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我和先生,Fredi,坐在馬戲團Krone, 海獅班主Duss夫婦家的房車前,準備一起吃晚飯。對麵是馬戲團的駱駝大帳,幾隻駱駝在它們的營地上悠閑地踱著步,一隻臥在水泥地上,目光四平八穩,神態極為鎮定還帶著些嘲弄,看上去像是古希臘的先哲。佩拉(Duss太太)忙著布置餐桌,燃起了小小的燭光;魯蘭多(Duss先生)很體貼地問我:“要不要看看海獅睡覺時的樣子?”我興奮地跳起來跟著魯蘭多去了海獅們的臥室— 一輛大貨車,車廂的地麵上,幾隻海獅半睡半醒相依而臥,看見我們,有一隻打招呼似的叫了起來,我不能辨別是誰在叫,是Joe?Chico?還是Tino?
2001年,德國電視台ZDF 製作了一套連續劇Hallo, Robbie (你好,羅比),一連續就是八年,一年一套12集,我一集不拉看下來,還把盤買回家,是羅比的真情愛慕者。電視劇裏的主人公雷納特,一位生物學博士,是海島海豹生物研究所的負責人;另一個主人公就是羅比,從海上漂泊來的迷途海獅,在研究所落腳之後,再不願去其他的地方,成了雷納特家裏的一員。一連串的故事在海島上發生,都是些人世間喜怒哀樂的平常事情,雷納特對工作認真負責,對親朋好友認真負責,對萍水相逢的過客認真負責,對人生、世界認真負責,一個理想的正派典型。每一集裏出現的問題,都被他 一一化解,救世主般的令人刮目。羅比呢,以它極為聰慧的靈性,感知著人世間的冷熱,和雷納特一起幫助別人並且為人帶來快樂。整個連續劇如果沒有羅比,絕對不會在德國一炮打紅,《你好,羅比》的收視率最高達到六百萬以上,劇組的演員們也隨著羅比的名聲水漲船高。後來飾雷納特的演員吃了官司,不得不改寫劇本,收視率一下子下降,《羅比》隻能停機,為此我始終耿耿於懷。得知電視劇是在北德呂根島上拍攝的,我們還特地去了那裏,在島上轉來轉去也沒有找到那個確實存在的海洋生物研究所,本幻想在那裏可以看見羅比呢。電視劇停拍了,會笑的羅比再見不到了,心裏好失落。要是那時有人對我說,我將來不但能與海獅“羅比”相遇,還能和它同池嬉戲,我肯定不與理睬,但鬼都沒想到,我還就真真地遇到了羅比!
2012年六月,德國最大的馬戲團Krone 要來弗萊堡獻藝,早就從滿大街的海報上得知了,因為於馬戲興趣不大,並沒有太上心。Krone是歐洲最大的馬戲團,曆史悠久,名聲響亮,屬世界頂級,上世紀七十年代,德國影視集結了不少大牌演員,以Krone馬戲團為原型,拍了一部連續劇,講述了一個雜技之家的故事,我就是從那個電視劇裏認識了Krone 馬戲團。六月的一個周末,我和先生坐在院子裏吃早餐,吃著吃著他叫了起來:“嗨,這可是最好的生日禮物送給你啊!”原來他從報上看到,與馬戲團同來的還有海獅班主Duss 一家,所謂的一家除了Duss夫婦,還包括他們的四頭海獅,Joe,Chico,Tino和Charlie,而其中的Chico和Tino ,正是在電視劇中輪流串演羅比的海獅!報上登出消息說,馬戲團在弗萊堡的兩個星期裏,交付25歐元,就可以與海獅同池共嬉,但要事先和Duss夫婦預約,聽到這個消息,我當時就樂傻啦。
和Duss家約好了星期二上午11點,我整個人都有些神經兮兮魂不守舍。
