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笑著說:“想打就打吧。”
電話一撥就通。他正在吃自己做的晚飯,語氣輕快。從離家上學那天起,他整個人好像被陽光照亮了,不再是從前那個把頭縮在帽衫裏、躲在地下室玩電腦的男孩。
上周末,他租住的房子暖爐壞了,天氣漸冷,我心裏一直揪著。雖然他一聲不吭地處理:找房東、買電暖器、提醒室友也準備取暖設備,但母親的本能依舊會催我想親自去替他交涉。連平日對他“鐵著臉”的LD都軟下來,說不如讓他去賓館住。
可最終,我們忍住了。我們知道,這是他獨立生活的一堂必修課。事實證明,他走得很穩——沒抱怨,隻是在解決問題之後才告訴我們。
如今暖爐修好了。他說原來不是爐子壞了,隻是過濾網該換。維修師傅教了他怎麽換,他感歎:“要早知道,也不至於受凍了,下次記住了。”
聽到這裏,我為他高興。我們當年不也是這樣,一步步跌跌撞撞地學會麵對風雨?離開家的意義,不止是讀書,更是學會一個人生活。
***
周六晚上,我給國內的老爸發微信,問他有沒有時間通話。上周看到他去湘西、張家界的照片和視頻,山光水影,臉上是藏不住的興奮。張家界在我國內的那些年一直沒去成,如今透過他的鏡頭,也算彌補了遺憾。
隻是想到他年紀大了,還這樣爬山,心裏還是不放心。直到視頻裏看到他跟著一群老人結伴同行,煥姨拄著登山杖,笑容明亮,我才鬆了口氣。
老年人有個伴,真的太重要了。我心裏總是默默感激煥姨。我們不多話,逢年過節互致一句祝福,這就足夠了。
今天早上看到老爸的回複。他說昨天一早出門,沒看到我的消息,等中午看到時想著我們這邊已是深夜,就沒回。他說自己挺好,讓我放心。我回說我們也都好,那就下次方便的時候再聯係。
“天寒了,注意保暖。”
“你們也注意。”
簡單的幾句,就暖了我周日有點寂寞的心。
***
昨天下了大半天的雨。按天氣預報今天該是晴天,我和LD計劃去湖邊走一走,不料一早風聲瑟瑟,還夾著幾片雪花。
慶幸的是昨天雨停之前,我們清理了院子,掃了幾袋落葉,也修剪了被風壓彎的玫瑰。院子裏的活永遠幹不完,但隻要收拾過,心裏總會升起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今天雖然刮風,我和LD還是把聖誕燈掛到了門前的樹上。這樣等聖誕節來臨,無論風雪多大,隻要輕輕按一下開關,就能點亮節日的彩燈了。
上周 11 月 9 日,下了今年第一場雪。我對雪永遠懷著孩子般的歡喜,趴在窗台上看,它輕輕地飄灑,落在後院那株火焰衛矛(burning bush)的紅葉上,像是給秋天最後的心事覆上一層輕輕的白。枝葉還保持著深秋的溫度,雪卻已經帶來冬天的語氣。兩種季節交疊在一瞬,像生活中那些來不及準備的轉折,總是猝不及防,卻又悄然成詩。
冬天到了,我們又進入貓冬的日子:讀書、看視頻、做點美食…… 隻要有一個小小的屋子,一簇爐火,一台電腦,一部手機,還有牽掛的人——不管他們在身邊,還是在雲端;無論風怎樣起,季節怎樣變,心中留住的暖意總不會被覆沒。很多牽掛,不必說出口,隻需像這場雪一樣,輕輕落下,便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