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Girl1

BeijingGirl1 名博

英雄無悔 戰神末路

BeijingGirl1 (2025-09-14 08:36:09) 評論 (17)
因為前麵的文章中寫了老家的祖屋和四野的將軍,周末和北京家裏通電話時,就聊起這話題。老爸如數家珍,說三年國共打仗中,有三大阻擊戰 - 塔山、黑山、徐東。 前兩場阻擊戰發生在遼沈戰役,前後相差7天。 第三場發生在1948年11月的淮海戰役。

1948年10月7日,錦州戰役開始,塔山阻擊戰隨後最先打響,也最為慘烈。 老爸說,“塔山”是丘陵地帶,沒山。地勢平坦易攻難守。距錦州僅二十公裏,是錦州與華北的唯一通道。共軍若想錦州之役取勝,塔山須死守;國軍若想增兵錦州解圍,避免部隊被全殲,塔山必奪取。

提起塔山,又說 9·13 是林彪的忌日。昨天和網友新林院在貼中討論也提到。44年前的9月13號。 清晨的蒙古草原,一道火光劃破靜默的天空,像一顆流星,卻帶著沉重的轟鳴。幾秒鍾之後,火焰與塵煙騰起,草原上的寧靜被徹底撕裂。

三叉戟客機上,坐著林彪、妻子葉群和兒子林立果。沒有歸途,沒有告別,隻有驟然而至的終結。 林彪,是個與勝利緊密相連的名字, 堪稱戰神。 1955年,他戴上元帥的金星;1969年,他被冠以“接班人”的名號,站在政治巔峰。他和劉少奇一樣,都曾經把對毛的個人崇拜推進到新的高度,自己也因此站上高位。 

僅僅兩年,他的名字便與背叛、陰謀、逃亡聯係在一起。關於他為何登機、是否真正策劃過政變;是倉促的逃避,還是絕望的選擇? 至今眾說紛紜。謹慎多疑、一生追隨的將軍,最終卻死在異域荒原。 九一三,成了一個刺目的符號。它提醒人們:權力的峰頂,即是不可見的深淵;昨日的榮耀,也可能在頃刻間灰飛煙滅。







政治家注定了要獨領風騷。因此我一直都認為政治是血腥和黑暗的,不斷鏟除異己。 別說威權國家,看看如今美國這個被人們寄予無限希望的政府就可以知道,政治領袖常在追求一言九鼎的個人權力中, 在屬下為了升官或者保官的一片阿諛奉承中迷失。

首腦們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追求政治目的,這目的可能對國家和民眾是好的。 但為了達到目的,有時也不得不、甚至有意煽動民眾互鬥,並且利用已經取得的權力增加這種效果。比如為了終止俄烏戰爭,停止美國的支持,教訓烏克蘭及其背後的歐盟/北約國。 這樣的事件就像二戰中使用核武器一樣,常常會使民眾的觀點撕裂。

再比如明顯地支持一方,試圖消弱另一方的聲音;聲音是自由的,但不能是絕對自由的。如果自由沒有限製,不論網上或生活中,就會達到暴力的程度。 極端的做法肯定會激化矛盾,會讓更極端的事情發生。而使用公權力這樣做,更是給極端思潮以政治上的鼓勵。而過分強調自由的觀點,往往是為了自己的自由限製/妨礙別人的自由。 

爭輸贏不論對錯,川總在這種做法最大的贏家。 而人類爭輸贏的最高形式就是戰爭。 川總搞暗殺、搞轟炸;美國的2021年的 J6 事件已經開啟暴亂的先河。 還好川總上任沒有明確地為這件事的“暴亂”定義公開翻案,但所作所為卻在告訴民眾,支持他的不論做什麽都沒有罪。 這也是間接導致 Kirk 的被刺殺的一個原因。Kirk 就是一個用語言一定要“贏”的人,不論那語言的內容是否公正、是否造謠和歪曲,人身攻擊。 

由林彪我想到另一位戰神白起。從公元前293年的伊闕之戰,經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最後在前260年的長平之戰大勝後,秦昭襄王自己不願擔殺降之名,白起在糧草奇缺和王權壓製下,殺死20萬降兵。 劇中借秦昭襄王之口說,不論白起對大秦是否忠誠,他要對我絕對忠誠。臣子要疆場效力, 為王承擔殺降罪名。之後白起拒絕再領兵出征,被秦王賜劍自盡。

無獨有偶,韓信也是戰神, 他指揮的戰場傑作產生了40多個成語流傳至今。白起、韓信、林彪都是在政治寡頭的懷疑中被殺死或被自盡的,他們在事業的巔峰時期都看到了權力的黑暗,並開始對“王”產生對立的情緒。





英雄無悔嗎?戰神末路,令人唏噓。兩千多年,人類的叢林法則並沒有根本改變。其實到達頂峰就是轉折點。有時候讓人不能不想, 網上或人間,語言或實戰,這個世界隻要有人類存在,就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