“水溫攝氏18度,你怕冷不?”先生故意沒話找話地逗我。“我倒是想下水,可誰給你照相啊,我為你犧牲了自己!”其實我知道,在公開場合的活動,他都退避三舍,不像我那般的勇往直前,不過心裏還真有些打鼓,我說話60歲,18度並不暖和啊,再把我凍出個好歹的。
到了日子,為了羅比我們集體放假,來到了弗萊堡博覽中心的廣場,立時就被馬戲團的陣勢震撼了。那片巨大的場地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房車、棚車、大貨車,和無數個帳篷,我的第一感覺便是,自己來到了一個巨大的吉普賽部落。再加上場地上照顧動物的人們,很多都是東歐人的麵孔,那種進了部落的感覺越發的強大,我深深地陶醉於一種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情感裏,盡管不熟悉,卻是那麽的愜意,普希金的詩《茨岡人》,不由地從深埋的記憶裏掙脫而出。
一大群熱鬧的茨岡,
沿著柏薩臘比遊蕩。
他們今天過夜,就在那
河上搭起破爛的篷帳。
自由自在的,還有天做他們的篷,
好快樂的過夜,他們的和平的夢……
我們來到了Duss家的房車前,佩拉帶著歉意解釋,因為要給海獅換水,約會得推遲一個小時。先生帶著狗去參觀馬戲團的動物,我則粘住了佩拉,問長問短地包打聽。佩拉啊,怎樣的一個女人,那麽的自然隨和讓我動心,她一邊兒忙著做事,一邊兒回答我的問題,一點兒沒有厭煩之意,她一定感覺出,我的確是《羅比》的忠實粉絲。
“拍《羅比》那八年,於我們,於海獅都是最美好的日子!攝製組為我們在島上租了房子,海獅們隨時都可下水……”
佩拉很享受地回憶著他們拍片兒的日子,第一次讓海獅下水時,他們夫婦都很緊張,天然河道,直通大海,海獅們還會回來嗎?最初,他們頻繁地用魚誘回海獅,然後發現這個辦法不高明,海獅們吃飽了之後,或許幹脆就不回頭了。最初的幾天,他們提心吊膽地守著,盼著饑餓的海獅回家來找飯。然後他們知道了,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盡管有時玩到很晚,海獅們卻天天自動回家,佩拉笑著說:
“自己捕魚吃,想它們也能勝任,可是坐享其成的誘惑或許更大。”
終於,我被準許下水了,而且還得到了一件專門的遊泳衣,穿上之後根本覺不出水的冷熱,魯蘭多拎著桶魚和我一同下了水,海獅們一湧而來,看見我便跳起來親一親,我被他們幾個親得幾乎站不住腳,它們的胡子劃著我的臉癢癢的,我樂得嘴都不能合攏。魯蘭多遞給Joe 一個小橡皮環說:“去,把環兒獻給女士。”Joe叼著環遊過來,一下子把環兒杵到我臉上。“呸,不禮貌,再來一次!”魯蘭多批評它。Joe再一次拾起那環兒,帶著壞笑再一次杵到我的鼻尖,逗得我不亦樂乎。三頭海獅在水池裏和我們嬉戲,我辨不出他們到底誰是誰,魯蘭多卻一眼一準兒的叫著他們的名字,按照魯蘭多的指令,我兩隻手抓住兩頭海獅的項背,它們就負著我在池子裏轉圈遊;要麽就用他們的鼻頭頂著我的腳心,推著我滿池子亂轉。一圈遊下來,立刻圍住魯蘭多高聲喊叫,“魚!魚!”“你看,我就是給他們魚的那個人。”魯蘭多對我擠著眼睛說。
我們幾個在池子裏折騰了半個小時,我臉上的肌肉都笑酸啦,臨告別時,魯蘭多招呼著海獅們,“過來,照相啦。”三隻海獅立刻圍住我,越出水麵擺出漂亮的姿勢,間或低下頭來親親我,然後再回到原來的姿態,一派明星風度。當我爬上台子準備離去,一頭海獅跳上來與我最後吻別,我恨不得幹脆也變成海獅,留在他們中間算了!
