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10月創下曆史新高後,近日比特幣價格急轉直下,一度抹去2025年的全部漲幅。
昨日,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93714美元。這一價格水平已低於其2024年底的收盤價,意味著年內一度超過30%的年度漲幅已被全部抹去。
最新數據顯示,與10月份的高點相比,比特幣的總市值已蒸發約6000億美元。這場快速、猛烈且缺乏明確觸發因素的下跌,讓整個市場措手不及。
對於一個波動性本就是常態的資產而言,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市場信心的蒸發速度之快。這輪下跌發生在一個本應是比特幣合法性得到鞏固的年份現貨ETF的獲批將加密資產帶入主流投資組合,而特朗普政府的公開支持更是為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然而,現實卻是預期的落空。焦慮情緒正在交易室和社交媒體上蔓延,交易員們重新審視舊圖表,試圖從曆史中尋找答案。
先繁榮、後蕭條減半周期重演?
據彭博最新報道分析,在缺乏傳統金融資產分析框架的情況下,一些市場參與者默認回歸了他們最熟悉的模型:四年一次的減半周期。從曆史上看,這一旨在將比特幣新增供應量削減一半的機製,往往會引發投機性繁榮,隨後是痛苦的蕭條。
本輪周期中,減半發生在2024年4月。隨後比特幣價格在今年10月達到峰值,這大致符合以往的節奏。然而,隨著擁有雄厚資本的機構投資者正在重塑市場,這一古老劇本是否依然適用已是未知數。
Bitwise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Matthew Hougan認為,人們擔心四年周期可能會重演,他們不想再經曆一次50%的回調。因此,他們通過撤出市場來提前規避風險。這種對曆史重演的擔憂,本身可能就構成了拋售的壓力。
市場情緒疲軟,多頭信念動搖
本輪下跌也反映了市場的疲憊與失望。部分散戶資金在追逐高位的加密概念股時遭受重創。隨後在10月初,貿易緊張局勢的意外升級在杠杆率激增的背景下引發了大規模清算。其結果是,市場對未來抱有過多期望,但實際的信念卻異常脆弱,一旦市場情緒逆轉,便無力承接拋壓。
加密數據公司Nansen的分析師Jake Kennis指出,目前,比特幣的交易方式更像是一種嵌入機構投資組合中的宏觀資產,它對流動性、政策和美元動態的反應,超過了對可預測的供應衝擊的反應。
盡管機構化的討論不絕於耳,但市場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仍受氛圍驅動。而眼下,市場的氛圍很糟糕,風險偏好已經逆轉。
機構資金流入停滯,溢價消失
今年年中,比特幣現貨ETF一度吸納了數十億美元資金,成功將比特幣重塑為一種宏觀對衝工具。然而,近期的資金流已經停滯。
一些長期持有者選擇套現離場,而像Strategy Inc.這樣的行業代表性公司,其股價已接近其持有的比特幣資產價值這是一個明確信號,表明市場不再願意為持有比特幣的信念支付溢價。
這種現象表明,即使是機構投資者,其熱情也已降溫。當最堅定的支持者都不再獲得市場的額外獎勵時,更廣泛的投資者信心自然會受到侵蝕。
宏觀逆風與另類資產的競爭
特朗普政府的親加密立場並未能使比特幣免受宏觀經濟逆風的拖累。與此同時,它還麵臨著來自人工智能(AI)、穩定幣和預測市場等新興投機寵兒的激烈競爭。在黃金和股票價格接近曆史高位之際,比特幣的表現相形見絀。
彭博行業研究的高級商品策略師Mike McGlone表示,比特幣是風險資產冰山的尖端,並且正在融化。他預計,比特幣和大多數加密貨幣將繼續下跌。
盡管市場的基礎設施完好無損,但對於那些曾期望比特幣在年底前觸及20萬美元的投資者來說,近期的暴跌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彭博行業研究的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認為,交易員對曆史重演的緊張情緒可能導致了四年周期的自我實現。但他也補充說,典型的節奏可能會被暫時打亂,或者被永久性地改變。
加密做市商Caladan的研究主管Derek Lim則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他認為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並非簡單源於減半,而是由更強大、更根本的驅動力:全球流動性所推動。他補充說,隨著美國政府停擺的結束,這種流動性可能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