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一百二十七)

玉米穗 (2025-08-28 07:15:08) 評論 (0)


 周主宇文贇還在做太子時,上柱國尉遲運是太子右宮正,他曾經數次向太子爭諫,太子都不采用。尉遲運與王軌,宇文孝伯,宇文神舉都深得高祖宇文邕的親信與厚待,太子懷疑他們共同在父皇宇文邕麵前毀謗自己。到了王軌被殺,尉遲運內心恐懼,私下對宇文孝伯說:“我們恐怕必難免禍,該如何是好呢?”宇文孝伯說:“如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宇文邕),是作為人子活在人間,還是作為人臣追隨先帝於陰間,知道了又能如何!況且既然我們委質為臣事奉今上,就有為名節而死的義務,倘若再進諫而不獲聽取,死焉能逃避!足下若為自身設想,宜尋求外調。”於是尉遲運要求外放為秦州總管。

   時隔不久,周主借齊王宇文憲事斥責宇文孝伯說:“公明知齊王謀反,何以閉口不言?”宇文孝伯回答說:“臣知道齊王忠於社稷,是受到一群小人讒言陷害,臣知道說了也必然無用,所以什麽都不再說。且先帝囑托微臣,隻令臣輔導陛下。如今臣爭諫而陛下不肯聽從,臣實在辜負先帝顧托。陛下倘若以此為臣之罪,則臣死也甘心。”周主聽了大為慚愧,低頭無語,命人將宇文孝伯領出去,但終於還是下令賜他在家自盡。

   此時,宇文神舉是並州刺史,周主又派人到並州鴆殺了他。尉遲運外調到秦州,聽聞宇文孝伯,宇文神舉接連被殺,不久也跟著憂懼而死。

   突厥佗缽可汗請求與周和親,周主冊封趙王宇文招的女兒為千金公主,將她下嫁給突厥可汗,但附加一條件:必須執送北齊高紹義給周朝,佗缽可汗拒絕了這個要求。

   辛巳日(二十日),周宣帝宇文贇禪位給時年才七歲的太子宇文闡,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大象,自稱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宮殿稱為“天台”,冕旒車駕服裝旌旗鼓瑟等排場都是前王的兩倍,小皇帝宇文闡居住的宮殿叫正陽宮,設置納言,禦正,諸衛等官,都比照天台同樣,尊皇太後為天元皇太後。

   天元皇帝傳位給兒子後,越加驕縱奢侈妄自尊大,無所顧忌,國典朝儀,率情變更。每對臣下自稱為天,命令到天台朝見他的群臣,必須事先致齋三天,清身一日才允許朝見。既然自比於上帝,就不讓群臣擁有與自己相同之物,一旦發現有相同之物裝飾在服裝上,就命令他們去掉。嚴禁人們使用“天”,“高”,“上”,“大”等稱呼,官名中有上述四字的,勒令改掉。例如,姓高的改為姓“薑”,九族稱高祖的,改稱“長祖”。禁止天下婦人不得施粉黛,除非是宮女,一律黃眉墨妝。

   每召侍臣議論事情,話題隻限於如何營建宮室,變改車服之類,從不說及政事。遊戲無常,出入沒有節度,羽儀仗衛,早晨跟隨他出去到夜裏方才回來,陪侍他的官員,都苦不堪言。從公卿以下,常常挨他杖打,每次杖打時,都以一百二十下為度,叫做“天杖”,後來加到二百四十下。宮人內職也不免除,甚至連皇後,嬪妃,禦女雖然被寵幸,也不能免除被杖打背脊的懲罰。於是宮裏宮外人人恐懼,沒有自身安全,人人都隻求苟且逃避刑罰,沒有堅定的心誌,大家小心翼翼屏聲靜息不敢出大氣,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天台皇帝宇文贇死去為止。

   四月,壬戌朔日,天元皇帝宇文贇冊立妃子朱氏為天元皇後。朱後是江東吳人,出身寒微,是靜帝宇文闡的生母,她比天元皇帝宇文贇年長十餘歲,又因為關係疏遠,身份卑下,所以並不受寵,但因為生下靜帝的緣故,得到天元皇帝的特別尊崇。

   五月辛亥日(二十一日),天元皇帝以襄國郡為趙國,濟南郡為陳國,武當,安富二郡為越國,上黨郡為代國,新野郡為滕國;令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等各自到自己的封國去就任。

    隋國公楊堅私下對大將軍汝南公宇文神慶說:“天元實在沒有積德,看他相貌,壽命也不長。另外,宇文宗室諸藩本就微弱,還命令他們各自離京就國,卻不知為深根固本做打算,羽翮既然都剪斷了,如何能享國長遠呢!”宇文神慶是宇文神舉的弟弟。

   七月己酉日,周天元帝尊天元帝太後李氏為天皇太後。壬子日,改稱天元皇後朱氏為天皇後。冊立妃子元氏為天右皇後,陳氏為天左皇後,連同天元皇後楊氏,一時就共有四位皇後。元氏是開府儀同大將軍元晟的女兒;陳氏是大將軍陳山提的女兒。八月甲戌日(十五日)天元皇帝進升二位嶽丈陳山提,元晟同為上柱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