我心旌飄飄,幸福得忘乎所以,換上衣服後仍舊不肯離去,拉著先生,纏著佩拉,繼續打聽與《羅比》有關的事情。佩拉指著車前的一隻小狗說:“這是Max啊。”Max 也是電視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經常跟羅比一起下河,穩穩地站在羅比的背上,好像駕著帆船似的,我沒有能馬上認出它來,是因為他頭裏長了瘤子,半個臉腫著,很可憐的樣子。“每天要給他服止疼藥的。別看他病著,時不時還是參加演出呢。”佩拉驕傲地說。因為Max患病,他們又要了一隻狗,名字叫梅洛,梅洛感知著Max的病態,經常守在Max的旁邊,伸出舌頭舔著它病灶的位置,看得我心裏好傷感。“梅洛是Max的護士啊。”佩拉深情地說。“我們是一個家庭,平日裏最怕的就是誰出了不幸。”佩拉又接了一句,短短幾個字,攪起了我心底藏著的憂傷。閑聊之中,佩拉對先生講起了他們目前遇到的一樁麻煩,請先生出麵解決,先生答應盡快試一試,因為馬戲團幾天之後就要離開弗萊堡去另一個地方。
兩天之後,我帶著自家樹上摘下的櫻桃,自己做的壽司,先生帶著寫好的公文信,又一次來到了“吉普賽部落”的場地,遠遠的,就聽到海獅們的大喊大叫,我人立即就像上了發條,所有的部位都動了起來。魯蘭多在陪一個孩子和海獅遊泳,佩拉正準備要化妝,下午2點馬戲團有演出,演出前要為所有的演員陣容留影作為宣傳廣告。佩拉對我們十分感謝,她問:“如果你們明天晚上有時間,也願意的話,可以來和我們一起吃晚飯。”我又一次美得不知所以了,佩拉中了我的計!我之所以又是櫻桃又是壽司,為的就是她那句話啊!我知道他們非常忙,我不能奢望請他們共同聚餐,隻有拚命地對人家好,人家於心不忍後,不得不給些麵子。“你什麽也不要管,我做好了帶來。”我對佩拉拋下話。
第二天傍晚,我們第三次來到馬戲團駐地,因為到得太早,我們沒有直接進去,人家演出後還要卸妝,照顧好動物,不能打擾。和先生在營地溜達,止不住仍要感歎那部落的龐大,尤其是那些篷車最有味道,我探頭進去看,時光一下子倒退好幾十年,如同美國西部片一般。遊“部落”時我一眼發現了Fredi,正在無所事事地踱著步,便上前和他打招呼。Fredi是我們昨天新認識的,一個出生在德國,不會中文的中國人。Fredi 以前也是雜技演員,現在老了,做起經紀人的工作,馬戲團裏有兩個節目就是他經紀來的大連雜技團表演的。說起Fredi,故事實在多,他父母也是雜技演員,1930年就來到了德國,大概是彼此看著都順眼的緣故,當我們最終坐在佩拉家的房車前,Fredi 也跟著一起來了。
那個傍晚,我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巨大廣場上悄然無聲,太陽已經完全消失,天色灰白,灰白色的駱駝站在灰白色的大帳前,腳下是灰白的水泥地,整個世界浸在一片無棱無角,無限深遠的永恒的朦朧中,我真想死在那片空曠、自由、無羈的懷抱裏。聽著他們隨意的閑聊,那節奏、內容與色彩,一如那舒適自在的朦朧世界,我心裏漲著一股鬱悶,覺得自己白活了好幾十年,對他們的世界不曾有過半星半點的沾染。一下子,我理解了佩拉。三十年前,出自一個普通老派人家的她,剛畢業於職業學校的文秘專業,在自然公園打工賣門票時,結識了年輕的馴獸師魯蘭多並一下子愛上了他。從此後,跟著他過上了漂泊的生活。海獅Duss家的名聲叫得很響,幾次獲得領域大獎,他們還經常出沒在電視節目裏,你隻要打出Duss Lions,一堆關於他們的網頁供你欣賞。《羅比》停機後,他們便與馬戲團簽了約,一年有七個月四處巡回表演,能夠與他們相逢,實在是件幸事!
