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博文
(2006-11-07 09:54:35)
對於“見到”這樣的詞,我向來認為我還是理解的,我也一向謙虛地認為大家對於這個詞也是理解的。
但是最近,這個詞突然變得陌生起來。也許這個詞承載了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吧,反正是深奧的一塌糊塗。
還有一個詞,我向來也很不理解,叫做老實做人。我們家鄉那裏,要是說某些人撒謊,往往說這個人說了“實話”。後來我上了學,對於這個說法就懷疑起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各位看到我把曆史跟前麵三位放在一起的時候,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想法。譬如,認為這樣的曆史不值得我們太認真。
但是從另一方麵,我們的曆史又給我們特別沉重的負擔。在這城中的包袱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老祖宗的東西要不要改?
要是我兩隻黃鸝來說,這個問題是各偽命題。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這個問題中有一個關鍵的詞語根本沒有確切的內涵。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02 14:48:11)
第一,曹操
無論是三國誌還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都是一位性格鮮明的人物。這個鮮明,和他一生的經曆不無關係。曹操一生征戰四方,從征討黃巾起義開始,董卓,張鏽,袁術,呂布,袁紹,劉表,張路,馬騰,。。。當時的豪傑相繼被滅或者投降,即使期間偶有失敗,隨即反敗為勝。曹操可謂常勝將軍。無論是戰役的數量質量還是影響力,曹操無愧三國第一名將。
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6-09-02 14:07:47)
LM什麽名字?他已經忘了,大家也差不多忘了。
在他寫回憶錄的時候,他的名字已經被另一種符號代替。久而久之,人家喊他名字的時候他總以為那是另一個人的名字,隻有那個符號才讓他感到親切,才讓他覺得有說話的欲望。

“大家肅靜,***要說話了。”
LM說話的場合大抵都是如此,當然這不過是我簡略的敘述。在更一般的場合,***前麵需要有合適的形容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記得誰這麽說過來著:什麽是故事呢?就是過去的事情,人年紀大了,也就有了故事。
對了,這個誰好像是茹誌鵑女士,我讀過她的《百合花》。照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篇小說什麽故事也沒有發生,隻是在主人公人生的長河之中跳躍過那麽一朵浪花。但是年輕的心靈之中,百合花永遠象征著純潔和崇高。

我下麵的這個故事,也許從來也沒有發生過,也許在遠古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7-17 23:03:20)
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很多人都引用過。但這句話什麽意思呢?下麵就此說說我的意見。巧,一般解釋為技巧;令,這裏解釋為眾多,讓眾多人喜愛的美色。孔子的一群學生,納於言的人很多。就是有那麽幾個言語科畢業的學生,長得很不怎麽樣。於是孔子歎氣說“說話懂得技巧又長得漂亮的的人真少啊。”當然也不光是他的學生。孔子一生沒見過幾個mm,難得見過南子那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7-15 22:06:25)
最近看到一則笑話,大致是說人最好是從老活到小。
年老的時候有錢,有房,有閱曆,卻不得不擔心死後進天堂下地獄的問題。
如果活轉回來,就沒有這樣的憂愁,那多好啊。
我們可以在老年時盡情享受生活,可以看子孫一堆向自己伸手要錢。
等享受夠了,就去工作。那時工作全憑興趣,沒有壓力,也沒有必要擔心炒魷魚。而且工作經驗豐富,工作也變成了一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方舟子經常批評業餘“家”們,號稱科學打假。
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質還在於儒家思想的問題。為什麽呢?因為儒家思想喜歡用玄學來理解科學。
在他們看來,科學好像很神奇,能夠做一般人做不到的東西。其實科學家並不神奇,他們的特點在於他們做一般人不做的事情。本質上說,他們並不特殊,隻不過在那個領域有著足夠的愛好。所以專家們流行的笑話就是:對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據說有一些大學校長批評高考製度。
我國的高考製度當然有值得批評的地方,但是他們批評的地方讓我懷疑。
首先,他們認為高考錄取製度的評判標準不合理,進而對於社會公平公正這樣的要求頗不以為然,抱怨大學沒有了自由挑選人才的空間。
我的懷疑:什麽是他們需要的自由空間?我覺得他們的言下之意就是應該由他們來決定誰能進大學。說實在的話,我是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文化運動”在上世紀初的中國成為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共識,譬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和魯迅。
他們有什麽共同的主張呢?從胡適、陳獨秀到魯迅,均認為中國近代的失敗是因為“國民性”的問題,而國民性又是受文化決定。陳獨秀說儒家“支配中國人心二千年,政治上,社會上,學術上遂造成如斯之果”。“如斯之果”就是胡適說的“百事不如人”。魯迅更說,“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