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舊金山的小日子係列103
杭州阿立
2025年8月30日
書接上集:
《地之盡頭 Lands End 上》: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8/23534.html
剛才下來,前半段雖有台階、腿肚子還是有點酸酸的。接著往下的土路更陡峭,泥路表麵有些浮沙、摩擦力時覺不夠。。。非得小心翼翼,摔一跤可不是玩的。
“上山容易下山難”,現在往上走,小意思?
往上看這土路好像斜度更大了?

上山人往前傾斜,雖無摔一跤之擔憂,但腿肚子就不隻是“有一點酸酸了”。
終於有台階了:

誰知腿肚子一點沒覺得輕鬆,走一小段就肌肉缺氧似的,要停一停。
歇息幾次,勝利在望?
革命尚未成功,阿立還需努力:

誰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上山不易、下山更難”才是大實話。
終於上來了:

Lands End圖文介紹:




Lands End地形圖:

Lands End Lookout(地之盡頭瞭望台):

Golden Gate National Park Conservancy(金門國家公園保護協會):

進去看看。
Lands End Welcome(地之盡頭歡迎您):

"I am dancing, dancing on the edge of the world."
-Rumsen Ohlone Song
“我在世界的邊緣起舞。”
——拉姆森·奧隆之歌
阿立注:Lands End原來是土著人居住之處。Ohlone(奧隆/奧洛尼)是加州土著人之一。奧洛尼又分8個族群,Rumsen(拉姆森)是其中之一。
蘇特羅高地的戴安娜雕像(Diana statue at Sutro Heights),1886年:


褪色的榮耀(FADED GLORY):

希臘經典與花園侏儒(GREEK CLASSICS & GARDEN GNOMES)。
阿道夫·蘇特羅(Adolph Sutro)胸懷大誌。1881年,他購置了懸崖屋(Cliff House)對麵的一棟簡樸住宅,並將住宅所在的岩石山頂改造成一座奢華的莊園,擁有蔥鬱的花園和綠蔭成蔭的森林。他還進口了希臘和羅馬雕像的混凝土複製品,用來裝飾花壇,並向遊客介紹古典藝術。故事書中的人物和花園侏儒(garden gnomes)點綴在庭院中。
蘇特羅於1898年去世後,莊園變得荒廢,許多裝飾品因破壞而丟失。這座戴安娜雕像的複製品是根據19世紀80年代的原件鑄造而成的(這裏和蘇特羅高地展出的其他雕像也是如此)。所有幸存的蘇特羅時代雕像現在都安全存放。
蘇特羅高地(Sutro Heights)和阿道夫·蘇特羅山頂莊園(Adolph Sutro's hilltop estate)的遺址位於遊客中心對麵的洛博斯角大道(Point Lobos Avenue)。
這瞭望台裏麵就像個小書店,圖文並茂。介紹未及細看,照片隨手拍。
Coming to the Cove(來到海灣):

介紹說的是奧洛尼土著人(Ohlone people)來這裏漁獵的曆史。
奧洛尼土著人(Ohlone People):

A HUMAN-SHAPED LANDSCAPE:

阿立注:這“Human-Shaped Landscape”並非穀哥翻譯的字麵意義“人形景觀”,而是說Lands End早已不是天工,而是很多、很多的人為改變了。
Lands End 的麵貌與 Yelamu Ohlone 人居住於此時大相徑庭。這裏曾被放牧、被建設、被刮平、被爆破、被開鑿隧道、被采石、被加固,還被種植了人工森林。
阿道夫·蘇特羅,銀男爵,景觀改造者(ADOLPH SUTRO,SILVER BARON, LANDSCAPE TRANSFORMER):

作為慈善家、政治進步人士和舊金山市長,阿道夫·蘇特羅在舊金山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尤其是在Lands End。
繼續看圖文介紹:


其實隻是拍圖文,沒仔細看。
該打道回府了,趕在舊金山灣區尖峰時刻烏龜爬之前。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集《拔牙詩妹海風來 杭幫菜八味發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