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佩服的一位民國軍閥姨太太

Xibeiqiao (2025-09-15 13:04:58) 評論 (1)
    話說70年代末,我考上了北京某大學。報到後到宿舍安頓,跟新舍友自我介紹:“我來自四川成都某部隊”。一位Y姓舍友(光)說:“我也曾是部隊子弟,父母曾是軍醫。但林彪事件後,全軍解散,被勒令複原。我父母就選擇複原到了我母親的家鄉--魚米之鄉的無錫。其實我跟你是老鄉,籍貫是四川,跟D副主席(後來被稱為改革總設計師)同縣“。

    ”太巧了,我母親也籍貫這個縣,並且跟你同姓。沒準我們是親戚,你該管我叫表叔呢。“

    ”去你的。說不定我是你遠房舅舅呢!不過我父親的出生可不好,來自反動軍閥家族。你母親出生也不好嗎?“

    ”我母親出生地主,但沒聽說是這個軍閥家族的。“

    一段時間後,我外公被落實政策,解除管教,來到北京我大姨家居住。一次我去拜訪他時,問他是否跟同姓的Y軍閥有什麽瓜葛。“有的,”他說,“我曾經在另一個川軍軍閥T手下當軍需官,跟Y的軍隊作過戰。“ 這麽說你不是Y軍閥家的”?“當然不是。我如果是Y的家族成員,怎麽可能在另一個軍閥手下混飯吃?”

    外公介紹說,縣城裏的Y姓,分為三種:一是軍閥家族,二是另一個Y姓大地主家族,其他雜七雜八歸為第三類。而他們這一家正是第三類,屬於小地主。至於D副主席的家庭,則不在縣城之內。

    搞清了跟光隻算半個老鄉,我們終於可以以同學的關係相處。他常常到北郵去拜訪他那嫁給北郵黨委副書記的姑婆(他說還有一個爺爺輩在重慶大學當副校長),而我則每逢周末就常常去大姨家。

    我這個大姨,她的經曆值得我另寫至少一篇文章來詳述。有一次我去她家,她正準備隨團去美國考察。她拿出一張她年輕時跟另一女孩合照的照片說:“這是我中學時最要好的朋友,三十多年沒聯係了。她現在在洛杉磯當教授。我這次要去拜訪她。”

    後來我跟外婆、母親等人了解到,我大姨中學時有一個形影不離的閨蜜H,她父親在軍閥Y老宅當園丁(又說是管家)。這閨蜜長相一般,但極其聰明,是班上遙遙領先的學霸!但是在1948或49年,不到15歲的她被Y將軍看中,強娶為妾。自從她嫁入Y家,我外婆就嚴禁我大姨去找她。豪門一入深似海,倆閨蜜從此嘎然斷了聯係。

    不久,Y逃往台灣,據說眾多妻妾中他隻帶去H一人(這一點我不大相信,因為沒聽說Y還有妻妾子女留在大陸挨整)。在台灣,她為Y生下一個女兒後,在一方麵極端困難、另一方麵又麵臨安穩生活誘惑的情況下,不忘初心,不墮青雲之誌,毅然攜女兒赴美國留學,而且進入MIT。畢業後,來到洛杉磯當教授。她走後,Y將軍又娶一妻,90歲高齡又生一女。

    我大姨到美國見到了她,客氣地會麵一次,卻沒有預想中的好閨蜜久別重逢的激動。畢竟,這麽多年過去了,早年的友誼早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