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7-03-29 08:48:57)
在波士頓釣魚劉振墉
周末隨女婿去海上釣魚。這個小漁港在波士頓以北五六十公裏處,麵對大西洋。我們提前到達碼頭,買了票(半日釣每人70美元)就先上了船,漁人們陸續到來,7點鍾漁船準時離開碼頭駛向外海。
漁船不大,艙麵兩側共有三十多個位子,一根根的釣魚杆從船舷一直伸向船蓬的上麵。有兩個漁工,一個人管駕駛,另一個人負責艙麵服務。船行駛約四五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3-23 03:51:49)

畫押劉振墉  我特別瞌睡,眼皮真有千斤重,腦子裏一片迷糊。馬先生他們的談話聲音又總是在耳邊嗡嗡地響,一會兒由遠而近,一會兒由近而遠。好幾次勉強睜開眼睛,隻看到豆油燈的火頭在對麵跳呀跳的,燈頭上還結了大大的燈花,燈光隻隱約照亮著桌子大的一片,看不清房間周圍是什麽樣子,總覺得陰森森的,有些使人害怕。馬先生他們幾個人卻在不緊不慢地抿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3-20 07:56:35)

城柝聲聲夜未央,
江雲初散水風涼;看君已做無家客,
猶是逢人說故鄉。明王問
高淳圓夢早上離開南京的時候,我帶全了洗漱用品,並且跟居停主人打了招呼,說今晚可能住在高淳,親戚聽了流露出意外的神情。我隻知道高淳在南京的南邊,靠近安徽,境內有固城湖和石臼湖,這點知識還是半個多世紀前聽大伯父說的。高淳是我們家的祖籍,記得小時候,逢年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3-18 07:00:36)
董必武與民國檔案      劉振墉位於南京市長江路(前名林森路)264號的南京人民大會堂,原稱國民大會堂,建成於抗戰前夕。它是一座占地寬闊、設施齊全、規模宏大的建築物,在當時的全中國可以說絕無僅有。建成不久即為汪偽“憲政設施委員會”占用。抗戰勝利後,經全麵翻修裝飾,於四八年三月,在此召開了“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所以,在這座建築物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3-16 07:36:44)
等待牙齒仙女
劉振墉  在美國上學的外孫女到了換乳牙的年齡,最近說是有顆牙很鬆動,快要掉了。前天下午放學回家的路上,她拿出個小紙包對我說:“公公,給你看樣東西,”打開一看是顆牙齒。我說這樣髒的東西還不隨手扔到垃圾箱裏,帶回家幹什麽?外孫女卻說:“可以換錢的呀!”我是第一次聽說牙齒能換錢,也就來個“不恥下問”。  外孫女告訴我,把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3-11 12:29:57)
警察與小孩劉振墉
我的小外孫千千快三歲了,正是最愛模仿的年齡。上個月,喜歡掛著五角形的徽章,腰束皮帶,舉著塑料手槍,威風凜凜的大聲麽喝:“我是警察”。最近興趣轉移了,每天都要穿那件菜黃式的中號雨衣,雖然太大太長,但穿上身他就能進入角色:“我是救火員”。
我們住的這條馬路上有四五十戶人家,七月的一個周末舉行社區派對,小孩們總是把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3-09 08:46:08)
莞爾集劉振墉一、我打你媽媽不久前,我遠涉重洋,來到女兒女婿家,為的是“發揮餘熱”。小外孫千千快三歲了,特別調皮,有時還會耍賴、頂牛,不聽管教。有一次,當我嚴厲訓誡他時,他竟然說:“你不能打我,你不是我爸爸”。我一聽心裏真想笑,表麵上卻厲聲地說:“你不聽我的話,我就打你媽媽,我是你媽媽的爸爸。”他連喊“不、不”,態度隨即軟下來了。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3-08 07:01:09)
         
小外孫學用古詩     劉振墉我的小外孫千千,現在快三歲了。他們一家雖然生活在美國,在家裏卻一直使用漢語,所以千千半年前就已經會背誦二十多首古詩。當然,他還不太懂詩的意思。但小家夥特別調皮,頭腦也靈活,有時將他學到的古詩活學活用起來,真叫人忍俊不禁。
一天洗澡時,他突然指著自己的肚臍眼說:“煮豆燃肚臍,豆在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7-03-05 06:52:55)

蘇步青介紹高速公路 劉振墉第一次聽人說到高速(特級)公路,還是出自蘇步青先生。
大約在一九五六年,蘇步青與吳文俊兩位數學家,參加了保加利亞的數學年會後,訪問了東德等幾個東歐國家。回國以後,在複旦大學的登輝堂,蘇先生做了一次報告,暢談訪問東歐的觀感,筆者當年也是聽眾之一。
記得蘇先生介紹了許多見聞,蘇先生對德國的公路讚歎不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2-27 13:06:27)

陳望道的比喻  劉振墉    陳望道曾擔任複旦大學校長多年,日常校務雖說過問不多,但每一屆新生入學典禮,他都要親臨主持並作簡短演說。筆者一九五六年考入複旦大學,新生入學典禮於九月中旬在登輝堂舉行,我才第一次見到了這位仰慕已久的學界名人。  當時陳校長演講的詳細內容我已經記不清了,印象深刻的是他用的比喻。他說:“人們的相互關係,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