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印象-寶島美麗,民風傳統文明

canhe (2025-08-29 22:40:55) 評論 (7)

台灣行印象-寶島美麗,民風傳統文明

在台灣九天,我們自由行和參團相結合。

向北在溫泉之鄉的北投,見識了有“地獄穀”,“玉泉穀”多稱的“鬼湖“--地熱穀;逛了厚重曆史古跡與現代時尚交相輝映的淡水老街,紅毛城,漁人碼頭和八裏左岸;參觀了台北故宮博物館,至善園和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士林官邸;還有“彩花、流水、新視界”為主題的國際台北世界花博會。

參團登上了阿裏山,在神木森林坐森林鐵路火車,賞阿裏山晚霞雲海,在“日出有大美”餐館吃火鍋,看阿裏山姑娘小夥載歌載舞,下到沒有水的奮起湖吃正宗的鐵路便當,喝“好望角”咖啡;

向南到台灣巴厘島之稱的墾丁國家公園YOHO旅館品賞全套龍蝦海鮮大餐,在“自然醒臨海早餐廳”用自助早餐到椰林風韻的礁石海灘散步,可惜沒摸到墾丁最著名的鵝鼻頭和貓鼻頭岩石;

到花蓮七星岩海堤拾貝;

進懸崖洞,穿山公路橫貫台灣東西,山巒崖穀綿延20公裏,地勢險峻,溪水川流不息,人文景觀豐富的著名景點太魯大峽穀。

最遺憾的是沒有去老母親當年遊過泳,騎車環行,還跌掉半粒門牙的日月潭。

台灣山海相依風情,曆史悠久,文化多元,人文薈萃,景點眾多,哪能是來一次就能看個夠的地方?!

台灣獨特的地理位置,迤邐迷人的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的物質資源是大自然的饋贈,台灣是美麗寶島名不虛傳,可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台灣的人。

在乘坐台灣的捷運地鐵裏,禮貌微笑讓座的年輕人,低聲詢問“你們是來旅遊的嗎?”的鄰座,乘客聞聲投來的善意的眼神。。。同樣的膚色,熟悉的語言,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湧上心頭,“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傳統文化古訓從腦海裏浮現,他們不就是我久違了的五六十年代的路人和鄰居嗎?

在淡水咖啡店裏偶遇的Z先生,不但主動問候,要求與我們一起喝咖啡聊天,還特意到我們住的旅館接我們與他的家父,一個遠離故鄉幾十年的老人一起共進午餐,可惜我和先生都隻顧吃,隻顧聊天,沒記住餐館的名,也沒記住吃了什麽,就記得餐館外是一片幽靜的竹林;

E-trave旅行社駕駛員的熱情健談;阿裏山“日出有大美”火鍋店的老板娘,一位熱愛故鄉的阿裏山姑娘,用彩筆書寫的卡片,以文會友地向來客講述她自己和餐館背後的故事,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保護阿裏山家園的心聲,還有她利用節假日到母親餐館幫忙,手寫菜單的兒子,溫馨的店堂布置,都令人印象深刻。

阿裏山,奮起湖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土特產,手工藝商品,台北夜市火熱的小吃攤上,還有居民區新鮮菜蔬水果的菜市場上,到處可見辛勤打理,熱情服務的人們,兢兢業業地為生活努力著,。。。一派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的景象。

我們的台灣之旅倉促成行,沒有做什麽功課,以至於到了台北才得知年逾耄耋的大哥在醫院手術治療,我們因此少了許多在一起敘舊的機會。

早就聽去過台灣醫院的先生對台灣的醫院和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讚不絕口,說台灣的醫院和醫務人員的數量相對人口來說是最多的,台灣的醫療儀器設備世界一流,醫療質量也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台灣人民好有福氣!

95年9月26日,我和大哥在我們母親去世一周年的忌日那天第一次見麵。大哥在母親的墓痛哭流涕,長跪不起;大哥是個不懼陌生自來熟的性格,那年他奔七的年紀,他謝絕了國內弟弟妹妹為他在大酒店開的房間,擠在二姐家睡一張小床;聚會時他跟我們聊他兒時的趣事,弟弟妹妹們一起到卡拉OK歌廳,他不唱歌,但音樂一響他就起身邀請家裏的女士們跳舞;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坐在車裏,他突然像孩子一樣站起來趴在椅子背上指著一輛黑色的Lincoln跟我說“看!我們爸的車!我們爸的車就是這樣的。”。。。大哥的出現讓全家人都很興奮,對大哥“與眾不同”的表現充滿好奇,覺得台灣的大哥就是跟我們不一樣,不像我們拘謹放不開。

看到大哥無拘無束,熱情樂觀的樣子,我不免思忖,如果我們當年沒有回來,我們兄弟姐妹會跟大哥一樣率性豪放嗎?

南橘北枳,台灣的土壤養育培養出來的人就是與大陸不一樣。

這次台灣行,也讓我對蔣介石有了新的認識。在國內被洗腦,蔣介石就是個“娘希匹”粗話不離開,逛妓院的政治流氓“蔣該死”。士林官邸有“慈雲亭”,太魯閣有慈母橋,慈母亭都是蔣介石為紀念遠在古國的母親而建造的,台北國史館裏有蔣介石寫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日記手抄本,能幾十年如一日寫日記就讓我感慨萬千,況且每一篇都是工整的毛筆小楷,記錄自己從普通軍人到領導者的心路曆程,讓人刮目相看,共產黨的確把蔣介石妖魔化了。

台灣雖然沒有許多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但台灣民風淳樸,社會風氣禮貌文明,自由民主進步,台灣人文化素養好有人情味,豐富多元的文化和融洽包容的多樣信仰,人民安居樂業。

台灣是美麗寶島,台灣是中華傳統文化保存最好的一方淨土。祝福台灣!