作經紀人的Fredi知道不少表演以外的事情,他告訴我,那些東歐麵孔的人大都來自羅馬尼亞。雇傭羅馬尼亞人當然是由於人工便宜,可是在德國,你隻要用人,就得付各方保險,哪座廟沒燒到香都不行,一路香火下來就是不小的一筆費用,在德國作雇主,尤其是中、小型雇主,實在不是一件易事。除了羅馬尼亞的工人,不少演員也是來自世界各地,馴獅的俄羅斯人,登轉盤的意大利人,耍棍的英國一家,魯蘭多則是瑞士人,光中國大連來的就有十八位,整個馬戲團就像一個流動的聯合國。
“中國人自己開夥嗎?”我問。
“哪有這樣的事,所有的人都在一塊吃,瞧,那輛車廂就是我們的食堂,今天我還吃多了。”Fredi摩挲著肚子告訴我。
那天晚上,我們神魂顛倒回到家,心卻留在了那片自由的天空。Duss 的家安在了西班牙,Fredi 的家離我們不遠,可他們一年大都在路上漂泊,隻有冬季才短暫回家逗留。與常人相反,流動的房車是他們的家,固定居所反成了旅館。如果他們在“旅館”住久了,不僅人會煩悶,動物們也會鬧起來,大家無不向往著那自由自在,天做的帳篷,快樂的過夜與和平的夢。
第二天,我們買了最好的票位,在觀眾席上欣賞馬戲團的表演,我拚命地喊,用力地鼓掌,朝著Duss全家熱烈地招手,似乎隻有如此,才能夠填補我心中的那份遺憾,那帶著野味,充滿周折,風雨隨行的漂泊……
後來的日子,我成了守財奴,抱著個盒子追著先生,搶下每一個可搶下的零錢,“再幹三年你退休,用盒子裏的錢買一個二手房車,請求Duss家,允許我們跟著走,哪怕隻跟一個月。我什麽都會做,不用付給我錢,隻要帶我走……
十多年過去了,願望還是願望,責任壓身,為每日的常規事務糾纏,我始終立在原點,人生不如願之事居多,並不全是人力財力所致,而是願太多啊。
大篷車 一個漂泊的部落
毛驢縣令 (2025-08-30 07:03:32) 評論 (2) 那天傍晚,我和先生,Fredi,坐在馬戲團Krone, 海獅班主Duss夫婦家的房車前,準備一起吃晚飯。對麵是馬戲團的駱駝大帳,幾隻駱駝在它們的營地上悠閑地踱著步,一隻臥在水泥地上,目光四平八穩,神態極為鎮定還帶著些嘲弄,看上去像是古希臘的先哲。佩拉(Duss太太)忙著布置餐桌,燃起了小小的燭光;魯蘭多(Duss先生)很體貼地問我:“要不要看看海獅睡覺時的樣子?”我興奮地跳起來跟著魯蘭多去了海獅們的臥室— 一輛大貨車,車廂的地麵上,幾隻海獅半睡半醒相依而臥,看見我們,有一隻打招呼似的叫了起來,我不能辨別是誰在叫,是Joe?Chico?還是Tino?
2001年,德國電視台ZDF 製作了一套連續劇Hallo, Robbie (你好,羅比),一連續就是八年,一年一套12集,我一集不拉看下來,還把盤買回家,是羅比的真情愛慕者。電視劇裏的主人公雷納特,一位生物學博士,是海島海豹生物研究所的負責人;另一個主人公就是羅比,從海上漂泊來的迷途海獅,在研究所落腳之後,再不願去其他的地方,成了雷納特家裏的一員。一連串的故事在海島上發生,都是些人世間喜怒哀樂的平常事情,雷納特對工作認真負責,對親朋好友認真負責,對萍水相逢的過客認真負責,對人生、世界認真負責,一個理想的正派典型。每一集裏出現的問題,都被他 一一化解,救世主般的令人刮目。羅比呢,以它極為聰慧的靈性,感知著人世間的冷熱,和雷納特一起幫助別人並且為人帶來快樂。整個連續劇如果沒有羅比,絕對不會在德國一炮打紅,《你好,羅比》的收視率最高達到六百萬以上,劇組的演員們也隨著羅比的名聲水漲船高。後來飾雷納特的演員吃了官司,不得不改寫劇本,收視率一下子下降,《羅比》隻能停機,為此我始終耿耿於懷。得知電視劇是在北德呂根島上拍攝的,我們還特地去了那裏,在島上轉來轉去也沒有找到那個確實存在的海洋生物研究所,本幻想在那裏可以看見羅比呢。電視劇停拍了,會笑的羅比再見不到了,心裏好失落。要是那時有人對我說,我將來不但能與海獅“羅比”相遇,還能和它同池嬉戲,我肯定不與理睬,但鬼都沒想到,我還就真真地遇到了羅比!
