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華裔美軍的反恐經曆

大地之晨 (2025-11-28 05:08:43) 評論 (0)


2001年,高中畢業、18歲的陳澄隨父親從福建老家來到美國紐約。陳澄當時的夢想是和他的父輩一樣,在美國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四個月後,在一個美國征兵官的鼓動下,報名參了軍。

不久,他被送到位於肯塔基州的諾克斯堡裝甲兵學校參加訓練。諾克斯堡被譽為美國陸軍的“心髒”,與總統座機“空軍一號”同為“美國最安全的地方”,美聯儲的金庫也設在這裏。它方圓440平方公裏,駐紮著全陸軍最精銳的力量,周圍環繞著起伏的山陵和茂密的叢林。陳澄將在這裏受到最先進和最嚴格的訓練。“你是第一個來到美國四個月就當上輕騎兵的中國年輕人”,教官長毫不掩飾對陳澄的讚賞,陳澄是裝甲偵察兵,也就是輕騎兵,全美國隻有幾千人。

在訓練基地,陳澄他們要接受陸軍理念教育,進行意誌訓練、體能訓練,以及專業訓練。

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們就要起床,隻穿汗衫短褲,在凜冽的寒風中一站兩個鍾頭,冷得嘴唇發紫,渾身哆嗦。每餐飯不超過5分鍾,還包括盛飯的時間。訓練幾乎不間歇,教官無事找事,要你手捧一本書死記硬背,一雙皮鞋讓不歇氣地擦上2個鍾頭,然後拿著手電筒照著檢查,有不到位的,罰你不留情,時不時的緊急集合,存心不讓人放鬆神經。

體能訓練主要是俯臥撐、仰臥起坐,和2英裏越野跑。一個多月後,陳澄能在2分鍾內一氣完成80下俯臥撐,或70下仰臥起坐,14 分鍾內能跑2英裏越野。

專業訓練也名目繁多,首先要學會拆裝並使用各種輕重武器,其次訓練快速檢修裝甲車和悍馬戰車。作為偵察兵,還要訓練獨立作戰能力。人人身上配置衛星定位儀,還要手持信息傳輸器,與車載電腦聯網,隨時發送、接收各種信息。

另外,他們還要訓練野外生存和工作能力,隻帶一張地圖、一枚指南針,在荒野上行動,靠目測,用腳步計量,在地圖上標出方位、距離。還有高空訓練,防毒氣訓練,以及戴上夜視鏡進行夜間實戰訓練。每一期訓練淘汰率都達30%左右,陳澄卻堅持了下來。

2002年,陳澄被分配進美軍第25步兵師航空旅,防衛夏威夷群島並擔任亞洲地區聯合防禦任務的第25步兵師有“熱帶閃電”的美稱。它屬下的騎兵中隊除了陳澄所在的地麵偵察連之外,還擁有一個空中偵察連、空中救護連、後勤連、維修連。

2004年421日,陳澄隨部隊登上包租的民航飛機,先從夏威夷飛往紐約,再飛愛爾蘭,然後經過土耳其,於兩天後的下午來到與中國西部接壤的吉爾吉斯斯坦。

在空軍基地歇下,於第二天晚11時,換乘c-130軍用運輸機來到阿富汗坎大哈,執行維和任務。陳澄所在的軍營是由阿富汗國際機場改建的,四周圍滿了沙袋,他們十幾個人擠在一個三四十平方米的帳蓬裏,床頭掛著背包,床底塞滿行囊,顯得十分擁擠,陳澄和他的戰友們坦然處之,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度假的。他們被告知,在這裏須槍不離身,若聽到警報聲,馬上躲進防空洞,因為夜裏經常有塔裏班武裝用火箭彈襲擊軍營。

來到坎大哈的第二天一早,他們便整裝跑步。隻見大風飛揚,沙塵撲麵,十餘米以外,聲音難辨,物影模糊。阿富汗的海拔很高,空氣稀薄,又地處亞熱帶,氣溫奇高,剛跑了幾百米,大家就氣喘籲籲。這裏的水沒經過衛生處理,隻能用於洗滌,他們喝的都是瓶裝礦泉水,上級要求每一個人至少每小時喝一瓶,以保持體內水分。

阿富汗國土有60多萬平方公裏,人口有2000多萬。自1979年前蘇聯入侵後,這個國家一直戰亂不斷,生靈塗炭。塔利班掌權後,對人民實行嚴酷的統治,他們視文明為寇仇,一心倒退到中世紀去。他們關閉學校,取消醫院,如果女人露出麵容,男人刮了胡須,就會被殘忍地砍去手臂。在塔裏班統治的幾年中,本來貧困的人民更加貧困無助,有近500萬人逃亡國外。

塔利班不僅奴役國內人民,而且還慫恿以本·拉登為首的恐怖組織挑戰現代文明,製造了駭人聽聞的“9·11” 事件。美國上下同仇敵愾,對阿富汗塔利班武裝於2002年實施了致命的打擊,塔利班迅速土崩瓦解,新的民主政府隨即成立,但塔利班的殘兵敗將和基地恐怖組織勾結起來,時不時襲擊政府,濫殺平民。另外,首次阿富汗民主大選在即,然而國內依然政治派別林立,互相之間關係微妙,武裝衝突時有發生。陳澄所在的部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阿富汗的。他們的任務是清剿塔利班武裝和基地恐怖分子,平衡各政治派別的力量,保障阿富汗和平民主過渡。

