽事急於要完成,晚飯後的餐桌還沒有清理,電視機開著,聲音有點吵鬧,孩子們已經從餐桌邊跑開。生活的尋常聲色背景之[
閱讀全文]
因為初戀情結(對文字的愛戀,別誤解!),也因為瑣碎的生活讓人感到厭倦,我開始上網碼字。寫第一段文字的時候,我想起一個笑話。有個孩子考上了大學,去跟他爸爸報喜。他的爸爸種了一輩子地,看到兒子有出息特別高興,問兒子,你去學什麽呀?兒子說,學哲學。爸爸又問,哲學是什麽?兒子想了一下,指著一隻在院子裏閑逛的雞說,“你看這隻雞,你看隻有一隻[
閱讀全文]
1.一個晴朗的早晨,凱文來找我借錢買煙。天已入秋,可他穿著一件晃裏晃當四處漏風的大背心。他坐到我辦公室門邊的椅子上,眼神發直地盯著我問,“美人,怎麽樣啊?”我掃他一眼,應付說,“忙啊忙啊忙啊!”他不走,我隻好從電腦上抬起頭,“你工作找得怎麽樣了?”他發怔說,“我很鬱悶,還沒人要我。”我漫不經心地安慰說,“別急,這種光景,需要點時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