2012年六月,德國最大的馬戲團Krone 要來弗萊堡獻藝,早就從滿大街的海報上得知了,因為於馬戲興趣不大,並沒有太上心。Krone是歐洲最大的馬戲團,曆史悠久,名聲響亮,屬世界頂級,上世紀七十年代,德國影視集結了不少大牌演員,以Krone馬戲團為原型,拍了一部連續劇,講述了一個雜技之家的故事,我就是從那個電視劇裏認識了Krone 馬戲團。六月的一個周末,我和先生坐在院子裏吃早餐,吃著吃著他叫了起來:“嗨,這可是最好的生日禮物送給你啊!”原來他從報上看到,與馬戲團同來的還有海獅班主Duss 一家,所謂的一家除了Duss夫婦,還包括他們的四頭海獅,Joe,Chico,Tino和Charlie,而其中的Chico和Tino ,正是在電視劇中輪流串演羅比的海獅!報上登出消息說,馬戲團在弗萊堡的兩個星期裏,交付25歐元,就可以與海獅同池共嬉,但要事先和Duss夫婦預約,聽到這個消息,我當時就樂傻啦。
和Duss家約好了星期二上午11點,我整個人都有些神經兮兮魂不守舍。
“水溫攝氏18度,你怕冷不?”先生故意沒話找話地逗我。“我倒是想下水,可誰給你照相啊,我為你犧牲了自己!”其實我知道,在公開場合的活動,他都退避三舍,不像我那般的勇往直前,不過心裏還真有些打鼓,我說話60歲,18度並不暖和啊,再把我凍出個好歹的。
到了日子,為了羅比我們集體放假,來到了弗萊堡博覽中心的廣場,立時就被馬戲團的陣勢震撼了。那片巨大的場地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房車、棚車、大貨車,和無數個帳篷,我的第一感覺便是,自己來到了一個巨大的吉普賽部落。再加上場地上照顧動物的人們,很多都是東歐人的麵孔,那種進了部落的感覺越發的強大,我深深地陶醉於一種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情感裏,盡管不熟悉,卻是那麽的愜意,普希金的詩《茨岡人》,不由地從深埋的記憶裏掙脫而出。
一大群熱鬧的茨岡,
沿著柏薩臘比遊蕩。
他們今天過夜,就在那
河上搭起破爛的篷帳。
自由自在的,還有天做他們的篷,
好快樂的過夜,他們的和平的夢……
我們來到了Duss家的房車前,佩拉帶著歉意解釋,因為要給海獅換水,約會得推遲一個小時。先生帶著狗去參觀馬戲團的動物,我則粘住了佩拉,問長問短地包打聽。佩拉啊,怎樣的一個女人,那麽的自然隨和讓我動心,她一邊兒忙著做事,一邊兒回答我的問題,一點兒沒有厭煩之意,她一定感覺出,我的確是《羅比》的忠實粉絲。
“拍《羅比》那八年,於我們,於海獅都是最美好的日子!攝製組為我們在島上租了房子,海獅們隨時都可下水……”
佩拉很享受地回憶著他們拍片兒的日子,第一次讓海獅下水時,他們夫婦都很緊張,天然河道,直通大海,海獅們還會回來嗎?最初,他們頻繁地用魚誘回海獅,然後發現這個辦法不高明,海獅們吃飽了之後,或許幹脆就不回頭了。最初的幾天,他們提心吊膽地守著,盼著饑餓的海獅回家來找飯。然後他們知道了,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盡管有時玩到很晚,海獅們卻天天自動回家,佩拉笑著說:
“自己捕魚吃,想它們也能勝任,可是坐享其成的誘惑或許更大。”
