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董必武與民國檔案

(2007-03-18 07:00:36) 下一個

         董必武與民國檔案      劉振墉

  位於南京市長江路(前名林森路)264號的南京人民大會堂,原稱國民大會堂,建成於抗戰前夕。它是一座占地寬闊、設施齊全、規模宏大的建築物,在當時的全中國可以說絕無僅有。建成不久即為汪偽“憲政設施委員會”占用。抗戰勝利後,經全麵翻修裝飾,於四八年三月,在此召開了“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所以,在這座建築物裏,收藏有大量汪偽與民國時期的檔案。我所記錄的,正是有關這批檔案命運的故事。

    我的這位朋友是個典型的北方漢子,身材高大魁梧,性格豪爽,又具有膠東黃縣人的特點:善侃,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五十年代中期,我們做了兩個多月的室友,聽他講了許多親身經曆的故事。四十多年過去了,他的名字早已從我的記憶裏消失,但有些故事卻依然印象深刻。下麵就是他講的有關董必武保護民國檔案的一段,我相信基本事實大致是可靠的。

             “大軍渡江占領南京後,部隊就地駐防,我們連負責警衛長江路上的大會堂。剛進去時裏麵很亂,傾倒的家具,散在地上的書報文件紙張,一片劫後景象。

“我當時是連隊的事務長,也就是炊事兵的頭。我有小學文化,能寫信、看報紙,能記簡單的夥食帳,不客氣的說,在連裏也算得上知識分子了。在我們連裏,從幹部到戰士,很多人是文盲,隻有少數人識些字。所以,對於滿地的、滿櫥的、有些還是裝訂很考究的文件,都將其看作“反動材料”,從來沒有人會想到,這些東西將來可能有多大用處,更不用說它的曆史價值了。有時碰上連日陰雨,炊事員生火困難,就隨手找些紙張來引火,至於有人悄悄撕來擦屁股、引火吸煙等等,也就在所難免了。

“過了半年左右,有一天,師團領導陪同一群穿便衣的人來大會堂視察,聽說還是中央領導,為首的是個老頭兒,留著八字胡須,我們都認不出他是誰。隻見他在各處看了一遍,也沒說什麽。

“第二天就從上麵傳來通知,嚴禁使用或燒毀大會堂裏的檔案,要求認真保護。據說昨天來視察的是黨內元老董必武,指示部隊領導要嚴格保護檔案資料。果然,沒過幾天,上級就派了幾個人來,將大會堂裏的所有文字、圖片等等,進行了整理和封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