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之聲

春風何處﹐點點滴滴人間﹔春意何處﹐點點滴滴心裡。-姚雲毅
個人資料
博文
(2007-10-17 06:23:41)
有誰知道,代溝有多深?有誰知道,理解有多難?有誰知道,親情有多重?
 當我坐在父親的病床邊,當我記著父親口述的遺作,當我聽著父親的同齡人最後一次唱起「新四軍軍歌」時,我似乎走近了父親,理解了父親,親近了父親,然而,當我扶著骨瘦如柴的父親顫巍巍地走向廁所,聽他講著出院後的打算,聽他講著心願時,我卻又是困惑,因為父親對自己的病情依然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1-31 20:19:34)
上星期六晚上八點十分﹐又如以往﹐與上海的老父親通話﹐此次的內容﹐雖是一周的流水賬﹐卻也十分豐富。首先匯報女兒的中文大考成績﹐獲悉得到A+後﹐倒是老少同樂。女兒又彈鋼琴兩首﹐讓這老爺爺聽﹐其間老兒子換手兩次﹐足見樂曲之長。曲終之時﹐爺爺果然叫好﹐但說右手力度不夠﹐要注意女兒營養﹐“十三歲的小大姑娘了﹐營養要當心﹐營。。。”﹐對於老父的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09 18:00:30)
二零零四年,美國前總統福特在接受家鄉報紙專訪時,對1948年至2000年間的九位美國總統和他自己作了一番評論,他要求“密西根大激流城導報”隻有在他去世後才可以發表他的見解。按照他的觀點,艾森豪威爾總統和杜魯門總統可名列第一,第二。因為“艾森豪威爾總統是北約的奠基人,他不但做了許多有影響的大事,同時使美國成為負責任的國家。”而杜魯門總統“決定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2-26 21:34:58)
又是一年,又是聖誕,北風刺骨,萬木蕭瑟。長假要到了,新年又來了,於是在感歎中有著興奮,忙碌中有著歡樂。或許是因為受了周圍氣氛的感染,或許是因為受了排隊拍聖誕老人的隊伍影響,或許是因為聽見了空中飄來的聖誕歌聲,或許是因為看見了冬夜裏越來越多的聖誕燈火。年年的聖誕燈火,總是各有特色。最早的燈火感恩節晚上就出現了,那是漫漫黑夜裏的一點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29 19:34:01)
2006年11月22日星期三晴最低零下5度最高零上7度今天上午做實驗到十一點半時,美國老板來到實驗室,問了工作進展後便說要去買火雞了,祝大家感恩節愉快,11月27日星期一再見。“貓兒”一走,“鼠兒們”也不敢放肆。我去了顯微鏡室,那兩位試管瓶裏作道場,等我三點多回來時,還沒忙完。我無法奉陪,因為四點鍾要配牙冠,開車至半路時,一位七年沒有聯係的普渡大學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05 18:07:20)
老父已近九十,老兒四十開外,但這四年中,每年一次的回國探親,每周一次的越洋電話,倒是拉近了父子間的距離,倒使父子間的話題變多了,父子間的情感比以往的任何歲月都濃了。或許,因為都有了年紀,以往的血性被這歲月磨軟,以往的固執被寬容代替,以往的代溝也被理解填平;或許,因為都經曆了人間滄桑,歲月起伏後,霍然回首,悟透人情,看破炎涼,格外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1-01 17:28:36)
晴空萬裏,陽光宜人,十月二十九日星期天下午四點半,由密執安大學音樂,戲劇,舞蹈學院舉辦的一年一度鬼節音樂會,又在裝潢一新的百年大劇院內舉行了。演出前的一小時,在劇院附近的大街小巷上,已時時見到裝神扮鬼的大人小孩出沒。有的是父母子女全家出動,有的是祖孫三代浩浩蕩蕩,有的是幾個老人結伴而行,也有的是左鄰右舍,呼朋喚友聚眾而來。人口十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9 06:06:20)
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哪裏?就在國外,就在美國。剛到此地時,文化衝擊之大,觀念變化之大,難以言表。從第三世界一下子躍進到第一世界,心裏的失衡也是痛苦,五千年怎麽就不如這兩百年呢?勤勞,勇敢,聰明的中國人就是因為“萬歲”,“打倒”喊得太多了,鬥天,鬥地,鬥人鬥得太多了,熱血沸騰的傻事幹得太多了,才落後了,才變得髒,破,窮。以至於許多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0 19:43:10)
最近,上海的政壇引發了一係列的政治地震。先是社會保障局長祝均一挪用32億弱勢百姓的活命錢,供紅頂商人張榮坤投標滬杭高速公路,隨後又牽出了一係列的官商勾結,以權謀利,炒作房價,假公濟私,欺行霸市,胡作非為的醜行,惡行,以至上海市第一把手,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陳良宇被“雙規”,被鏟下了台,而隨著案情的深入,相信必然還會有其它官員下馬落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又是那雙纖長的,鋼琴家的雙手在八度音間靈活地飛舞,又是一身潔白的演出服,仿佛是個精靈在蕭邦的大波蘭乃茨舞曲中緩緩走來,揮揚著閃著音符的翅膀,在這百年的音樂殿堂中漫遊,跳躍。在這音樂的殿堂,在這鋼琴的世界裏,郎朗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鋼琴王子,他嫻熟的技巧,超人的記憶,富有感情色彩的演奏,給蕭邦的這首鋼琴舞曲注釋了清新的活力。1834年寫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