終於,我被準許下水了,而且還得到了一件專門的遊泳衣,穿上之後根本覺不出水的冷熱,魯蘭多拎著桶魚和我一同下了水,海獅們一湧而來,看見我便跳起來親一親,我被他們幾個親得幾乎站不住腳,它們的胡子劃著我的臉癢癢的,我樂得嘴都不能合攏。魯蘭多遞給Joe 一個小橡皮環說:“去,把環兒獻給女士。”Joe叼著環遊過來,一下子把環兒杵到我臉上。“呸,不禮貌,再來一次!”魯蘭多批評它。Joe再一次拾起那環兒,帶著壞笑再一次杵到我的鼻尖,逗得我不亦樂乎。三頭海獅在水池裏和我們嬉戲,我辨不出他們到底誰是誰,魯蘭多卻一眼一準兒的叫著他們的名字,按照魯蘭多的指令,我兩隻手抓住兩頭海獅的項背,它們就負著我在池子裏轉圈遊;要麽就用他們的鼻頭頂著我的腳心,推著我滿池子亂轉。一圈遊下來,立刻圍住魯蘭多高聲喊叫,“魚!魚!”“你看,我就是給他們魚的那個人。”魯蘭多對我擠著眼睛說。
我們幾個在池子裏折騰了半個小時,我臉上的肌肉都笑酸啦,臨告別時,魯蘭多招呼著海獅們,“過來,照相啦。”三隻海獅立刻圍住我,越出水麵擺出漂亮的姿勢,間或低下頭來親親我,然後再回到原來的姿態,一派明星風度。當我爬上台子準備離去,一頭海獅跳上來與我最後吻別,我恨不得幹脆也變成海獅,留在他們中間算了!
我心旌飄飄,幸福得忘乎所以,換上衣服後仍舊不肯離去,拉著先生,纏著佩拉,繼續打聽與《羅比》有關的事情。佩拉指著車前的一隻小狗說:“這是Max啊。”Max 也是電視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經常跟羅比一起下河,穩穩地站在羅比的背上,好像駕著帆船似的,我沒有能馬上認出它來,是因為他頭裏長了瘤子,半個臉腫著,很可憐的樣子。“每天要給他服止疼藥的。別看他病著,時不時還是參加演出呢。”佩拉驕傲地說。因為Max患病,他們又要了一隻狗,名字叫梅洛,梅洛感知著Max的病態,經常守在Max的旁邊,伸出舌頭舔著它病灶的位置,看得我心裏好傷感。“梅洛是Max的護士啊。”佩拉深情地說。“我們是一個家庭,平日裏最怕的就是誰出了不幸。”佩拉又接了一句,短短幾個字,攪起了我心底藏著的憂傷。閑聊之中,佩拉對先生講起了他們目前遇到的一樁麻煩,請先生出麵解決,先生答應盡快試一試,因為馬戲團幾天之後就要離開弗萊堡去另一個地方。
兩天之後,我帶著自家樹上摘下的櫻桃,自己做的壽司,先生帶著寫好的公文信,又一次來到了“吉普賽部落”的場地,遠遠的,就聽到海獅們的大喊大叫,我人立即就像上了發條,所有的部位都動了起來。魯蘭多在陪一個孩子和海獅遊泳,佩拉正準備要化妝,下午2點馬戲團有演出,演出前要為所有的演員陣容留影作為宣傳廣告。佩拉對我們十分感謝,她問:“如果你們明天晚上有時間,也願意的話,可以來和我們一起吃晚飯。”我又一次美得不知所以了,佩拉中了我的計!我之所以又是櫻桃又是壽司,為的就是她那句話啊!我知道他們非常忙,我不能奢望請他們共同聚餐,隻有拚命地對人家好,人家於心不忍後,不得不給些麵子。“你什麽也不要管,我做好了帶來。”我對佩拉拋下話。