在阿富汗,陳澄他們平時的任務是戰鬥巡邏,和當地警察一起發動群眾參加選舉。在選舉中維持秩序,預防襲擊。一有情況,便全副武裝投入戰鬥。

陳澄所在的輕騎兵小分隊共14人,使用的是安裝了鐳射夜視儀及瞄準器的M-4卡賓槍,另配有2挺輕機槍,2部榴彈槍,一個陸軍最先進的夜間目標捕捉係統,以及一個“陶”式導彈係統,還有火箭筒,及一些爆破裝置。

小分隊共有四輛悍馬車,這悍馬車大名鼎鼎,具有卓絕的越野功能,重達5噸,能防穿甲彈襲擊,底座由加厚的鋼板做成,能防地雷。每輛悍馬車的炮塔上配有一挺重機槍,每輛車上有駕駛員、機槍手、聯絡指揮3人,組成一個戰鬥單元。一旦交戰,槍手留在車上掌控炮塔上的重機槍,這機槍射程達600米,用的是大口徑穿甲彈,而另外兩個乘員則下車一左一右,形成360度警戒麵。

陳澄在阿富汗一件難忘的事,是在當年9月他所在的小分隊中過一次埋伏。那一次他們的小分隊驅車去200公裏外的大山深處,和一個民兵武裝洽談合作維護安全之事。天將黑時,他們就在村頭找了一個地方歇下。萬萬想不到的是一支為數不少的塔利班武裝早就盯住了他們。

他們見陳澄所在的小分隊隻有四輛車,十幾個人,又趕了一天的路,正準備休息,便悄悄埋伏在村頭對麵的那一片斜坡上,利用溝坎石堆石塊的遮護,伺機偷襲。那時,陳澄的小分隊照例是四輛車設好警戒點,除每輛車留一個人外,其餘10人就地休息。

這時中尉排長因內急,便走開去,尋個僻靜處大便。敵人不知排長是搞啥名堂,一時心虛,便慌慌張張開了槍。立時,有衝鋒槍的連射,有機關槍的歡叫,緊接著又有迫擊炮飛來,有火箭彈接連爆炸。

當槍聲驟起,子彈嗖嗖射來時,排長還不忘記用手紙擦淨屁股,同時抄起一把槍來反擊。可是他身上沒穿防彈衣,處境危險。一等兵沙利一個箭步竄進戰車,抓起一件防彈衣,想給中尉送去。但是他剛打開另一側車門,一陣子彈狂射過來,擊在車上,咣咣作響。他被困在車裏,無法出來。

戰場上硝煙彌漫,陣陣槍炮聲,大家必須扯開喉嚨大喊,才能互相聽見。這時4部車的炮塔上,重機槍開始怒吼。對方的氣焰似有所收斂。一發炮彈飛來,陳澄所在車的一個車輪被炸飛。中士莫布裏抱過火箭筒想找個地方發射,不料剛一現身便招來一陣子彈。他一個箭步,衝到一輛悍馬車旁,也不瞄準,就以最快的速度按下了發射按鈕。沒想到奧勒克中士就坐在車內,這一發火箭彈震得他耳朵嗡嗡作響,他破口大罵。

排長被子彈壓得動彈不了,副排長(士官排長)代替指揮—— 他用望遠鏡統觀全局,及時指揮,布置火力,同時呼叫空中支援。

4挺重機槍繼續發威,交換角度,交叉射擊,直打得碎石四濺,白煙朵朵,讓人覺得石頭壟坎不再是絕對安全的遮護物了。

半個小時後,陳澄他們完全擺脫了突然襲擊所帶來的被動,能在槍炮聲中從容對陣,而敵人再也不敢肆意暴露身體。解脫出來的中尉排長命令調整火力攻擊點,不求殺傷敵人,隻要封住敵人的退路。

也許對方識破了陳澄他們的意圖,企圖冒死逃離,但隻要他們一露頭,立刻就招來一陣子彈。

又過了半個小時,一架空軍的轟炸機應招而來,一同前來的還有兩架偵察直升機和兩架阿帕奇直升機。一顆500磅的炸彈飛落敵方陣地,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使地麵上的所有槍聲戛然而止。除少數幾個漏網之魚外,其餘的塔利班武裝都報銷了。

這一次戰鬥,以塔利班雄心勃勃誌在必得的偷襲開始,又以塔利班的損失慘重結束。陳澄他們無一人傷亡,隻有一輛戰車受損。

在阿富汗一年中,陳澄參加過小規模的戰鬥有十多次,在一次平息騷亂中,他臨危不懼,處置果斷,在一幢著火的大樓中,救出聯合國工作人員5人,他由此榮獲美國陸軍部頒發的v 級銅星勳章一枚。

2005年4月,陳澄隨部隊重新回到夏威夷駐防,不久進入士官學院深造,半年後成了一個士官。由於陳澄的突出表現,他的入籍已不成問題。

2006年4月,他撰寫的紀實文學《反恐輕騎兵——一位華裔美軍阿富汗親曆記》由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