第二天傍晚,我們第三次來到馬戲團駐地,因為到得太早,我們沒有直接進去,人家演出後還要卸妝,照顧好動物,不能打擾。和先生在營地溜達,止不住仍要感歎那部落的龐大,尤其是那些篷車最有味道,我探頭進去看,時光一下子倒退好幾十年,如同美國西部片一般。遊“部落”時我一眼發現了Fredi,正在無所事事地踱著步,便上前和他打招呼。Fredi是我們昨天新認識的,一個出生在德國,不會中文的中國人。Fredi 以前也是雜技演員,現在老了,做起經紀人的工作,馬戲團裏有兩個節目就是他經紀來的大連雜技團表演的。說起Fredi,故事實在多,他父母也是雜技演員,1930年就來到了德國,大概是彼此看著都順眼的緣故,當我們最終坐在佩拉家的房車前,Fredi 也跟著一起來了。
那個傍晚,我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巨大廣場上悄然無聲,太陽已經完全消失,天色灰白,灰白色的駱駝站在灰白色的大帳前,腳下是灰白的水泥地,整個世界浸在一片無棱無角,無限深遠的永恒的朦朧中,我真想死在那片空曠、自由、無羈的懷抱裏。聽著他們隨意的閑聊,那節奏、內容與色彩,一如那舒適自在的朦朧世界,我心裏漲著一股鬱悶,覺得自己白活了好幾十年,對他們的世界不曾有過半星半點的沾染。一下子,我理解了佩拉。三十年前,出自一個普通老派人家的她,剛畢業於職業學校的文秘專業,在自然公園打工賣門票時,結識了年輕的馴獸師魯蘭多並一下子愛上了他。從此後,跟著他過上了漂泊的生活。海獅Duss家的名聲叫得很響,幾次獲得領域大獎,他們還經常出沒在電視節目裏,你隻要打出Duss Lions,一堆關於他們的網頁供你欣賞。《羅比》停機後,他們便與馬戲團簽了約,一年有七個月四處巡回表演,能夠與他們相逢,實在是件幸事!
作經紀人的Fredi知道不少表演以外的事情,他告訴我,那些東歐麵孔的人大都來自羅馬尼亞。雇傭羅馬尼亞人當然是由於人工便宜,可是在德國,你隻要用人,就得付各方保險,哪座廟沒燒到香都不行,一路香火下來就是不小的一筆費用,在德國作雇主,尤其是中、小型雇主,實在不是一件易事。除了羅馬尼亞的工人,不少演員也是來自世界各地,馴獅的俄羅斯人,登轉盤的意大利人,耍棍的英國一家,魯蘭多則是瑞士人,光中國大連來的就有十八位,整個馬戲團就像一個流動的聯合國。
“中國人自己開夥嗎?”我問。
“哪有這樣的事,所有的人都在一塊吃,瞧,那輛車廂就是我們的食堂,今天我還吃多了。”Fredi摩挲著肚子告訴我。
那天晚上,我們神魂顛倒回到家,心卻留在了那片自由的天空。Duss 的家安在了西班牙,Fredi 的家離我們不遠,可他們一年大都在路上漂泊,隻有冬季才短暫回家逗留。與常人相反,流動的房車是他們的家,固定居所反成了旅館。如果他們在“旅館”住久了,不僅人會煩悶,動物們也會鬧起來,大家無不向往著那自由自在,天做的帳篷,快樂的過夜與和平的夢。
第二天,我們買了最好的票位,在觀眾席上欣賞馬戲團的表演,我拚命地喊,用力地鼓掌,朝著Duss全家熱烈地招手,似乎隻有如此,才能夠填補我心中的那份遺憾,那帶著野味,充滿周折,風雨隨行的漂泊……
後來的日子,我成了守財奴,抱著個盒子追著先生,搶下每一個可搶下的零錢,“再幹三年你退休,用盒子裏的錢買一個二手房車,請求Duss家,允許我們跟著走,哪怕隻跟一個月。我什麽都會做,不用付給我錢,隻要帶我走……
十多年過去了,願望還是願望,責任壓身,為每日的常規事務糾纏,我始終立在原點,人生不如願之事居多,並不全是人力財力所致,而是願太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